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健身的人短命?爲此我找到了5個原因

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人都希望可以長久地享受生活,就連口號也從最初的“每天鍛鍊一小時”變成了“全民健身”。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表示,“健身就是在透支生命,過早燃盡了身體的精華,所以健身的人普遍短命。”這種說法有失偏妥。為此筆者特地分析了其中的5個原因,以便大家可以放心的健身。

為什麼說健身的人短命?為此我找到了5個原因

計春華

7月11日,計春華的去世(肺癌)將“健壯不等於健康”一詞推上高潮。在網友的解讀下,一時間貌似只有靜養才是長壽的正確做法。不過,當大家聚焦在計春華身體強壯這一事實之前,不要忘了計春華還有吸菸的嗜好。健身導致肺癌?這顯然說不過去。人們很容易過度關注一個人的突出部分,而選擇性的忽略其它方面。例如,這個人很有錢,但是這個人很努力的品質就容易被忽略掉,畢竟大家看到的只是表面。所以在分析原因時,也很容易犯這個毛病。

為什麼說健身的人短命?為此我找到了5個原因

李小龍

個例僅僅只是個例,難以反映整體的情況。很多人說,你看李小龍、吳瓊、巨臂哥、達拉斯,哪一個不是身強力壯,一身肌肉,可他們的結果都是英年早逝。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將會是完全相反的兩種結果。例如,幾星期前才剛過完自己72歲生日的史泰龍,以及幾星期後準備過自己72歲生日的施瓦辛格,哪一個不是年輕時一身肌肉。就目前來看,沒有任何事實依據證明,健身的人就是短命的。以偏概全,這是犯的第二個錯誤。

為什麼說健身的人短命?為此我找到了5個原因

健美比賽

競技體育很可能和健康背道而馳,健身卻不是。那些被報道出來的死於非命的大肌霸,往往都是職業的健美運動員。長期進行高負荷的力量訓練,以及背後使用了許多的違禁藥物。想要贏得比賽,只有拿其它的東西來換,這是非常無奈的事情。健身的話,一週只要鍛鍊3~4次,每次1小時左右就能獲得不錯的效果。想練就練,身體和精神都輕鬆自在,就連飲食也會更健康。

至於人能活多久,至今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通常認為,基因,健康狀況,年齡,心情,生存環境等方面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壽命長短。是否健身以及是否參與體育鍛煉只是影響壽命的一個因子,並不能決定壽命的長短。科學家都沒搞明白的事情,憑什麼網友三言兩語就可以道破呢?

為什麼說健身的人短命?為此我找到了5個原因

肥宅生活

如果你經常健身,當有人說“健身的人短命”時,你作何感想?相反,那些不想健身,也看不慣別人身材比自己好的人是否會更願意聽到一些符合自己生活狀態的言論呢?所謂忠言逆耳,本質上健身不是一件享受的事,但是它可以讓你更好的享受生活。

最後,生命在於運動。利弊與否,關鍵在於量。沒量談危害,呼吸也是錯。以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