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商智慧讲堂:应对生活痛苦的秘方

我们每天念佛、诵经、行持佛法,怎样检查自己是否进步了呢?那就要看我们在面对眼前的境界时怎样生心,是否仍是执着心?诱惑当前,欲望是否还是一触即发?

佛经称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是欲界,欲界的最大特点就在一个‘欲’字上,可以这么说,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生活在强烈的欲望中。欲是什么?欲是生命内在的希求。有从生理上发出的,也有心理上发出的。因此,欲望有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这两个方面。

佛商智慧讲堂:应对生活痛苦的秘方

欲望非常复杂,其表现的形式千差万别,在佛经中简单的归纳为五种,称为五欲。即色欲,眼睛希望看到漂亮的颜色。声欲,耳朵希望听到动听悦耳的音声。香欲,鼻子希望闻到香味。味欲,舌头希望尝到可口的美味。触欲,身体希望接触到舒适的环境。

五欲在佛经中有时另有所指:(1)财欲,是对财富的希求。(2)色欲,是对男或女的希求。(3)名欲,是对名誉地位的希求。(4)食欲,是对饮食的希求。(5)睡欲,是对睡眠的希求。

有情生命就是在不停的追逐五欲境界中延续,通常人生所谓的幸福快乐,说穿了,那不过是欲望的满足,当人们欲望满足时,感到快乐,感到幸福。欲望又是没有一定的东西,人类欲望虽然与物质条件有关系,但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满足并无标准,它往往随著物质环境的改善而水涨船高,古人生活条件简单有吃、有住、有穿就能满足;而现在物质条件丰富了,人的欲望也随之膨胀。

佛商智慧讲堂:应对生活痛苦的秘方

今天的人,并不因为丰富的物质环境而感到满足,他们总是处在不断向外的追求中。

欲望的表现形式有三大特征:一、是占有:人生活在欲望中,总想占有社会的一切。你看那些温饱尚未解决的穷人,只要求有吃的、穿的、住的就行了;可生活基本需求一旦满足,于是就希望过上方便舒适的日子:洗衣服太麻烦,最好有个洗衣机,代替手洗;走路觉得累,乘公共汽车又不方便,还是买个轿车,或者摩托车;工作之余,闲了无聊,搞个电视消遣多好;出外游玩名胜风景,走过就算了,真不过瘾,买架录像机,要不照相机也行。

要添置这些就得拥有大量的财富,为了赚钱就得拼命的工作。 有财富的人,他又想到了社会上的名誉地位:有些富翁会花钱去买官当,挤身于政界;有些会办慈善事业,博得社会上的名誉。

总之,别人拥有的,我也得有;别人没有我也得有。欲望使得我们在不停的追求,不断的占有中度过。处在欲望中的人,总是忘记已有的东西,而去追逐未有的东西。

俗话说:欲壑难填。一个想发财的人,当他拥有万元了,接著就要百万、千万、亿万,由于目标永远在前面,没有知足的时候,因此,他既使拥有很多财富,也总感觉到自己不富有。二、是比较:人生活在现实中,必然要与社会发生关系。

当我们拥有财富时,别人也拥有,于是出现比较,你拥有百万,我得拥有千万,比你富有;你坐桑塔纳,我得坐宾士,比你神气;你吃一桌用一千元,我吃一桌得花五千元,比你豪华;你穿一般的衣服,我得穿时装,比你时髦;你用黑白电视,我得用彩电,比你好看;你的电脑是三八六,我得买四八六,比你先进;你当县长,我得当上省长,比你大。(摘自济群法师讲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商智慧讲堂:应对生活痛苦的秘方

要让自己的生命发挥最大价值,就不能一直在五欲之事上打转,佛陀成就后,没有住进皇宫接受供养,而是率领僧团托钵日中一食,就是以身示现“少欲知足”。现代人为什么会痛苦?想得太多人生宇宙的真相是什么?人生宇宙的真相,就是万法都是假相,没有一法是真相,每一种相,都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缘起的假相。 这个世间,没有一种东西是真实性的,因为它是刹那生灭的,它是缘起缘灭的。

换句话说,万法都是败坏之相。一定会毁灭! 好!回过头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为什么我们现在统统要念佛?为什么我们鼓励人家念佛?为什么?很简单,就是因为众生的妄想太多! 诸位!我们要求的很少,但是,想的太多,我们的需求其实很少,可是,我们的妄想太多,这个就造成理想跟现实的落差,会产生种种的痛苦。

其实我们的“需求”是很少的,。意思就是:我们人生的食衣住行,要用到的东西其实是很少的,一碗饭吃就饱了,那个床铺一睡就够了。 可是,我们不是,我们每天的妄想,我们需求的其实很少,需要的东西其实不多,但是,我们的妄想太多。因为妄想太多,所以,现实跟理想有太严重的落差,我们的痛苦一直没有办法摆平,每天都在幻想当中这样过日子,今天不好好地过日子,一直想着明天,明天不好好地过日子,一直想到明年。

一切众生都是这样子,往前一直存在着一个幻想,却忘记了现在的日子好好地过,很可惜!(慧律法师讲解《金刚经》)

佛商智慧讲堂:应对生活痛苦的秘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