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鐵路網與網際網路「雙網融合」的人,是一個女法官

最早提出铁路网与互联网“双网融合”的人,是一个女法官

中國業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鐵路網,無論高速鐵路、既有線提速鐵路、高原鐵路、高寒鐵路、重載鐵路技術等,均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同時,中國也成為互聯網發展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國家。

一方面,互聯網在“+”鐵路;另一方面,鐵路也在“+”互聯網。鐵路網(以高鐵網為核心)與互聯網“雙網融合”,已成為新時代發展共識。

這源自2017年兩場重要的高層會談推動,由此高鐵網與互聯網“雙網融合”概念正在逐步變為現實。

新聞回放之一:

2017年5月15日上午,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在鐵路總公司會見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一行,雙方就深化路企國際國內合作舉行會談。

最早提出铁路网与互联网“双网融合”的人,是一个女法官

陸東福指出,中國鐵路擁有世界規模最大、技術水平領先的高速鐵路網,阿里巴巴擁有覆蓋全球的電子商務網,雙方合作順應經濟發展新理念,能為旅客貨主帶來更大的便利與實惠。他期待雙方以更加開闊的視野,開展更高層次、面向未來的戰略合作,通過創新合作模式、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鐵網與互聯網“雙網融合”,全力打造智慧鐵路,讓高鐵成為享受出行、旅遊、購物、休閒等於一體的綜合服務載體,讓高鐵生活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讓百姓更好地享受高鐵成果,有更多的獲得感。

馬雲高度評價中國高鐵發展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非常認同鐵路總公司關於高鐵網與互聯網“雙網融合”和資產資本化經營的思路。他表示,阿里巴巴集團將著眼於高鐵網與互聯網“雙網融合”,研究推進高鐵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共同創造高鐵移動生活便利;做好“一帶一路”中歐班列境外貨源組織和市場開拓工作,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

新聞回放之二

2017年7月14 日上午,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在鐵路總公司會見了騰訊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一行,雙方就深化路企合作舉行會談。

最早提出铁路网与互联网“双网融合”的人,是一个女法官

會談前,馬化騰應邀作了《關於智慧鐵路創新和實踐的思考 數字經濟時代的雙網融合》的報告。

陸東福指出,中國鐵路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高速鐵路網,騰訊公司是處於世界前列的互聯網公司,推進高鐵網與互聯網雙網融合,既是時代發展、科技進步的必然趨勢,也是雙方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戰略選擇。雙方深化合作既有基礎,又有廣闊空間,應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為目標,把握髮展戰略的共同點,著眼於推動高鐵網與互聯網服務平臺和服務內容的深度融合,開放合作,更好地發揮各自優勢,勇擔社會責任,維護網絡安全,將雙方的網絡資源優勢轉化為旅行生活新方式、新品質,便民利民,推動中國高鐵和互聯網產業走向世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馬化騰表示,騰訊公司將以開放的心態,積極主動適應鐵路需求,調集優秀團隊力量,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研發,支持鐵路服務更加智能化、便捷化,推動高鐵網和互聯網 “雙網融合”,助力打造智慧鐵路。

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卻是一名女法官

最早提出铁路网与互联网“双网融合”的人,是一个女法官

2013年,我寫了8000多字的《中國鐵路商業帝國的危機》文章,對由鐵道部變身而來的鐵總,以“搶佔平臺:俯瞰商業之林”、“超前跨界:主導交通商業”、“自我顛覆:創新商業模式”、“商業興路:遙望春天之旅”四個部分,從商業戰略高度進行了分析建言。此文在當時產生了較大路內外反響。

當時,網友“春山眉黛遠”在文後留下了這樣一段話:

最早提出铁路网与互联网“双网融合”的人,是一个女法官

“世界上的50億人是由兩張網連接的,一張是互聯網,虛擬世界,主要是溝通人們的主觀思想。互聯網也有溝通人們生產關係的作用,但這個作用必須依靠另一張網來實現,這就是交通網。最簡單的例子,沒有物流,沒有實實在在的商品的位移,電商就要關門。交通網發展的方向應該是大鐵路。竊以為,鐵路就是實體化的互聯網,將來一定是這個方向。順向博主致敬,希望博主的觀點能影響到有遠見的決策人物!”

