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是我這幾年最大的收穫

“不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是我這幾年最大的收穫

晚上媽媽跟我聊天說起小區裡一個和我同齡的年輕媽媽,孩子剛一歲,她想斷奶,婆婆他們不同意說要多吃才好;她自己身上總是沒有錢,要買點什麼總是要找婆婆或者老公給錢,前兩天還找另外一個媽媽借的錢買護膚品。媽媽感嘆她這樣看人家的臉色生活也是不容易。

而我的第一反應居然是沒什麼的呀,我們上班也是要看領導臉色老闆心情的呀,都是看臉色,各取所需,她自己覺得樂意就好了呀!這個反應嚇了我一大跳,換作以前也會覺得這怎麼生活得下去嘛。那是因為我都是按照自己的標準和需求去衡量別人的,一旦我不把自己的標準豎起來,就不會覺得難以理解了。

在一次次的被要求中,我似乎開始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還有一層含義就是“己所欲,亦勿施於人”,我不想要的不給別人,我想要的也不強加給他人。只因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我們從來不同,角色不同,地位不同,需求不同。所以不強求理解,不苛求一致,不要求相同。

“不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是我這幾年最大的收穫

就好像現在的我是將工作和生活完完全全分開的,工作時就好好工作,工作之外就好好享受生活,品嚐生活的酸甜苦辣,這樣的狀態我覺得很好。有交集但是不逾矩。如果要我兩者合二為一,我是拒絕的。雖然我不理解那些狂熱的將工作和生活完全融合的人,但我尊重他們。因為我知道我不能只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人。

這樣想來以前的我好像對身邊的人太過於苛責了,尤其是我的山藥先生,我如果睡懶覺也不允許他先起床,我如果搞衛生也不允許他閒著,我自己不玩遊戲也不允許他玩,天吶,這樣一反省發現我竟然是這樣自私的自以為是的人!而他居然還能忍,估計也是真愛了。

當然可能對最親近的人還是存在著一些這樣或許有些無理的要求,因為還是希望他朝著自己理想的狀態發展。而現在我也不再這樣了,雖然我依然理解不了他玩遊戲的樂趣,但是在不玩物喪志的前提下我完全可以做到不干涉了。我們各自有自己的娛樂方式,有交集有獨處,這樣不是更好。

可是如果將自己的要求和標準放在其他人的身上,未免有些偏頗吧。

“不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是我這幾年最大的收穫

想說幾句題外話,我早上上班居然坐過站了,光顧著看某個新聞,最近一直在關注這件事情,今天看到說全都是造謠,已經澄清了,我不知道真相。但是我真心希望這份聲明裡面的全部是真的,那些孩子並沒有經歷那些事情。

但無論這一次真相是什麼,我希望這一次之後幼兒園的問題能夠引起重視,真正選擇進入幼教行業的人能夠多一些愛心耐心細心同理心,而我們日益繁榮昌盛的祖國可以讓這些祖國的花朵在陽光下慢慢綻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