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個傳播學冷知識,你被謠言、噴子和大 V 們支配了嗎?

報紙傳播的優點與缺點是什麼?新媒體對報紙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報紙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

6 個傳播學冷知識,你被謠言、噴子和大 V 們支配了嗎?

廣播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廣播會徹底從人類歷史上消失嗎?

6 個傳播學冷知識,你被謠言、噴子和大 V 們支配了嗎?

電視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電視是否讓人類變得膚淺?

6 個傳播學冷知識,你被謠言、噴子和大 V 們支配了嗎?

看到上面的問題,大腦就會發送出“去問學新聞的同學吧”的信號。其實,除了新聞學,你還可以攔住傳播學專業的同學問個究竟。百度百科裡對“新聞傳播學”的定義是這樣的:

新聞傳播學為國家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專業有:廣告學、網絡與新媒體、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編輯出版學、數字出版等,高考文理兼招。新聞傳播學是研究執政黨的新聞活動、傳播活動及其他各種信息傳播現象的學科。

那麼,當我們只談論傳播學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你一聽到國歌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馬上立正,並且熱淚盈眶的時候;當一個集五福活動讓矜持的你時刻向“福”字伸出魔爪的時候;當朋友圈被某條消息刷屏,讓你忍無可忍發誓今天再也不看朋友圈的時候;你都在被傳播的力量所控制。

6 個傳播學冷知識,你被謠言、噴子和大 V 們支配了嗎?

從以前的口口相傳,到現在的一則微博連通世界,人類存在,傳播不滅。當我們化身柯南,深入調查信息傳播的來源與去路,我們便更加理解社會萬象。這大概就是傳播學最神奇的地方。

6 個傳播學冷知識,你被謠言、噴子和大 V 們支配了嗎?

1. 信謠、傳謠真的是因為某部分人類 too naive 嗎?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製造謠言的人罪大惡極,他的一句話不僅讓轉發者在朋友圈丟了臉,而且產生了無法彌補的社會危害。然而,傳播學告訴我們:謠言製造者背上的責任太重了,得有人和他分擔一下。

6 個傳播學冷知識,你被謠言、噴子和大 V 們支配了嗎?

其實,讓謠言滿天飛的不是造謠者,而是 everybody。謠言是一個集體行動,它的精髓在於一大票人在短時間內一起戳中“轉發”二字。

儘管網絡妖孽的頻繁出現讓我們對互聯網的信賴度與好感度下降,但是當我們在微博或者朋友圈看到一條消息時,我們仍舊不會懷疑它的真實性。彷彿我們和發消息的人在心靈深處說好了,對方提供正確的消息,我們無條件接受對方提供的消息。其實,讓我們相信一條消息的決定性因素不是“它是真的”,而是由誰來說。“我的朋友親眼看見的”,“小趙的同學說的”……不是我們退化到不假思索敞開懷抱迎接各種假消息的地步,而是再大的風浪也無法動搖傳謠的人在我們心中的地位。

去年 7 月,麥當勞又爆出食品安全問題,預計未來十天肯德基爺爺將迎來一波新顧客。

6 個傳播學冷知識,你被謠言、噴子和大 V 們支配了嗎?

在看到尼克拍的那些照片後,肯定有很多很多人把這條消息發給了親朋好友,並且在路過麥當勞甜品站的時候,用從未有過的強硬態度對肚子裡的饞蟲說“不”。即使那些不相信的人在麥當勞點餐時也會不自覺得東張西望,審視一下櫃檯裡的衛生狀況。這就說明,不管人們相信不相信這個消息,“麥當勞≈不衛生”已經留在了記憶中。之後,只要類似的消息出現,無論真假都會喚起這個記憶。再加上很多次的親自審查,不出一年,再看到類似的謠言時,曾經不相信的人會痛快地說:“以後再也不要吃金拱門啦。”

6 個傳播學冷知識,你被謠言、噴子和大 V 們支配了嗎?

所以,不是某部分人類太傻,而是謠言這種生物太過於聰明,從產生到滅亡都在利用人類是群居動物這一點來玩弄人類。

2. 有了微博、豆瓣、知乎、天涯,我們就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嗎?

對於一件事情,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是說出來還是悶在心裡看似是隨心所欲的事情,其實是被迫做出的選擇。作為群居動物,我們天生害怕被孤立。在說出一個觀點之前,我們會預先判斷遭遇孤立的風險。雖然我們不會改變自己的真實看法,但是如果被孤立的風險達到 50%,我們就會自動雪藏自己的真實看法。

6 個傳播學冷知識,你被謠言、噴子和大 V 們支配了嗎?

一旦多數人都認為“某件事怎樣怎樣“,那麼會有更多的人認為“這件事怎樣怎樣”,提出反對意見的人也就越來越少。整個發展過程就像一個螺旋,如果有大眾媒體有參與,螺旋形成得會更快。最後,反對的聲音徹底消失。

有很多人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論過時了,在社交媒體上,我們使用的都是虛假身份,一旦被孤立,也是虛假的,誰 care 呢。但是 2014 年,美國獨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發佈了對“沉默的螺旋”理論在網絡時代的調查。結果是,互聯網並沒有為我們建立自由發言的場地。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更關注別人的評論和點贊數,對孤立的恐懼可能會被無限放大。

6 個傳播學冷知識,你被謠言、噴子和大 V 們支配了嗎?

