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老人,有一種叫:不給子女添麻煩

大前年曾到海口過冬,借住朋友的一套住房。鄰居也是老倆口,相處近一個月挺聊得來。聽說他們已買好票,兩天之後便回家鄉。晚上老伴和我商量,準備買些蘋果給他們送行。突然鄰居老爺子急衝衝來找老伴,說是他家老太太從超市回來在院子摔了一跤。老伴二話沒說,幫著鄰居老爺子把老太太送進醫院,還好:只是腿踝骨扭了一下,骨頭沒大事。退票吧,家鄉一時半會兒是回不去了。我問鄰居老倆口,要不要通知家人?沒想到鄰居老倆口異口同聲地回答:不用不用!想想也是,這老倆口家在東北,兒子來回一趟實在不易,又花錢又請假的,關健是來了也起不上啥作用。老太太該痛還得自己受。遲遲不見父母歸來,兒子倒是打電話問了幾次,老倆口便一個謊接著一個謊。好不容易老太太能下地走了,東北老倆口趕緊買車票回家鄉!事後我對老伴說,以後外出旅遊,千萬不要離家太遠,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盡給孩子添麻煩。

無獨有偶,上個月到新疆旅遊,在去伊犁的路上,三個同行的車輛有一輛出了車禍,雖然後果不甚嚴重,但一隊人馬玩興全無,原路返回。深夜到了A市,沒進家門先到醫院。安排好病人後大家都像散了架一樣,恨不能立馬躺在地上睡它個天昏地暗。可不行,照顧病人的名單已經安排好:醫院值班的、採購做飯的、早晚送飯的……臨了,給眾人約法三章:車禍之事千萬不能讓兒子知道。其實兒子就在百里之外的大城市上班。一句話:不想給孩子添麻煩。

現在的城市老人,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或是兒或是女,好不容易養大成人,成家立業,老人仍然歇不下心來,放不下擔子。有了孫子帶孫子,孫子帶大了,自己也老了。現在的城市老人,普遍都很想的通:只要有條件,絕不會和兒子在一個鍋裡攪。如果在同一個城市,儘量保持“一鍋粥”的距離。如果不在一個城市,除了電話往來,各過各的日子。如果碰上大小病災、偶然禍事,老人大多數會採用上述兩家老人的做法:寧願麻煩街坊近鄰,同事舊友,也不給孩子添麻煩!

不是子女不孝順,而是子女沒精力。子女有工作,身不由己;子女有家,家要操心;子女有孩子,離不開大人……夾在老小中間的子女們只有一副肩膀,一顆不太年輕的心。這些老人心裡都清楚,也能想明白:老了學會照顧自已,餓了吃飯冷了添衣;凡事儘量低調處理,寧願委屈自己不願麻煩子女!

中國式老人,有一種叫:不給子女添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