新區新增大數據關聯產業產值341.79億元

8月28日,記者從貴安新區2018年第二次雙創領導小組會議暨貴安新區雙創工作推進會上獲悉,截至目前,新區完成雙創配套基礎設施建設162.21萬平方米,其中孵化面積達67.4萬平方米,通訊覆蓋率達99%;培育科技企業133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34家,新增大數據關聯產業產值341.79億元;市場主體存續1.69萬個,其中企業1.08萬個,帶動就業5.93萬人。

據瞭解,自2016年5月獲批建設全國雙創示範基地以來,貴安新區就圍繞“全國大數據創新創業首選地、大創意產業轉化目的地、大學生實訓實踐集聚地”的總體目標,以平臺建設、校地合作、立體孵化、生態建設4個方面為抓手,全面推進雙創工作的開展。

新區重點圍繞貴安綜保區(電子園)、花溪大學城、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以及鄉鎮等,培育設立孵化、實訓、研發、金融、服務等共享平臺。

貴安數字經濟產業園、花溪大學城雙創園、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貴州師範大學、貴州財經大學、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分別獲批國家及省級科技園、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及創業孵化基地、實訓基地。

同時,新區還與阿里、百度創新中心及清華啟迪、軟通動力等企業就建設專業孵化器達成合作。

截至目前,新區引進和設立研發實訓平臺21家,投資融資平臺42家,雙創服務機構200餘家,雙創孵化平臺29家,其中科技園2家、科技孵化器7家、眾創空間14家、創業孵化基地6家,孵化培育雙創企業2385戶。

校地合作,共建產教融合共享空間。新區充分發揮花溪大學城高校科研及人才聚集的優勢,開展大學生實訓實踐活動519場,培訓6.6萬人次。

新區積極探索校地資源互動共享、人才培養訂單式模式,出臺“老師住下來,學生留下來”的激勵措施,邀請有豐富創業經驗和資源的成功創業者、知名企業家、天使投資人、專家學者加入新區雙創導師庫,為高校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和就近就業的機會。

新區還按照“高校苗圃期、雙創加速期,產業放大期”三級孵化體系,在花溪大學城探索梯度專業扶持。

“高校苗圃期”主要依託校內雙創資源,匹配支持師生創業的政策資源,建立校辦創客空間,目前已累計孵化企業288家。

“雙創加速期”主要從各高校苗圃期遴選一批市場生存能力較強的企業,入駐4萬平方米的花溪大學城雙創園。截至目前,花溪大學城雙創園已累計入駐企業71家,培育包含閃電樹懶、金之健等一大批百萬級中小企業。

“產業放大期”則是通過前兩期的孵化、加速後,優選一批運營半年以上,產業規模達500萬元以上的優質企業,入駐貴安數字經濟產業園。目前,這裡已有樹精英、信鴿科技、大周互娛等58家優秀企業入駐。

新區本著開放共享、合作互利的原則,積極打造“一週一論壇、一月一賽事、一季一嘉年華、一年一大會”的創新創業活動交流平臺,目前已成功舉辦了以“雙創促升級,壯大新動能”為主題的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貴州分會場貴安新區主會場活動及上海主會場的主題展等,並在全國範圍內搭建了首個跨地區的省級雙創交流平臺“數創貴安”,成為省內外各大媒體關注的雙創品牌,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和環境。

截至目前,新區已有註冊雙創導師302人,舉辦雙創論壇(講座)、大賽、嘉年華活動129場,相關雙創活動(培訓、政策推介、成果展)276場,參與人員2.5萬人次。

據悉,2018年是貴安新區全國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收官”之年,新區將以推動雙創政策落地為抓手,以打造新區雙創生態為核心,以提升新區雙創質量為目的,重點抓好政策資金兌現、補上雙創生態短板、打通雙創雲上平臺、校地共促產教融合、提升雙創活動質量、打造雙創路演品牌、強化雙創宣傳推動、抓好主體責任落實八方面工作,持續推動新區雙創工作高效開展,著力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加大創新創業工作推進力度,確保雙創示範基地3年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做到“收官不收兵,雙創再升級”。 (記者 楊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