其實,在《迷霧》剛播出的那段時間,有一部分網友就覺得它怪怪的,但是怕被其他人說接受不了如此強大的女主,就嚥下了自己的觀點。《迷霧》爛尾後,他們才大膽勇敢地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6 個傳播學冷知識,你被謠言、噴子和大 V 們支配了嗎?

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還提出了一個挑戰我們認知的點:社交媒體上的話題看似多種多樣,但是人們更喜歡談論那些無關緊要的問題,比如《水形物語》好不好看,比如去哪裡賞櫻花,比如哪家青團更正宗。消息越是不重要,提出激進反對意見的人也就越少。這樣一來,儘管“沉默的螺旋”理論在社交媒體上依然成立,但是網友自動過濾了那些讓“沉默的螺旋”理論閃閃發光的重大社會問題。

6 個傳播學冷知識,你被謠言、噴子和大 V 們支配了嗎?

3. 雖然我們不能隨心所欲地說反對,但是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罵人。

這件事的罪魁禍首是“網絡抑制解除效應”。在網絡這個匿名環境裡,社會道德約束能力極有可能消失,使網友作出許多與生物本能相似的行為,比如一言不合就辱罵網友、與陌生人組成 CP 在遊戲裡調情。

當司機在汽車裡用盡一切能想到的髒話來罵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人時,某種程度上匿名的他也是在履行“網絡抑制解除效應”。

6 個傳播學冷知識,你被謠言、噴子和大 V 們支配了嗎?

4. 媒體讓選民投誰,選民就投誰嗎?

1940 年,傳播學四大奠基人之一的拉扎斯菲爾德想要證實大眾媒體對總統選舉的巨大影響。他假定,大眾媒體中出現的有關選舉的問題和候選人的新聞報道會直接影響選民的選擇。在當年美國大選前,拉扎斯菲爾德和他的助手跑到伊利縣做研究調查。研究結果把他嚇得不輕:大部分伊利縣的選民在選舉競選開始之前就拿定了主意。600 名調查對象中僅有 54 名改變了自己的選擇,而這些人中只有極少數是被大眾媒體“蠱惑”的,大部分都是受親朋好友的影響。

原來,媒體並不能影響老百姓的行動。

既然大眾媒體如此沒用,那麼西方政府還費勁討好媒體幹啥?拉扎斯菲爾德的答案是,媒體先說服一些關鍵人物,也就是所謂的意見領袖。意見領袖的追隨者再將媒體的觀點傳播出去。新聞只有經歷過兩輪傳播,才能影響個人的決定。與謠言相似,人類最相信的還是自己的同類。

6 個傳播學冷知識,你被謠言、噴子和大 V 們支配了嗎?

現在的網紅集體賣衣服,明星跑去小紅書賣化妝品,無處不在的種草文章不都是商家偷師傳播學的結果?

5. 按照“兩級傳播”理論,如果微博大 V、知乎紅人和豆瓣紅人都消失了,那麼媒體休想影響我們。下這個結論前,請允許我絮叨一番……

“兩級傳播”理論證明了大眾媒體在老百姓投票的時候失效了,這能說明大眾傳媒無法直接影響人們對某件事的具體看法以及做出的具體反映,但是並不能證明大眾媒體不能左右人們關注什麼和從哪些方面關注。議程設置理論說,雖然大眾媒體不能決定老百姓怎麼思考,但是能通過提供信息和安排相關的話題來決定老百姓關心哪些事情和從哪些方面思考這些事情。

6 個傳播學冷知識,你被謠言、噴子和大 V 們支配了嗎?

每一條微博熱點都通過提供關鍵詞,給我們劃了思考的框框。

與此同時,媒體會讓老百姓產生某些事情特別重要的幻覺。經過媒體的巧手,不重要的事情也會變得無比重要。所以,議程設置背後是媒體操縱公眾的潛力。

6. 傳播的力量如此強大,那麼我們一定要對傳播的內容上心啦。媒介理論家麥克盧漢說:“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信息”

新的媒介的出現逼迫內容作出相應的改變,也對傳播和社會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信息,不是各個時代的媒體所傳播的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同一部電影,在手機上看和在電影院裡看會產生不同的感受。這是網盤永遠無法取代大銀幕的關鍵性因素。

6 個傳播學冷知識,你被謠言、噴子和大 V 們支配了嗎?

傳播學建立在多種學科之上,是名副其實的雜交品種。但是傳播的終極動力只有人。沒想到,陪伴人類走向滅亡的是傳播。

傳播學有哪些著名的理論?知乎

《謠言》讓-諾埃爾·卡普費雷

http://www.sohu.com/a/197792041_999065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