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辉论“脂砚斋”

任晓辉论“脂砚斋”

百年回眸脂砚斋

缘起

回顾新近百年红学研究史,扑朔迷离的脂砚斋几乎如影随形、无处不在。但开风气者如胡适(1891-1962),以其重价(30块大洋)购入的脂砚斋评本为切入点,确立新红学的著者、版本学体系,其后的红学大厦莫不是在脂砚斋、脂评、脂评本的基础上,层层建立起来;相反,标新立异者也必须要面对脂砚斋、脂评本的客观存在,选择左突右击的鹄的,试图击而中之,以立新说。然而脂砚斋的神秘面纱迄未完全揭开,“脂砚何人”与“芹为谁子”、“续书者谁”被刘梦溪先生目为新红学研究的三大死结。

任晓辉论“脂砚斋”

脂砚斋评本的定位

脂评本,系指带有脂砚斋等人评语的早期抄本,有些评语后缀有脂砚斋、畸笏叟等的署名,统称脂评本。评批者为作者周围小圈子里的人,乃家人挚友,是《红楼梦》创作过程中的第一批阅读者、评鉴者,以其与作者经历相似、甚或有许多共同经历,对书中故事常有感而发,对故事情节的增删取舍也常有话要说,喜作者之喜,悲作者之悲,时而击掌,时而痛惜,其身份地位不同寻常。考查红楼梦的传播过程,以曹雪芹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壬午除夕辞世前后计,抄本披阅流传了近四十年,直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程伟元、高鹗以木活字摆印了《红楼梦》,才结束抄本流传的历史,自彼时起手抄本逐步被木刻刷印本、照相石印本、铅字排印本取而代之。至今,尚留存于世的再传手抄本计约有十一、二种,当中,署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本子就有三种,分别是胡适一九二七年沪上购藏、一度漂洋海外、二零零五年归藏上海博物馆的甲戌本(附图一);徐星署一九三二年京中隆福寺购藏(8块大洋)、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庚辰本(附图二);董康、陶洙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原藏、现藏国家图书馆的己卯本(散失部分有三回又两个半回藏国家博物馆)(附图三)。衡诸版本特征,甲戌本以正文独多“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15字故称,庚辰本、己卯本因有庚辰秋月、己卯冬月定本而名,三脂本的底本形成年代或为曹雪芹晚年的乾隆十九、二十四、二十五年,果如此,三脂本版本学上的意义就不容小觑。脂砚斋等人作为是书的评批抄存者,对《红楼梦》小说命名、故事原型、家世背景、人名命意、增删取舍等方面给作者、读者诸多提示。如脂砚斋倾向小说取名《石头记》,这个名字保留在了流传下来的几部抄本中,除三脂本外,道光十二年(1832年)带至俄罗斯、现藏圣彼得堡的抄本即名《石头记》(附图四)。程高活字摆印本,程伟元的序首句“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附图五),仍可能是受脂砚斋“仍用石头记”的影响。脂评批语中披露的“借省亲事写南巡”、“西堂故事”、“凤姐点戏脂砚执笔”、“自鸣钟四下乃寅字避讳”、“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命芹溪删去淫丧天香楼”故事,以及涉及曹雪芹卒年的批语“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等等,无不透露出脂砚斋等评批者对小说创作的熟悉和参与程度,与作者曹雪芹的互动与亲近关系以及对小说最后定稿及传抄所做的主要工作等等。脂砚斋评本是研究《红楼梦》、研究曹雪芹不可多得、不可或缺、难能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任晓辉论“脂砚斋”

脂砚何人

熟悉脂砚斋,关注脂评本,进而研究脂砚斋脂评本,是胡适一九二一年创立新红学以后的事。其实早在一九一一/一九一二年,上海有正书局即已石印出版了带评语的石头记抄本,卷首是乾隆三十四年进士戚蓼生的“石头记序”,学界称为有正本或戚序本,其上半部底本现藏上海图书馆(附图六)。评语中虽然没有署名,但与其后出现的脂评本对校,发现戚序本上的批语绝大部分属于脂评,是曹雪芹身后经过整理的一部早期抄本,整理过程中有意淡化脂砚斋的存在,将脂砚或脂砚斋的署名用其他文字进行了替换。戚序本影印后,除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引文悉出此本外,并未引起更多关注。脂评本面世以后,对脂砚斋的研究才渐次展开。

