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樹下,跨越半個世紀的愛情

在紹興嵊州,仙人坑村,有這樣一段神奇的愛情故事:

核桃樹下,跨越半個世紀的愛情

坐在家門口長滿青果的核桃樹下,74歲的她面容清秀,身體依舊健朗。她見證這棵核桃樹生根,發芽,掛果……已經在此守護快半個世紀。

那年,他從四川回老家探親,帶回了三個核桃。在走的那天,兩人共同把核桃埋在土裡。此後,借物思人,見證這棵樹生根發芽。丈夫大半輩子獻給了核工業,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成功爆炸作出了貢獻。

核桃樹下,跨越半個世紀的愛情

13年前,他因病去世。兩人沒有孩子,不過,還有門口的那棵核桃樹,就像丈夫和孩子,每天陪伴著她。

8月1日,建軍節,當地的網友自發去看望她,這棵樹背後的故事才被人知曉。

夫妻已經種下這棵核桃樹48年了。

某天下午,她拿出丈夫的遺物,幾張獎狀,幾枚勳章。坐在核桃樹下。如今,樹上又長滿了一樹青青的果子,到九月份就成熟了,鄰居們都會來分著吃。

回想1970年,他帶回三顆大核桃,用紙包著,不知道能不能種活。在休假結束的最後一天,在門前的院子裡,兩人一起種下了核桃。

三個核桃種下去,死了兩個,所幸最後一個活了下來。

王賢琴悉心照顧著這棵幼苗,看著它從發芽,到慢慢長大,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也像是在澆灌自己漫長的思念。

丈夫去世前幾年,核桃結果了

一天天,一年年,核桃樹不斷長大。

對於她來說,這棵核桃樹產多少核桃,核桃能不能賣錢,早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棵樹一直陪伴著她,年年歲歲如此。

核桃樹下,跨越半個世紀的愛情

12項核工業文化遺產發佈

今年6月,國務院國資委在北京發佈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核工業)名錄(中國核工業的“開業之石”、原子能“一堆一器”、中國核城、中國第一功勳鈾礦、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中國第一座鈾濃縮核工廠、中國第一條鈾水冶純化生產線、中國第一個核燃料元件廠、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研發實驗基地、中國第一座人造太陽實驗裝置、中國第一條國產化高科技特種材料生產線、中國大陸第一座核電站。)首批專門發佈核工業行業的12項工業文化遺產。

核工業遺產作為核工業文化的重要載體,記錄了我國核工業不同發展階段的重要信息,見證了我國核工業發展的歷史進程,蘊含著一代代核工業人報效祖國的情懷,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

每個遺產後面都有感人的故事,關於核桃樹下,跨越半個世紀的愛情,平凡又偉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