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多个驻外使馆,都曾挂过的一幅中国画

《银线横空谱新歌》这幅国画,反映的是“文革”后期,祖国建设事业在艰难中前进的景象,正是因为这幅画,黄纯尧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大学美术教师,一举成名,成为中国具有深刻影响力的当代画家。

一幅当代中国名画横空出世

黄纯尧原是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的教师,1964年,他曾带学生到苏州太湖中的东山岛莫厘峰下的和平一大队第三生产队劳动实习写生。一天,他听说与东山遥遥相对的西山通电了,电线横越太湖架达西山,他感到十分振奋,难抑豪情,第二天,黄纯尧就与朋友直奔东山。登上山顶,站在铁塔之下,万倾太湖波光,对面的西山岛,头顶上横空而飞架过去的五根高压电线,使这片山水显得格外动人。铺开纸,拿起笔,黄纯尧开始写生,勾勒这组国山河新景之韵。

在这幅画中,极具冲击力的5根银线横空而出,与秀美太湖的山水一点都不排斥,没有破坏山水的整体感,这5根银线宣示了在电气化带动之下,中国农村的水利化、机械化和田园化的美好景象,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当代江南农村风光图。

黄纯尧的朋友把这幅画简称为“五根线”。这幅画在送全国美展筹备工作委员会评审时,历尽波折,可谓是三上三下。一会儿决定入选,一会儿又要拿下来,原因是这“五根线”。说好的人极欣赏这五根线的构图,表达了一个时代的建设进程;说不好的人对五根线入图感觉不习惯,中国画是从来没有这样画的。

我国20多个驻外使馆,都曾挂过的一幅中国画

周恩来给这幅画一锤定音

周总理很关心全国美展,专门来全国美展筹备工作委员会视察工作,并仔细审看了全部准备展出的己经布展好的作品。当得知有一幅《银线横空谱新歌》的中国山水画争议大,构图“怪”,大家正在为这幅画能不能入选犯难时,周总理让工作人员专门找出这幅画看个究竟。当这幅画铺展在周总理面前时,周总理浓眉往上一挑,露出了喜悦之情,高声称赞:“好,好,这幅画好!你们看,画面突破了中国山水画的陈规,推陈出新么,又表现了社会主义的新景象。同志们,我个人意见,这幅画,要展出……”“这幅画应该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都欣赏,从中受到鼓舞。而且,要请作者再画一批这幅画,让我国驻外国大使馆都挂上这幅画。”

这样的评价,显示了周总理不仅是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更是懂得画的艺术内涵。黄纯尧这幅画构图的“奥妙”,恰恰被周总理一语道破。他就是要打破中国画的构图陈规,想人所不敢想,将高压电线作为主题来画,让“五根线”从头顶上“掉”下来,横跨过太湖,巧妙地运用了焦点透视和色彩配置,使画面气势壮阔又充溢着江南之秀丽。这视觉冲击力,是强烈而震撼的;这艺术感染力,是温润而隽永的。

我国20多个驻外使馆,都曾挂过的一幅中国画

李政道曾要买下这幅画

有周总理一锤定音,这幅画在全国美展的突出位置展出,非常引人注目。接下来,又参加了全国美术巡展、上海书画社出版了这幅画的水印木刻200份,胶印出版了这幅画的1975年年历60万份,在全国发行。正在印刷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到上海参观访问,看到了这幅画,大为惊叹,爱不释手,表示要买下这幅画的原作。上海书画社当时的负责人没有同意。事后,该社的同志将此事告诉了黄纯尧。黄纯尧遗憾地说:“你们这些同志啊,怎么没有党的统战意识?他在世界上的影响有多大?是我们想做而做不到的,你们将画送给他,就是宣传了社会主义么,就是充分发挥了这幅画的作用了么。画我还可以重新画出来的,为什么不送给李政道呢?

为中国驻外使馆“复制”该画20余幅

根据周总理的指示,黄纯尧一共为中国驻外使馆画了20多幅《银线横空谱新歌》,从1973年一直画到周总理去世后的1977年。驻外使馆的这些画现在的去向,黄纯尧并不太清楚,应该都为外交部所有。有一次他看电视新闻报道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举行招待宴会,他看到这幅画还挂在大使馆宴会厅的墙上。还有1张被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也许就是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那张。

我国20多个驻外使馆,都曾挂过的一幅中国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