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里的才子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這首《再別康橋》讓全國絕大部分人認識了這個才子---徐志摩。

徐志摩在詩歌方面的創作成就很大一方面跟他的性格密不可分。純淨、真實、熱情的他具有了天才詩人所具有的一切氣質。徐志摩從小生活富裕,無憂無慮,這讓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一切行為以自我為主。

象牙塔裡的才子

徐志摩

徐志摩曾經說過,他要成為一個不可教訓的個人主義者。然而現實卻與他的願望背道而馳。1918年,由家庭包辦,徐志摩與上海寶山縣羅店鉅富張潤之的女兒張幼儀結婚,雖然徐志摩在第一次見到張幼儀照片的時候曾說過張幼儀這樣一個大家閨秀是土包子。但這個時候的徐志摩並不敢違背家裡的安排,說得好聽點是遵循孝道,說得不好聽就是這時候的徐志摩還需要家裡和張家的經濟支持,離開家裡和張家的支持,別說出國留學了,怕是生計都有問題。

象牙塔裡的才子

張幼儀

1920年徐志摩在英國遇到了林徽茵,他感覺自己戀愛了。這時候的徐志摩彷佛叛逆期的小孩一樣,不顧懷有胎兒的張幼儀,毅然堅持離婚,併發報公佈了自己離婚的“喜訊”,不顧家庭和張家的顏面。徐志摩只想告訴自己的女神,自己為了她離婚了,自己為了她可以放棄一切。然而林徽茵並不是徐志摩。徐志摩可以那般幼稚,可以只懂得享受權利,卻不實行義務,但她不行。林徽茵可以跟徐志摩談戀愛,但卻不會跟他結婚。今日徐志摩可以為了她毅然決然跟為他生兒育女的張幼儀離婚,難保他日君覆轍。林徽茵也曾說過:“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茵,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林徽茵走了,跟梁思成走了。林徽茵一直是一個理性的人,她知道什麼人適合自己。

象牙塔裡的才子

林徽因

徐志摩的生活還在繼續,直到遇到他的下一個女神---陸小曼。這時的徐志摩內心再次被浪漫、激情的詩人情緒所左右,全然不顧世間倫理道德,挖了朋友王庚的牆角。這時的徐志摩急於表現自己,急於向世間證明自己的存在,急於抓住自己的所喜,不管所喜的是人還是物事。

象牙塔裡的才子

陸小曼

被挖牆角的王庚沒有氣急敗壞的找徐志摩算賬,這時的王庚位居軍方高官,他要想暗中叫個人處理掉徐志摩實在容易不過。不過王庚沒有,王庚還囑咐徐志摩一定要好好對待陸小曼,否則不會放過他,如同陸小曼的孃家人一般。

搶到陸小曼的徐志摩彷佛得勝而歸的將軍一樣,但接下來的生活卻讓這個處在象牙塔的詩人疲憊不堪。陸小曼本就出身名門,又是家裡唯一的孩子,早就養成了小姐脾氣,花費也大手大腳。當時人均年薪才五塊大洋,而徐志摩年薪幾百上千個大洋依舊難以滿足陸小曼的花銷。徐志摩儘管心裡苦悶,但卻不肯說出口。就像孩子一樣告訴家裡,告訴全世界,他,徐志摩,選擇了他的自由愛情,他很幸福,他沒有錯。所以他不能認苦,因為認苦就是認錯。

生活的苦悶不由讓徐志摩想起了與林徽茵的日子,那時的日子多麼美好,既有美好的愛情,又無需為麵包擔憂。剛好林徽茵在北平協和小禮堂為外國使者舉辦中國建築藝術的演講會,徐志摩想見見當初的小美好。但由於徐志摩不斷壓縮自己的生活成本來滿足陸小曼的開銷,所以自己並沒有太多多餘的錢供自己開銷,最後徐志摩選擇了廉價的郵政飛機,這一個選擇讓徐志摩的生命劃上了句號。

象牙塔裡的才子

徐志摩墓地

縱觀徐志摩的一生,一直活在象牙塔裡面,他標榜自由戀愛,但他卻把自己的自由戀愛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張幼儀是,王庚也是。他標榜痴情,卻做不到如金嶽霖一樣為愛守護一生。作為一個兒子,他不孝順父母。作為一個丈夫,他不愛護妻子。作為一個父親,他沒有撫養子女。作為一個朋友,他沒有對得起朋友義氣。

象牙塔裡的才子

英國劍橋大學為徐志摩立純中文詩碑

徐志摩匆匆的一生只留下些許紙上的浪漫詩歌,更多留下的是給別人譜寫的悲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