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師院文史學子用愛心灌注課堂,用行動進行推普通話

8月18日,南陽師範學院文史學院青春築夢•雨佳志願推普脫貧攻堅社會實踐隊奔赴南陽市英莊鎮高營村開展“推普脫貧攻堅”社會實踐活動。

“學校裡來了一群大哥哥大姐姐,他們要教我們學普通話了。爺爺,你也和我一起去吧!”高營村的一個小姑娘對自己的爺爺說。為了更好的將普通話推廣出去,志願者們在抵達高營村後首先在高營村小學開展支教推普活動,為孩子們送上一堂精彩的普通話正音課。

南陽師院文史學子用愛心灌注課堂,用行動進行推普通話

高營村小學的門口,早已有孩子在這裡等候志願者們到來。“歡迎!歡迎!”孩子們真誠地向志願者們表示歡迎。為讓孩子們更直觀的感受到普通話的魅力,志願者們與孩子們玩起了“你畫我猜”和“繞口令”的遊戲,一張小小的圖片、一段短短的繞口令,普通話授課就這樣開始了。

“姐姐,我不會讀牛和劉。”在授課期間,一個小姑娘主動向志願者詢問。為了幫助她真正的區分“n”與“l”的讀音,志願者拿著拼音卡片對她進行專門的輔導。“你看我的口型,看這兩個發音有什麼不同?”志願者向小姑娘說。“一個用鼻子出音,一個不用鼻子出音。”小姑娘在聽完志願者發音後講。“對,你真聰明!發“l”的時候,舌頭向上捲起,頂住上顎,氣流從舌頭兩側出來,鼻子不能出氣。發“n”,舌頭也是捲起,但兩側全部封閉,氣流從鼻孔出來。你再試試看”。志願者為小姑娘講解兩者的區別,並鼓勵小姑娘嘗試。 為了掌握高營村的普通話普及狀況及等級水平,志願者們帶著問卷調查表和手機app普通話測試走進高營村的村民家中。在一番走訪調研後,志願者們對高營村的村民有了大致的瞭解,這裡屬於偏遠山區,當地的方言與普通話在語音上有較大的差別,這裡除了“n” 與“l”不分外,前後鼻音也存在著混淆,有很多老人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他們的口音有著鮮明的地方色彩,而走出去的人們和上學的孩子們,普通話的水平較高。

南陽師院文史學子用愛心灌注課堂,用行動進行推普通話

在調研期間,一位阿姨與志願者們聊起了家常,她向我們介紹起她的家普通話的狀況。“在我們家應該最能體現普通話的變化。孩子們的爺爺奶奶家鄉話最地道,如果沒有當地人翻譯你們肯定聽不明白,我們的普通話和家鄉話摻雜在一起,你們聽得似懂非懂,我們的孩子都出去上學了,普通話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他們在自己學習的同時,還教其他人學習呢。我有一個孩子就是教外國人學習普通話的呢!”

“都中午啦,你們吃(ci)完中午飯再走吧。”熱情地阿姨挽留志願者們,“謝謝,阿姨!不用啦,我們要繼續調研,還有阿姨,那個讀chi,不讀ci哦!”志願者對阿姨講到。“對!讀chi。”阿姨開心的說。 在志願者調研期間,一位老爺爺與志願者討論普通話與方言的關係。在與老爺爺聊天中志願者得知原來老爺爺有一個孫子,獨自在外求學,平常很少歸家。最近一次回家爺孫兩個聊天時,爺爺發現孫子竟然不會說家鄉話了。

南陽師院文史學子用愛心灌注課堂,用行動進行推普通話

“普通話方便溝通與交流,推廣學習普通話,這是件好事,值得我們大家去做。但在學習普通話時,把自己的方言忘掉,可是很令人痛心的一件事情。”老爺爺對志願者說。

志願者聽後對老爺爺講:“爺爺,您不必擔心,我們推廣普通話的目的是為了消除語言隔閡,助力農村發展,幫助偏遠山村更快的脫貧,儘快走向共同繁榮小康社會。方言與普通話的關係,就像一對矛盾,誰也不能離開誰,誰也不能消滅誰。我們學習普通話的同時,也要將我們的地方特色傳承下去。”

南陽師院文史學子用愛心灌注課堂,用行動進行推普通話

“對!對!我們要繼承弘揚方言文化,也要與時俱進學習普通話。這個推普脫貧我還是很支持的。來來來,給我講講這推普脫貧攻堅的政策。”老爺爺對志願者們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