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國家搖旗吶喊,伊核問題下一步怎麼走?

雖然中東目前的局勢確實是黑雲壓城城欲摧,但是烏雲始終只有一朵那就是美國,再多的海灣國家支持美軍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伊朗的一切戰略只需要針對美國開展即可,那些海灣國家只要不成為美軍的拖累,已經是美國的萬幸。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中東地區尚不至於出現直接的軍事衝突,美國和伊朗之間主要還是會在經濟、政治領域展開博弈。正所謂由奢入儉難,11月初全面經濟制裁恢復之後,伊朗將經歷一個非常痛苦的時期,如果伊朗政府不能很好的保障物資供應,緩解民眾的恐慌和緊張情緒,伊朗國內可能會再次出現大規模的反政府抗議和示威活動。美國的經濟制裁要賭的就是這場活動能否壓垮伊朗現政權,這才是美國和伊朗政府博弈的焦點。

海灣國家搖旗吶喊,伊核問題下一步怎麼走?

美國不會貿然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

特朗普政府並沒有做好在短期內發動大規模對外戰爭的準備。至少在兩年內,特朗普的主要目標仍然是處理國內經濟和政治問題,謀求2020年總統大選的連任。1990年老布什在薩達姆入侵伊拉克的情況下,被迫發動海灣戰爭並贏得全勝,在這種情況下,由於美國經濟和國民生活受到了一定的干擾,使得老布什並沒有因為軍事上的勝利,而贏得隨後的總統連任選舉。對於這一點特朗普非常清楚,只有更好的解決美國國內經濟問題還是贏得連任的王道。

伊朗為了防範美國軍事入侵,已經做了40年的準備,也使得伊朗擁有了相當強勁的軍事實力,加之伊朗地形複雜、民眾反美情緒始終高漲,使得伊朗就是一個放大版的阿富汗。2010-2012年,美國在阿富汗駐軍高峰期有10萬名美軍在阿富汗執行各種軍事任務,每年耗資超過1000億美元。如果美國發動對伊朗的全面戰爭,戰爭初期恐怕需要30到50萬美軍,每年將消耗美國3000-5000億美元的軍費,對於目前每年軍費開支在7000億美元左右的美國而言,這種當期負擔已經難以承受。阿富汗戰爭持續了超過17年,總耗資已經接近7000億美元,如果對伊朗沒有速戰速決的把握,美國幾乎肯定將陷入戰爭和財政泥潭之中難以自拔。把美國針對伊朗的全面戰爭視為一場美國走下神壇之戰,一點也不誇張。

面對這樣一個硬骨頭,特朗普既沒有膽量也沒有打算,在第一個任期就發動大規模的軍事戰爭,從近期美軍在中東周邊的軍事部署也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目前美國根本沒有做發動對伊朗全面戰爭的太多準備。當然,幹一票就撤的外科手術式打擊,美國卻始終沒有停止準備,如果伊朗重啟鈾濃縮活動,美國和以色列會毫不猶豫的發動對伊朗核設施的空中打擊。保持美國和伊朗之間有核國家和無核國家的天然鴻溝,為今後軍事解決伊朗問題或進行軍事訛詐和核訛詐預留空間。

海灣國家搖旗吶喊,伊核問題下一步怎麼走?

石油換商品計劃能否進一步擴展,是美國製裁策略是否破產的關鍵

美國沒有膽量對伊朗發動全面戰爭,伊朗也沒有能力以軍事手段回擊美國的威脅。所謂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不過是伊朗與美國叫板的一種方式而已,如果伊朗真的膽敢切斷霍爾木茲海峽,干擾全球經濟運行,恐怕就不是美國要對伊朗採取單邊軍事行動,歐亞主要用油國和中東地區的主要石油輸出國都會投入出錢出力,幫助美國共同打擊伊朗,屆時伊朗的勝算只會更低,並不符合伊朗的利益。

如果排除美國和伊朗近期發動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的可能,美國和伊朗接下來依然會在政治和經濟領域鬥法。在政治領域,伊朗得到兩個常任理事國的堅定支持,英國和法國也反對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這使得美國和伊朗在聯合國層面都無法通過有利於自己的任何決議。至於美國和伊朗,各說各話、相互鬥法,並不會對雙方的政治決策造成太大影響。伊朗目前是一個半封閉的國家,美國政府和美國輿論對伊朗的任何攻擊和指責可能都很難傳導到普通伊朗民眾,更不要說造成多大影響了。而伊朗問題對於美國民眾而言,可能還沒有誰奪得NBA冠軍和超級碗來得重要,特朗普又是一個固執己見、一意孤行的總統,即便伊朗能夠說服其他國家都來支持伊朗,也很難動搖特朗普對伊朗動手的決心。

海灣國家搖旗吶喊,伊核問題下一步怎麼走?

這樣看來特朗普也只剩下經濟大棒可以揮舞,逼迫伊朗做出了讓步。5月8日,特朗普宣佈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之後,美國一直在加緊準備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由於對伊朗制裁的最終期限與美國中期選舉高度重合,預計在美國中期選舉結束之後,美國對伊朗的相關制裁措施將會全面實施。從最近三個月,伊美歐俄四方的鬥法情況來看,伊朗頻頻含蓄釋放善意,希望美國重返伊朗協議結束當前的困難狀況,同時又介於特朗普糟糕的信用表現,不敢與美國展開全面而正式的談判。而美國特朗普政府看到自己實現施壓的操作得逞,又不斷提高要價,企圖從伊朗收穫更多利益。歐洲國家雖然明確反對美國的單邊主義做法,但是無奈有心無力,歐洲經濟與美國高度融合,即便歐盟宣佈執行阻斷法令意圖阻止特朗普的單邊行動,但是歐洲的跨國企業紛紛用腳投票,了結在伊朗的投資。俄羅斯雖然目前沒有給伊朗提供明確的安全擔保,但是在支持伊朗問題上的調門也非常高,俄羅斯和伊朗決定延長石油換商品計劃,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可以滿足伊朗的基本物質需求。

石油換商品計劃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伊朗石油出口的利潤,但也是美國經濟霸權之下的為數不多可用的權宜之計。但是現在的俄羅斯工業門類並不齊全,很多工業品和農產品也需要向國際市場求購。對於伊朗而言,如果要挫敗美國的經濟封鎖,這種能夠避開美國金融結算體系的易物貿易方式還需要進一步擴大。在11月大限到來之前,伊朗需要積極利用其他國家對伊朗的友好態度,達成類似的易物貿易協定。

美國伊朗攻略的最終目標是顛覆伊朗現政權,因此伊朗在面對美國時,始終要拿出背水一戰的態度來思考。對於伊朗而言,美國全面經濟制裁恢復之後,“活著”比“賺錢”要重要的多。只有伊朗民眾的基本物質需求得到滿足,雖然伊朗石油貿易的經濟收益會有所下降,但是伊朗現政權的安全能夠得到保障,這樣伊朗就有與美國長期叫板的可能。如果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失利,2020年對伊核協議態度明顯不同的民主黨能夠上臺的話,伊朗的苦日子就算熬過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