脂砚斋是作者本人---曹雪芹

胡适得到甲戌本,于一九二八年初写出了“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一文,列专节讨论“脂砚斋”,在分析了脂砚斋与曹雪芹的亲近关系后,认定“脂砚斋大概是雪芹的嫡堂弟兄或从堂弟兄,也许是曹颙或曹颀的儿子,松斋似是他的表字,脂砚斋是他的别号”。五年以后,胡适看到庚辰本,写有长跋,据二十二回“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之批语,从而“相信脂砚斋即是那位爱吃胭脂的宝玉,即是曹雪芹自己”,又说“脂砚只是那块爱胭脂的顽石,其为作者托名,本无可疑”。这是近人对脂砚何人的第一次推测,指向的是作者本人。

任晓辉论“脂砚斋”

脂砚斋是作者的妻子---史湘云的原型

胡适对脂砚斋是作者曹雪芹的指向并没有得到太多认可。周汝昌(1918-2012)据庚辰本二十六回“贾芸请安”行侧朱批“玉兄若见此批,必云:老货,他处处不放松我,可恨可恨”、“回思将余比作钗颦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一笑”。同回“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林黛玉登时撂下脸来”行批云“我也要恼”等认定作如此亲密语者必为女性,且当为作者妻子,并进而认定脂砚斋即是书中史湘云的原型。

脂砚斋是作者的叔叔

清宗室裕瑞著有《枣窗闲笔》,内收八篇笔记,七篇与红楼梦有关,其一篇记曰:“闻旧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不知为何人之笔。曹雪芹得之,以是书所传述者,与其家之事迹略同,因借题发挥,将此部删改至五次,愈出愈奇,乃以近时之人情谚语,夹写而润色之,借以抒其寄托。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研斋之批语,引其当年事甚确,易其名曰《红楼梦》。”裕瑞(1771-1838),字思元,豫亲王多铎五世孙,和硕豫良亲王修龄次子,母富察氏,承恩公傅文女。《枣窗闲笔》一书对研究《红楼梦》、曹雪芹均很有价值。行文中提到的脂研斋即脂砚斋,明确指出是曹雪芹“其叔”,只是没有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叔到底是谁。

任晓辉论“脂砚斋”

脂砚斋是李鼎

胡适和周汝昌对脂砚斋的上述指向现代研究者并不太认同,裕瑞的《枣窗闲笔》出版以后,部分学者沿着叔父说在曹家找了一遍,终于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台湾学者皮述民(1932-)结合脂砚斋的批语和《红楼梦》的成书,最早把《红楼梦》与同为织造官员的李煦家联系起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连续几部专著如《苏州李家与红楼梦》、《李鼎与石头记》来专门讨论这一问题,提出“苏州李府半红楼”,并把脂砚斋的身份落实给李煦长子李鼎,认为从未步入仕途的李鼎最符合《红楼梦》作者自述“一事无成、半生潦倒”的经历,甚至认为是纨绔子弟苏州李鼎发起写作《红楼梦》,最后由才华横溢江宁曹雪芹接手完成全书创作。唯认为李家与曹家为甥舅关系,裕瑞“其叔”乃“舅”之误记。其实曹家李家确系姻亲,然到了雪芹这里,因祖母为李氏,称呼李鼎恰为表叔,裕瑞的记述也说得过去。

事实上,曹李两家同为《红楼梦》故事的来源已越来越为学界广泛接受,冯其庸(1924-)先生曾以“曹李两家的败落和《红楼梦》的诞生”为题做过专题演讲。考曹寅和李煦两人,同为康熙朝包衣重臣,经历相似,荣辱与共。如同为内务府外放织造官,曹署理苏州、江宁织造,李接替曹署理苏州制造;母亲同为康熙帝的保姆;康熙南巡两处织造异地各接驾四次;八年间轮替掌管两淮盐政;终康熙朝荣宠至极;雍正朝都沦为抄家问罪的结局。

任晓辉论“脂砚斋”

脂砚斋是李鼐

上海崔川荣先生日前属文《李鼐与脂砚斋真实身份之比较》,详论脂砚斋与李鼐的对应关系,从脂砚斋和畸笏叟交替批书、批语中相互的兄弟称谓,以及对正文、批语有关曹雪芹与朋友们交往的一些事件时间地点的推测,仍把脂砚斋归于苏州李家,只是指向了李煦的次子李鼐。

李鼐生在康熙五十五年,与雪芹年纪相近也约略有共同的生活经历,若考实了李鼐就是大名鼎鼎的脂砚斋,则作为有特殊意义的 “一芹一脂”,与曹雪芹联手完成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红楼梦》,或者叫做《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委实是一段文坛佳话。

2017年元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