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倫理你怎麼看?也談保護也談情

談到動物保護,我們往往有很多話要說,中國文化中孕育著豐富的動物倫理,孟子有:“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由此可見,人道的對待動物,關乎人的尊嚴和道德感,這是一種價值倡導,是人性慈愛溫暖的體現。隨著社會的進步,某些價值觀卻也因人類的私慾悄然發生著變化。

說起動物倫理,1975年,彼得·辛格因其《動物解放》一書而享譽世界,這本書被譽為“動物解放運動的聖經”,標誌著現代動物權利運動的開端。激進的立場讓這位著名的倫理學家、現代效用主義的代表人物充滿爭議。

動物倫理你怎麼看?也談保護也談情

(來源/網絡)

辛格不僅在40多年來積極投身於動物權利運動,他近年來還積極倡導“一個世界的倫理”(Ethics for One World)、“有效利他主義” (Effective Altruism)等新理念。近日,綠會代表走進清華大學,聆聽了一場智慧盛宴——參加辛格的“一個世界的倫理”的主題演講。辛格的動物解放思想中包含著豐富的環境倫理學觀點,他在收集大量數據的基礎上分析指出,人類大規模地集約式飼養禽畜,將會對資源造成很大的浪費,侵佔森林並嚴重汙染周圍環境,由此呼籲人們理性對待動物。

動物倫理你怎麼看?也談保護也談情

(攝影/綠會)

動物倫理你怎麼看?也談保護也談情

(攝影/綠會)

如何對待動物,是理性反思與傳統演進結合的產物,比如動物皮毛曾是人類衣服的主要來源,現在許多人呼籲放棄用皮毛做衣料。生物多樣性變化是一種倫理變化,如拒絕狗肉、倡議零皮草、流浪貓狗的節育等,都是生物多樣性的大範疇,倫理的變化不是一種簡單的對錯,而是人類文化發展的變遷的結果。

動物倫理你怎麼看?也談保護也談情

(攝影/綠會)

講到動物倫理,我們想聚焦與中國綠髮會有關的例子:

1、國家野生動物救助體制的動物倫理問題——穿山甲救助的例子;

2、放生的倫理——功德放生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3、鳥類拍攝的倫理——很多人為了拍攝鳥類飛翔姿態,去驚擾它們築巢導致棄窩、繁殖不成功;

4、吃的倫理——把藍鰭金槍魚和穿山甲吃到滅絕邊緣的例子;

5、表演的倫理——動物表演是於動物而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歡迎下方討論留言,一起談一談動物倫理那些事。

“從歷史上看,沒有人能夠否認,在將動物的受苦看作一種罪惡這方面,功利主義的貢獻比任何一種其他道德理論都要多。當時的邊沁和密爾以及現在的彼得·辛格(Peter Singer),都大膽地率先把倫理思想從那種狹隘的、以物種為中心的價值和權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毫無疑問,這一成就得益於該理論創立者的那種激進主義、對傳統道德的質疑以及他們願意遵從這種倫理觀點(無論它會引向哪裡)的決心。從功利主義的立場來看,這些仍然是非常偉大的德性。”

—— 瑪莎·努斯鮑姆《正義的前沿》

文/Taylor 審/Tammy 編/Ange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