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有多偏科,他的潛力就有多大!

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一塊板。這就是著名的木桶理論。同理,孩子在學習上出現的問題,往往是某種學習能力方面有所缺失,也就是上面所說的短板問題,並不是大家普遍認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問題。有數據表明:20%的小學生有偏科現象,而到了初高中則有70%的學生有偏科現象。所以從小學起家長就要注重孩子的偏科問題,打好基礎到初中偏科才不會出現。其實孩子偏科主要原因就那幾個,今天就教廣大家長如何應對。

一個孩子有多偏科,他的潛力就有多大!

孩子自己的興趣問題。所謂興趣是最大的天敵,很多孩子偏科都是這個原因,他只想學習他感興趣的東西。比如,有的孩子天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較強,喜歡學習語文,他便會拿更多的時間去讀書、寫作;相反,對於其他學科的學習就沒有那麼多精力和興趣了。久而久之,強則更強,弱則更弱了。

一個孩子有多偏科,他的潛力就有多大!

解決辦法:孩子對於學科的興趣,不僅來源於自己,更多的時候還需要家長的正面引導。有的家長看見孩子不及格的試卷,不分青紅皂白,就開始一頓數落,“你是不是豬腦子啊,你看看某某,都是一個老師教的,你怎麼不學學人家。”有時候家長越是疾言厲色,不僅沒有效果,孩子反而更加排斥。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造成巨大的影響,全球兒童安全組織safekids曾發佈過下圖這樣的一則海報。

一個孩子有多偏科,他的潛力就有多大!

語言暴力很輕易能毀掉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長在糾正孩子偏科傾向時,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心態,不斷激勵孩子,你一定行,一定能學好。再者孩子接觸偏科的科目時,一步步引導不要逼著孩子學習造成煩躁和厭倦,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要給予充分的肯定。成績慢慢提高,父母老師的肯定,孩子自然會越來越主動學習偏科的科目。當然,家長髮現孩子的興趣讓其順勢學習才是最好的,如果孩子在藝術這一塊興趣非常大,不免也是一條光明大道,現在很多國際學校都提倡多元化全面發展,在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之外,還有舞蹈,美術,鋼琴等課程,將興趣化為高學分科目優勢,照樣進名校。就拿王菲的女兒竇靖童來說,她讀的就是國際學校,學習偏科在這裡不是劣勢,優秀的音樂興趣得到了最大的培養,現在已然是娛樂圈知名的歌手。

老師的教學風格問題。孩子天生單純、直接,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也不會偽裝。有時候偏愛某個科目,只是因為喜歡那個老師。同樣的,他們也會因為討厭一個老師,而排斥這一門課。所以,孩子上課是“認”老師的。有的孩子非常喜歡某一位老師,上課的時候就認真聽講,這一學科的成績也自然很好;如果孩子非常討厭某一位老師,他很可能對這位老師教的課產生厭惡,因此一學科的成績也越來越差。

解決辦法:跟孩子好好談心,告訴孩子學習不是給老師學的,更不能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就不喜歡他的課。因為個人情緒而厭惡某一學科,甚至放棄學習,是非常愚蠢和不理智的行為;讓孩子積極的和老師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接受老師的糾正和幫助;當然孩子要了解真實情況,如果確實是素質不高隨意辱罵鞭打孩子的老師,家長要懂得保護孩子,直接向校方反映或者幫孩子轉班轉校,可以考慮一些國際學校,它們的教學風格比較生動活潑,外教們還能為孩子帶來充滿感染力的世界各國多元文化,學生提供的高品質教育,對學生的成長成才和未來發展都具有深遠意義。

成績固然重要,但是不應該只注重孩子的學習。像現在的很多中加楓華這樣的國際學校更多注重的是學生的德智體美多元化全面發展,除完善的必修課外,還開設了豐富可選修的特色課程,如馬術、高爾夫、夏令營等,通過與眾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擁有充滿品味的藝術修養、良好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而古中國的觀點卻是: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科舉考試是唯一出頭的機會,而出頭的標準是金榜題名,然後一朝躍龍門成為天子門生,從而主理一方,而那些名落孫山的書生,往往被人們忽略,這一傳統也一路延續到了現在的教育中,21世紀有道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實際上,孩子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乃至以後出社會後,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所謂的好成績。

一個孩子有多偏科,他的潛力就有多大!

小學是培養孩子想象力、創造力、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把全部精力放在過猶不及的各類輔導課上,孩子既不能擁有快樂的童年,也不利於孩子的未來成長。而且傳統教育中,學生一味的追求高分卻忽略自身素質的提升,而進入國際學校學習不光能學到課本上的知識,還能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進行培養,各類夏令營,讀書會增加孩子間的溝通,更好的學習人際交流。一路留學世界頂尖名校,進入國際名企,成為行業領袖,而在中國傳統教育下的學生普遍缺失的正是這些社會需要的能力。

看到這裡是不是陷入了深思,加油吧!家長們,孩子的每個分岔路都要走好,遇到短板解決短板,發現特長髮展特長,不要盲目加壓,因為很多時候偏科在一種學習體制裡是劣勢,但在另一個學習體制裡就可能是機遇,這些都要我們家長用耐心和愛機智闖關。好成績不是一蹴而就,好成績是有很多選擇和教育造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