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與阿司匹林腸溶片大不同

導言:張爺爺今年68歲,患有冠心病已經十二年了,分別在2010,2016年進行了心臟支架手術,總共安裝了6個心臟支架。術後,一直服用阿司匹林。

近來,家中的阿司匹林沒了,老伴去買,買回來的是阿司匹林腸溶片,老伴覺得藥物不對,向我們提問: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腸溶片究竟有什麼異同?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道說道。

阿司匹林與阿司匹林腸溶片大不同

阿司匹林一般為白色晶體藥品,而阿司匹林腸溶片是具有白色腸溶包衣的白色藥片。

這兩者在本質上是一樣,都是由基礎元素水楊酸構成,其主要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方面,對於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預防心肌梗死復發有重要的作用。

不僅如此,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腸溶片對於心血管介入治療後,降低危險因素(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肥胖、抽菸史、年齡大於50歲者)方面心肌梗死發作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阿司匹林與阿司匹林腸溶片大不同

但是,這兩者的區別在於其消化機制的差異。阿司匹林片直接在胃部吸收消化,對胃粘膜會造成一定的傷害。最常見的胃腸道不良反應是胃潰瘍和胃出血。一般情況下,阿司匹林都需要在飯後服用。

而阿司匹林腸溶片外層的白色腸溶包衣可以保證患者在服藥的過程中減輕對胃粘膜的傷害,防止藥物在胃部就被吸收掉。這層包衣具有抗酸性,可以保證藥物在酸性的胃部環境中不完全被吸收,而是在腸道的鹼性環境中被吸收。這對於很多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阿司匹林對胃部的傷害。

這樣就說明了:在雙聯抗栓治療過程中,醫生一般先要求患者吃阿司匹林片,如果出現胃腸道出現不適,醫生會建議更換為阿司匹林腸溶片。

阿司匹林與阿司匹林腸溶片大不同

除此之外,阿司匹林腸溶片相對普通片來說其吸收延遲3-6小時。其和水楊酸均可以和血漿蛋白緊密結合並迅速分佈於全身。清除半衰期可從低劑量的2-3小時到高劑量的15小時。而水楊酸及其代謝產物主要從腎臟排洩。

阿司匹林的蛋白結合率低,水解後的水楊酸鹽蛋白結合率為65~90%。血藥濃度高時結合率相應地降低。該藥品大部分以結合的代謝物、小部分以遊離的水楊酸從腎臟排洩。因此,會出現服用量較大時,未經代謝的水楊酸的排洩量增多的情況。

那麼,迴歸到大家都關心的話題上,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腸溶片究竟誰更好?小編推薦如果沒有胃腸道方面的問題,可以先使用阿司匹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