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智能交通千萬項目多達479項 向好趨勢鞏固

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據ITS114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上半年,我國城市智能交通千萬項目(中標金額大於500萬)中標市場項目多達479項,同比增長24.1%,較2017年同期增長了93項;2018年上半年我國城市智能交通千萬項目市場規模約80億,同比增長了2.6%,與2017年同期基本持平。

回望2018年,各互聯網巨頭在交通領域的佈局越發緊密,特別是百度阿里滴滴為首的幾家,結合潮汐車道、交通誘導、出行態勢分析、酒駕管理等應用,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和應用方案。智慧交通為眾多互聯網公司帶來巨大想象。除此之外,智慧城市企業、非傳統智能交通企業通過PPP模式市場進入現象仍然在持續,市場不斷出現新的進入者;大數據、雲計算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在項目建設中;人工智能技術走向前臺,基於視頻的人工智能技術得到不斷深入和應用。讓我們一起回顧下,2018年智慧交通發展趨勢。

企業更加專注細分領域

智能交通的應用領域眾多,隨著技術發展的不斷成熟,行業市場也在不斷細分化,尋找到一個合適的細分市場,量身打造滿足該領域用戶需求的解決方案,也能夠獲得非常寬闊的發展空間。現階段的智能交通行業有很多機會點,每個企業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有適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方向,企業投入的重點主要是源於行業、客戶需求。

路口創新,提升通行效率

在交通出行的總體控制當中,路口的控制和管理非常關鍵。各地交警在路口創新方面提出了眾多的思路並落地實踐,形成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交警依靠經驗和車流情況優化路口通行效率,這需要交警個人具備豐富的交通管理經驗,無法複製。本質上,路口創新是對交通路權的管理,把空間的利用效率做到最大,把通行時間分配到最優,把每一個路口,每一條道路的通行潛力發揮到最大。深圳、成都、西安等城市實踐了很多提高路口通行效率的創新方法,例如排陣式通行、可變車道、潮汐車道、借道左轉、拉鍊式交替通行、雙待疊加等。

智能交通產業生態圈的跨界融合

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出行者提供更加精細、準確、完善和智能的服務,將是智能交通系統面向公眾服務的重要方向。這些服務的提供將加速交通產業生態圈的跨界融合,汽車製造業、汽車服務業、交通運營服務、互聯網、信息服務、智能交通等行業的融合發展將是大趨勢。

車聯網迎來爆發式增長

隨著國內汽車保有量的迅速擴大,我國正在步入汽車社會,與汽車相關的社會問題和矛盾也日益凸顯,其中汽車與道路、汽車與環境、汽車與能源、汽車與行人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這些都表明我國車聯網市場蘊含著巨大空間。與此同時,國家政府已經明確相關政策,大力支持車聯網發展。“十二五”規劃已將車聯網作為物聯網十大重點部署領域之一,車聯網有關項目已被列為我國重大專項第三專項的重要項目,首期資金投入達百萬億級別。工信部將從產業規劃、技術標準等多方面著手,加大對車載信息服務的支持力度,全力推進車聯網產業全面發展。

6653萬用戶 ETC市場大有可為

截至2018年6月底,全國29個聯網省份共有收費站8815個,ETC專用車道17744條,ETC用戶約6653萬。聯網工作的實施使ETC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在ETC聯網工作完成大約兩年後,高速公路移動支付來了。2017年,湖南、山東、江西、陝西、四川、上海、安徽等地均在試點推進移動支付在高速公路的應用。

結語:追求行業快速發展的時代需要與創新並驅,只有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才能在中國智慧交通發展,乃至世界先進行業的發展中佔據先機,為城市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把科技成果充分應用到現代化事業中去。

(本文據智慧交通、 賽文交通網、易為創新、汽車小語、華為企業業務中國 、禾源科技、車域咋侃、 智慧城市行業動態信息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