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過後是白露,清爽時節好讀書

處暑已過,下個節氣就是白露,苦夏總算熬了過去,清爽的秋天真正到來了。想來這一夏的酷熱,讓人心情煩躁,什麼事都幹不成,連讀書都堅持不了多長時間。這下好了,“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沒什麼藉口了,該接著讀書了。

這是我陸續讀的書:

處暑過後是白露,清爽時節好讀書

《龍坡雜文》

臺靜農著,三聯書店2002年12月版

臺靜農的雜文是我每年必要拿出來重溫的文章。他的文章節制、內斂,用少少字蘊含了多多意,文字高古,往往用短短篇幅凝固了別人半本書的內容,堪稱絕唱。

處暑過後是白露,清爽時節好讀書

《先天下之吃而吃》

鄭逸梅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15年7月版

鄭逸梅擅掌故,在他筆下,瓜菜蔬果、蟹豚酒茶無不與各色名人緊緊相關。說是吃喝相,不啻於眾生相也。

處暑過後是白露,清爽時節好讀書

《中國書寫:二十四節氣》

龐培、趙茘紅主編,上海文藝出版社2018年4月版

這本書集結了二十四位散文家來寫二十四節氣,每人一篇,有的用散文手法,有的用小說手法,細膩地描繪了自己身邊的節氣變化,清新可讀。

處暑過後是白露,清爽時節好讀書

《不愧三餐》

陸灝著,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8月版

初看書名,不知是寫什麼,以為是寫美食呢。原來,海上陸公子是用陳老蓮“略翻書數則,則不愧三餐”詩句用作書名。此書沿用陸灝前幾本書的路數,翻書只為找八卦,一則則文章不長,但都饒有趣味,可見文壇零羽碎金。

處暑過後是白露,清爽時節好讀書

《松子落:京都九年》

蘇枕書著,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6月版

蘇枕書的文章特點是文思細膩、意味悠長,她寫植物、記食物、論名物、敘人物,無不打通中日文獻,多了一分厚重的感覺。

處暑過後是白露,清爽時節好讀書

《跟著吳昌碩去賞花》

祝勇著,故宮出版社2018年4月版

祝勇此書半文半圖,從“視覺之花”“味覺之花”“聽覺之花”“嗅覺之花”“觸覺之花”五個角度對吳昌碩繪畫做了個案分析,讓人共同趕赴鮮花的盛會。

處暑過後是白露,清爽時節好讀書

《訪寺記:走近紅塵中的隱士》

青青著,孔學堂書局2015年10月版

青青寫作此書走訪了47座寺廟,許多是藏在深山中的古剎,可見難度極大。從書中,你可以看到那一片青苔、聽到那一樹蟬聲,領略到現代《洛陽伽藍記》的風采。

處暑過後是白露,清爽時節好讀書

《窮中談吃》

舒國治著,廣西師大出版社2017年11月版

舒國治生活簡省、文字簡潔,他不買空調、不下廚房,頓頓都在街頭小攤解決,因而積累了大量街頭小攤的吃喝經驗。窮中談吃,不乏吃中樂趣。

處暑過後是白露,清爽時節好讀書

《節氣手帖:蔓玫的蔬果志》

蔓玫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年7月版

蔓玫是植物學碩士,加上她能寫繪畫,這本書就有了跟其他書不一樣的面貌,不僅寫起來更專業,而且那一筆水彩畫更叫人驚豔。看這本書,即使翻閱一遍也是美的欣賞。

處暑過後是白露,清爽時節好讀書

《魚翅與花椒》

[英]付霞·鄧洛普著,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年7月版

鄧洛普在中國待了二十年,對川菜深深著迷,甚至專門到烹飪學校學起了廚藝。她從剛開始看不慣中國菜,到後來深深體會到吃喝是中國社交關係的核心,我想,中國通就是這樣煉成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