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悅讀系列活動之《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著名畫家羅一宸專訪

各位家長朋友熟悉的原創專欄[雁過留聲]升級為視頻啦!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節省流量,在WIFI下觀看哦。

今天的[雁過留聲]和大家分享“童心悅讀”系列活動之《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香港著名畫家羅一宸的專訪。

香港著名畫家羅一宸老師應劉鴻雁老師的邀請,在上海市松江區國投大廈12樓報告廳,舉行了“童心悅讀-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親子活動。

整場活動讓人耳目一新,孩子們更是情緒高漲,體驗到“不一般”的快樂,真正實現了“童心悅讀”系列一慣堅持的“親子童心·享受童話·默化品質”。

問題一

我們常常說的玩中學,在您的活動中真正做到了,請問您是怎麼想到這種活動方式的?

羅老師答:自己變做小孩

因為你不變做小孩子,他一般不會和你玩,所以第一步要變成小孩子。

家長要和孩子在同一世界。如果你在兒童的世界和他一起的時候,你才可以知道他/她在想什麼,知道他/她在想什麼的時候,你才知道他/她需要什麼。

我們不可以每一次教東西的時候,只說我想教什麼。很多老師也沒有想過,孩子需要什麼。我們需要反過來想,知道小孩子想要什麼的時候,我們教他/她,他/她才會和我們在同一個世界裡跳舞、唱歌、遊戲,然後才可以教到他/她。

問題二

您的活動常常帶著女兒一起,這是您在教育女兒方面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嗎?

羅老師答:不是我教她,而是她安排我

很多活動我女兒也會出現的。其實,這不是(教育)方法。很多時候我女兒說:“爸爸,你可以帶我去嗎?”她要求和我一起,是因為她知道很多時候爸爸會和她一起分享。所以如果我能做到的話,我都會帶著她一起。她希望每一件事和爸爸一起,那我就去幫助完成這個願望。

還有,你愛你的女兒,你就知道自己的工作的時候怎樣和她分享。把你的工作、生活,你的所有去讓他/她瞭解,這樣孩子才會瞭解到你是怎樣的一位家長。

我們不能常說“你是孩子,你應該做什麼做什麼”、“我是爸爸或媽媽,你應該幹什麼”等等,我們有沒有反過來想想,孩子到底知道你是誰嗎?假設你是一位老師,可能孩子只是覺得你是一個很兇的人,他/她不知道你在想什麼,每一次你叫他/她做作業、做功課,他/她就做。其實,你沒有給他了解到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她也不瞭解他/她為什麼要這麼做。很多時候,我告訴我女兒有三件事,她會自然而然幫我安排,因為她知道爸爸如果做這件事會怎麼做。

問題三

作為一名繪本畫家,在閱讀中啟發孩子的美感這一方面,您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羅老師答:給孩子一個空間

我們需要給孩子一個空間。應該說,我們第一步是反過來想:小孩子的美感是怎樣的。我們應該瞭解到小孩子覺得什麼是美麗還是不美麗

女兒從小都說“爸爸的畫是很醜的”,當然了,因為她畫的畫不是這樣的,所以我需要努力去了解,小孩子的美是什麼。不是我們去把我們對美麗的感受告訴小孩子,

因為小孩子的世界比我們更美麗。有一個很有名的畫家叫畢加索。畢加索應該每一個人也知道,他有一句話很多美術老師應該也知道。他說,他一生也在跟小孩子學怎樣畫畫,畫得好像小孩子那樣。這句話是很好的,也是在告訴我們:小孩子的美感比我們更好。我們不要說我們的畫比小孩的好,因為那是我們自己的概念——“是對還是錯”,是我們大人自己想出來的。(曾經)有一個活動裡面,有一個小孩子問我:“為什麼,羅老師,大人以前也是小孩子,為什麼他現在不懂我們小孩子?”這個問題是很好的,有很多老師也會問我怎樣才能像我一樣留住小孩子,我說:“你以前不是小孩子嘛?為什麼你現在不懂小孩子?”我們需要懂小孩子怎樣看東西,我們需要努力去想我們以前也是小孩子,他們對每一個東西的美感是怎樣發展出來,他們的美感、故事、背後想的東西,我們(要將這些東西)在一個繪本里面(體現出來),所以我們要了解小孩子。

溫馨提示:頭條號上現有不少家長諮詢兒童心理問題,因三言兩語無法獲取全面信息,也無法有針對性地給出建議。劉鴻雁工作室有免費一對一諮詢服務,預約請加微信號“lhyxinli”,註明“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