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唯一由中央发行的国币:大清银币

钱币在收藏市场上一直是比较热门的收藏品,虽然在历史的推移下,许多古钱币早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流通功能,但是却多了考古价值、艺术价值、欣赏价值、收藏价值等各种新功能。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是清末币制改革的产物,版别多式,设计新颖,制作精良,历为钱币爱好者的珍藏品。

清光绪末年,清政府为整治各地分散铸币而引起的币制混乱,便致力于币制的整顿与改革。清政府虽然了解币制未定所造成的混乱,但改革的步伐依旧蹒跚。先前根据《币制则例》制作的“宣统年造”系列银铜币并未发行,而另起炉灶重新设计了“宣统三年”样币多种。宣三系列有长须龙、短须龙、反龙、大尾龙和曲须龙等五种形式,核定曲须龙交付生产后随即爆发武昌起义,成为清代唯一由中央发行的国币。

清代唯一由中央发行的国币:大清银币

该币正面上下近外圈缘为满、汉文“宣统三年”字样,珠圈内为“大清银币”四字,楷书端庄、厚重雄浑,两边分列长枝菊花纹饰。背面中间为汉字“壹圆”二字,下缘是英文“ONE DOLLAR”,蟠龙沿边缘自左向右腾云而起,龙头居上,龙珠在“圆”字下方,龙眼凹突,鼻梁俏上,刻画栩栩如生。

清代唯一由中央发行的国币:大清银币

此大清银币宣统三年壹圆存世量极为稀少,铸工精良,在银元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且包浆入骨,熟旧自然,在图案的设计方面不仅注重精雕细琢,更是将钱币的市值和纹饰雕琢描摹得恰到好处,是清代银币中的精品,价值颇高。

大清银币壹圆由清政府统一管理的清户部天津造币总厂生产,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计划发行,但真正的造币时间为宣统三年(1911),大清银币重七千二分,纯银含量高达95%—97%。由于造币不久后,辛亥革命便爆发,所以该币不仅铸量少,且流通时间短。因此,能保存至今,实属难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