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說這篇汪洋恣肆的《秋賦》,現在能寫出來的沒幾人

戊戌六月,驟雨連日,澤國千里,既晴,不覺已悄然入秋矣。蜀地酷暑,以末伏為盛,是謂“秋老虎”也!忽聞佳訊,欣然命筆,以應時景!

敢說這篇汪洋恣肆的《秋賦》,現在能寫出來的沒幾人

敢說這篇汪洋恣肆的《秋賦》,現在能寫出來的沒幾人

餘秉燈夜書,忽有風自紗窗入,落葉漱漱,驀然而驚:秋已至矣!秋主肅殺,挾陰司金,萬物懾伏。前事未了,今願已空,不覺悲從中來,不能自已,古人云:傷春悲秋,豈徒然哉!當此之時,居北地則登高望遠,蕭關古道,北雁南飛,故良人罷徵,將軍厭戰;居江南則倚樓對月,長空一碧,河漢皎潔,故少女思春,閨婦懷怨。若夫獨處異鄉,秋蛩四起,前程渺渺,則心如枯荷,身似朽木。或寄身驛旅,車走雷聲,萬家燈火,則有身如飄萍、何處家為之嘆!

至若暮春三月,草長鶯飛,煙花雲樹,香薰陌上,或折柳於灞橋,或搖轡於長亭,情抽遊絲,牽徵人而不斷;眼剪秋水,隨春山而無涯。

敢說這篇汪洋恣肆的《秋賦》,現在能寫出來的沒幾人

敢說這篇汪洋恣肆的《秋賦》,現在能寫出來的沒幾人

人性遇喜則寬,遇怒則嚴,金榜題名,立深秋而竊喜;洞房花燭,處嚴冬而同歡。是以人隨境遇,物應時長。橫槊賦詩,興至而發,未思其時;雪夜訪戴,興盡則歸,不見其人。

且夫乃今南北一體,東西交融。輸音傳像,絕鴻雁之久苦;朝發夕至,無離人之思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