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朱光潛:生命就是一種奮鬥

悅讀|朱光潛:生命就是一種奮鬥

悦读|朱光潜:生命就是一种奋斗

生命就是一種奮鬥,

不能奮鬥,就失去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

“抵抗力”是物理學上的一個術語。凡物在靜止時都本其固有“惰性”而繼續靜止,要使它動,必須在它身上加“動力”, 動力愈大,動愈速愈遠。動的路徑上不能無抵抗力,凡物的動都朝抵抗力最低的方向。如果抵抗力大於動力,動就會停止,抵抗力縱是低,聚集起來也可以使動力逐漸減少以至於消滅, 所以物不能永動,靜止後要它續動,必須加以新動力。這是物理學上一個很簡單的原理,也可以應用到人生上面。人像一般物質一樣,也有惰性,要想他動,也必須有動力。

人的動力就是他自己的意志力。意志力愈強,動愈易成功;意志力愈弱,動愈易失敗。不過人和一般物質有一個重要的分別:一般物質的動都是被動,使它動的動力是外來的;人的動有時可以是主動,使他動的意志力是自生自發自給自足的。在物的方面,動不能自己動地隨抵抗力之增加而增加;在人的方面,意志力可以自動地隨抵抗力之增加而增加,所以物質永遠是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徑走,而人可以超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物的動必終為抵抗力所阻止,而人的動可以不為抵抗力所阻止。

悦读|朱光潜:生命就是一种奋斗

照這樣看,人之所以為人,就在能不為最大的抵抗力所屈服。我們如果要測量一個人有多少人性,最好的標準就是他對於抵抗力所拿出的抵抗力,換句話說,就是他對於環境困難所表現的意志力。我在上文說過,人可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人的動可以不為抵抗力所阻。我說“可以”不說“必定”,因為世間大多數人仍是惰性大於意志力,歡喜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徑走,抵抗力稍大,他就要繳械投降。

惰性是我們的仇敵,要克服惰性

人生來是精神所附麗的物質,免不掉物質所常有的惰性。抵抗力最低的路徑常是一種引誘,我們還可以說,凡是引誘所以能成為引誘,都因為它是抵抗力最低的路徑,最能迎合人的惰性。惰性是我們的仇敵,要克服惰性,我們必須動員堅強的意志力,不怕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走通了,抵抗力就算被征服,要做的事也就算成功。

舉一個極簡單的例子。在冬天早晨,你睡在熱被窩裡很舒適,心裡雖知道這應該是起床的時候而你總捨不得起來。你不起來,是順著惰性,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徑走。被窩的暖和舒適,外面的空氣寒冷,多躺一會兒的種種藉口,對於起床的動作都是很大的抵抗力,使你覺得起床是一件天大的難事。但是你如果下一個決心,說非起來不可,一聳身你也就起來了。這一起來事情雖小,卻表示你對於最大抵抗力的征服,你的企圖的成功。

悦读|朱光潜:生命就是一种奋斗

其實我們涉身處世,隨時隨地目前都橫著兩條路徑,一是抵抗力最低的,一是抵抗力最大的。

這都是放棄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而走抵抗力最低的路徑。這種心理如充類至盡,就可以逐漸使一個人墮落。懶,所以苟且因循敷衍,做事不認真;懶,所以貪小便宜,以不正當的方法解決個人的生計;懶,所以隨俗浮沉,一味圓滑,不敢為正義公道奮鬥;懶,所以遇引誘即墮落,個人生活無規律,社會生活無秩序。知識階級懶,所以文化學術無進展;一般人都懶,所以整個社會都“吊兒郎當”暮氣沉沉。懶是百惡之源,也就是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徑走。

讓努力成為一種習慣

生命就是一種奮鬥,不能奮鬥,就失去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能奮鬥,則世間很少不能征服的困難。古話說得好,“有志者事竟成”。希臘最大的演說家是德摩斯梯尼,他生來口吃,一句話也說不清楚,但他抱定決心要成為一個大演說家,他天天一個人走到海邊,向著大海練習演說,到後來居然達到了他的志願。這個實例阿德勒派心理學家常喜援引。依他們說,人自覺有缺陷,就起“卑劣意識”,自恥不如人,於是心中就起一種“男性的抗議”,自己說我也是人,我不該不如人,我必用我的意志力來彌補天然的缺陷。

悦读|朱光潜:生命就是一种奋斗

我覺得一個人的緊要關頭在起“卑劣意識”的時候。起“卑劣意識”是知恥,孔子說得好,“知恥近乎勇”。“男性的抗議”就是認清了一條路徑上抵抗力最大而仍然勇往直前,百折不撓。

能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是人的特點。人在能儘量發揮這特點時,就足見出他有富裕的生活力。一個人在少年時常是朝氣勃勃,有志氣,肯幹,覺得世間無不可為之事,天大的困難也不放在眼裡。所以一個人如果想奮發有為,最好是趁少年血氣方剛的時候,少年時如果能努力,養成一種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精神,老而益壯,也還是可能的。

悦读|朱光潜:生命就是一种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