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資助500萬」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於組織申報2018-2019年度省重點實驗室和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通知

「最高资助500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18-2019年度省重点实验室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通知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於組織申報2018-2019年度省重點實驗室和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科技局(委),省直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第十二屆四次全會和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相關部署,省科技廳決定啟動申報2018-2019年度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和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項目。本領域將圍繞關係廣東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的關鍵領域,支持建設一批省重點實驗室、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進一步完善我省科技創新體系平臺,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方式

項目由符合申報條件具備完成能力的有關單位按照指南要求進行申報,經推薦、審核、評審等程序後擇優扶持。項目申報單位通過省網上辦事大廳或省科技廳陽光政務平臺(http://pro.gdstc.gov.cn)提交有關資料。

二、申報要求

(一)項目須符合國家和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關要求,屬於國家和省鼓勵發展的科技領域。

(二)申報單位主要為廣東省內註冊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事業單位。同時,鼓勵聯合港澳地區創新主體共同申報。

(三)項目內容真實可信,不得誇大自身實力與技術、經濟指標,各單位須對申報資料的真實性負責,並提供申報材料真實性承諾函。項目一經立項,將根據申報書內容轉化生成合同書,無正當合理的依據不予修改調整。

(四)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項目負責人或申報單位原則上不得進行申報或通過資格審查:

1.項目負責人或企業法人有廣東省級科技計劃項目3項以上(含3項)未完成結題的或有項目逾期一年未結題的(應用型科技研發專項項目、後補助類項目除外);申報省重點實驗室的負責人不受此限制;

2.在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審計、檢查過程中發現重大違規行為的;

3.同一項目通過變換課題名稱等方式進行多頭申報的;

4.項目主要內容已由該單位單獨或聯合其他單位申報並已獲得省科技計劃立項的;

5.省內單位項目未經主管部門組織推薦的。

(五)申報單位應認真做好項目經費預算,原則上應按申報指南指定數額申報,申請財政扶持資金。申請強度不得超過申報指南指引,但最少不得低於支持強度的60%。

三、項目組織說明

(一)符合條件的單位都可自由申報,由專家進行競爭性評審,擇優支持。

(二)申報項目以質量優先為基本原則,各專題所受理項目如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可整體不予立項。

(三)項目庫。2018-2019年度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項目採用項目庫管理方式,符合項目組織要求的申報項目納入項目庫,按年度財政科技預算分批出庫支持,當年未能出庫的項目,可在下一年預算安排予以支持。

(四)申報時間。申報單位網上集中申報時間為2018年8月16日至2018年9月16日17時,主管部門網上審核推薦截止時間為2018年9月23日17時。

學科類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分兩批進行申報,其中第一批(2018年度)同上,第二批(2019年度)申報單位網上集中申報時間為2018年9月30日至2018年10月31日17時,各級科技主管部門網上審核推薦截止時間為2018年11月7日17時。

學科類廣東省重點實驗室申報需提供書面證明材料,並報送省科技廳綜合業務辦理大廳,截止時間分別為2018年9月16日17時(2018年度)和2018年10月31日17時(2019年度)。若證明材料相同,則只需報送一次。

四、聯繫方式

書面證明材料報送地址:廣州市連新路171號省科技信息大樓1樓廣東省科技廳綜合業務辦理大廳(郵政編碼:510033)

基礎研究與科研條件處(專項業務諮詢):

王依莉,020-83163881、83163476

業務受理及技術支持:020-83163338、83163469

規劃財務處(綜合性業務諮詢):劉卿戎、池源,020-83163620、83163834

五、申報程序

(一) 註冊。首次申報的單位可通過省網上辦事大廳和廣東省科技業務管理陽光政務平臺註冊,獲得單位用戶名和密碼,同時獲得為本單位項目申報人開設用戶帳號的權限,項目主持人從單位科研管理人員處獲得用戶名和密碼,填寫個人信息後進行申報。已註冊的單位繼續使用原有帳號進行申報和管理。

(二) 申報。各單位和申報人註冊後即可通過網絡提交申請書及相關材料。

(三) 審核推薦。各級主管部門在省科技業務管理陽光政務平臺對申報項目擇優推薦,推薦時注意兼顧各專題項目數量的平衡,並正式行文(含推薦項目彙總表)報送省科技廳。其中各地級以上市所屬企事業單位的申報項目,必須由地級以上市科技局行文報送;其餘省直等相關部門所屬企事業單位的申報項目,由主管部門行文報送。

省科技廳

2018年8月14日

2018-2019 年度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和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申報指南

一、省重點實驗室建設

專題一:學科類省重點實驗室建設(專題編號:0322 )

學科類省重點實驗室是我省組織高水平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的重要平臺,是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學科類省重點實驗室包括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學科類)和省市共建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學科類),其中省市共建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學科類)採用省市聯動共建、地市投入為主的方式建設,為我省區域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提供知識儲備和技術支撐。本專題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現代種業與精準農業、現代工程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建設學科類省重點實驗室。

支持方式

1. 對新建省重點實驗室(學科類),省級財政一次性資助300萬元/個.

2. 對新建省市共建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學科類),省級財政一次性資助200萬元/個,地市財政資助強度應不低於省級財政資助強度。

3. 對2017 年度評估考核等級為優秀、良好的省重點實驗室(學科類),繼續按原有方式滾動支持。

4. 採用競爭性評審、省市級財政事前無償資助方式。

專題二: 企業類省重點實驗室建設(專題編號:0323)

企業類省重點實驗室是我省實驗室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省銜接應用基礎研究、成果推廣和產業化的重要平臺。本專題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現代種業與精準農業、現代工程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建設企業類省重點實驗室,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競爭前共性技術研究,為提升我省創新成果轉化能力,加快推進產學研結合,促進優勢特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支持方式

省級財政一次性資助100萬元/個。採用競爭性評審、省級財政事前無償資助方式。

二、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

專題三: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專題編號:0324)

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我省科技創新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職責是服務於生態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和地學等領域發展,獲取長期野外定位觀測數據並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工作,為我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提供有力支撐。依據我省自然條件的地理分異規律,面向我省科技戰略佈局建設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將為我省及港澳地區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和條件保障。

以南嶺為研究對象,建設南嶺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重點開展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觀測、生態安全格局構建研究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態系統動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監測與保護研究,完善廣東省資源環境基礎數據庫,提升我省生態系統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能力,支撐我省生態科學和地學學科發展,促進區域生態文明建設。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生態為研究對象,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重點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化過程中水資源和水環境、土壤面源汙染、酸雨和大氣複合汙染物、城市綠地生態系統網絡、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干擾下城市生態系統的響應和適應研究。進行城市生態環境的空-天-地立體觀測、自然生態系統和人文經濟系統的多學科綜合長期定位觀測、資源環境及社會經濟大數據和雲計算以及影響城市資源環境的產業佈局和交通網絡的系統監測,為粵港澳大灣區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以廣東省及港澳海岸帶為研究對象,建設熱帶亞熱帶海岸帶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重點開展海岸帶退化土地恢復,汙染土地修復,生態公益林示範以及全球變化背景下海岸帶生態系統響應與適應的研究。進行海岸帶典型生態系統的多學科長期定位監測,積累科學數據,為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的生態治理與土地利用提供科學支撐與示範樣板。

支持方式

省級財政資助500 萬元/項,視項目實施情況分期撥付資金,予以穩定支持。採用競爭性評審、省級財政事前無償資助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