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域古老海冰首次出現裂縫 被稱爲最後冰區

格陵蘭島北部海岸曾被稱為“最後冰區”,目前科學家最新觀測顯示,這些冰凍幾千年4米厚的冰層首次出現裂縫。

格陵蘭島北部存在世界上最古老、最厚的冰層,在此之前一直承受住了氣候變化的影響。儘管北極地區海冰融化在過去從未被記錄過,但是專家表示,受暖風和高溫氣候影響,該區域海冰融化已發生了兩次。

格陵蘭島北海岸附近的水域位於北極最寒冷的區域,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這裡可能是地球上最後融化的水域。經過今年2月和8月初一段不同尋常的“高溫期”,現在看來情況可能不容樂觀。漂流的冰塊現已出現有史以來與海岸最大的溝槽,丹麥氣象研究所的露絲·莫特蘭說:“格陵蘭島北部幾乎所有冰層都已破碎,因此更容易移動。”

在社交媒體上,其他科學家表示,最近北極海域出現的融冰現象“很可怕”,研究人員利夫·圖達爾分享了一段動畫,展示了冰層是如何移動的。

由於氣候發生顯著變化,北極海冰持續減少,這是最令人們擔憂的趨勢。據悉,今年夏季開始,格陵蘭島海冰面積迅速減少,儘管預計今年9月份不會創下新的海冰最低紀錄,但是專家評估稱,當前該海域海冰面積仍將是40年以來最低的。

美國國家冰雪數據統計中心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前兩個星期,冰雪覆蓋面積每天減少大約6.5萬平方公里,比1981-2010年平均每天減少5.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略快一些。目前經過幾個星期平均值以上冰融速度,現在海冰融化速度開始減緩。

海冰較少會產生怎樣的效應?在冬季結束之際,今年3月份北極海冰達到了峰值。近期,美國宇航局宣稱,今年海冰數量是最低的,前3次最低海冰紀錄分別是2015、2016和2017年。這可能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會直接影響氣候、天氣模式、植物和動物,以及當地人類群落生活方式。此外,消失的海冰將改變航線,影響海岸侵蝕和海洋循環。美國宇航局研究員克萊爾·帕金森說:“北極海冰覆蓋面積繼續呈下降趨勢,這與北極氣候持續變暖有關。”

這是一條雙向道路,氣候變暖意味著形成的冰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冰會融化,但同時,因為海冰越來越少,太陽入射輻射反射率較低,進一步促進了全球氣候轉暖。

依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統計中心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北極海冰面積為570萬平方公里。專家解釋稱,最新北極海冰面積低於平均值,但當前仍高於歷史最低水平。這一數據比1981-2010年平均值低158萬平方公里,但比2012年同期最低紀錄高86.8萬平方公里。

北極海域古老海冰首次出現裂縫 被稱為最後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