在這段簡單的留言中,她提出了交通網(以鐵路為核心)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思路。可以說,這就是最早提出鐵路網與互聯網“雙網融合”的人。並且還提出了“交通網發展的方向應該是大鐵路”的重要觀點,也就是說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必須要以鐵路為核心。

5年後,再看這段話,感受依然很深,這是對鐵路發展極其精準的評點預見。

“春山眉黛遠”不是鐵路人士,也不是互聯網從業者,而是一個女法官。她長期供職和服務於司法系統,與鐵路並無交集。這多少讓人為之驚訝。不信你看看她的經歷和業績就知道。

“春山眉黛遠”是徐州某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監督庭庭長兼審判管理辦公室主任,一級法官。人民法院報、中國法院網、中國青年網特約撰稿人。連續12年被評為全國法院網絡宣傳先進個人,三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多次被評為省、市先進個人。

2014通過遴選成為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法律講堂欄目“法官解案”特別節目法官主講人,播出10期節目,被評為2015年度最高出鏡獎、最高收視率和提升率獎。

她曾出版反映司法改革的長篇小說《鬥爭》,曾連續三個月位居噹噹網暢銷書籍前十名。出版反映法官生活的散文集《你是怎麼想的》,被數十家圖書館館藏。作品曾獲國家及省級大獎10餘次;每年均有評論文章被全網推送。撰寫的5篇審判案例分別入選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人民法院案例選和中國審判要覽。撰寫微電影劇本《天網行動》、《守護》,獲全省法院微電影優秀作品二等獎。

在走向互聯網商業時代中,作為鐵路行業,確實更應具有全域開放視野,持續創新實踐,與時偕行。5年前,我在《中國鐵路商業帝國的危機》文末發出這樣的感嘆:

最早提出铁路网与互联网“双网融合”的人,是一个女法官

在我以為,一個行業長期給人的感覺和表象太艱辛,提起來都是眼淚和震撼,不一定是這個行業的工作有多麼累和苦,而是這個行業的待遇不好。再苦再累的行業,只要待遇與絕大多數普通員工的付出相對等,那麼這些所謂的苦和累,對於那些還處在自我生存的階段的人來說,都是幸福和愉悅的。

只要鐵路把商業搞上起了,員工收入搞好了,有了甜頭和盼頭,鐵路改革發展,區域內大範圍的佈局調整,那都不在話下,絕大多數都是積極支持的,因為他們相信,明天比今天會更好,會更有希望,所以他們會真心參與變革,安全穩定保障變革發展。

居安思危者大成。在互聯網深入耕耘的21世紀,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證明,世界將真的是平的,發展環境的瞬息鉅變將一定是真實可見的,中國國有企業的好日子會越來越少。總有一種預感,有一天,互聯網創新的力量在中國必將打通體制內和體制外之間的屏障,讓一切流動更加自然。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科技、4G、物聯網……這就是這個時代風起雲湧的顯著標籤。處在這種時空下,理想的中國鐵路全新商業形態,該是締造出一個跨越時空、跨越領域、跨越國界的超級O2O商業帝國。

一年一年,冬去春又來。早一天行動,或許就是早一年、早十年的收穫。不為未來謀劃,註定活在明天的糞土中,丟棄在歷史的責罵中。

當中國鐵路企業家無夢想,或業已完成自己夢想而停滯不前,更多地徘徊、觀望、糾結之時,那麼追隨者的夢想,萬千員工的夢想,中國鐵路的夢想,民族復興的夢想將何處安放?

今天再看中國鐵路,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鐵總喊出了以“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心聲,實際上表達出“民族復興,鐵路先行”的志向,積極擁抱互聯網商業時代,主動迎接變革時代的考驗,並不為雜音所亂,篤定前行,這比起前幾年,多少讓人有些欣喜和期待。

最早提出铁路网与互联网“双网融合”的人,是一个女法官

以鐵路為主導的鐵路網與互聯網“雙網融合”,以鐵路為主導的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必將是一場戰略精進,一場商業大夢,一場變革之旅,期待大鐵路再振雄風,續寫輝煌,福澤內外,奔上一個又一個新的發展制高點。

往期相關文章

最早提出铁路网与互联网“双网融合”的人,是一个女法官最早提出铁路网与互联网“双网融合”的人,是一个女法官
最早提出铁路网与互联网“双网融合”的人,是一个女法官

本文作者 解筱文 簡介

解筱文:評論人、作家、戰略管理研究者。系國務院新聞辦“全國網絡核心評論員”、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互聯網金融研究會特約觀察員、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專家委員、中國鐵路作家協會會員。新華網思客智庫、長江雲智庫專家;多家主流媒體專欄作家(評論員、特約撰稿人)。

微信公眾號:中國民間評論員(zgmjpl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