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七夕隨筆

「悦读」七夕随笔​農曆七月在魯西南是個秋高氣爽風輕雲淡的時節。紅紅的高粱公公低下了高昂的頭,黃黃的穀子婆婆彎下了挺直的腰,綠綠的棉花姑娘也裂開了嘴,露出白花花的牙齒。滿地的莊稼成熟了,農民已經看到了豐收的希望,心裡的那股喜悅洋溢在他們臉上。在這充滿豐收喜悅的金秋裡,又迎來了一個牽動人們情思的節日--中國人自己的情人節,也就是七夕。


「悦读」七夕随笔​記得小時候,每逢七夕之夜,躺在院子的涼蓆上,雙眼靜靜地望著天空,看著天上的湧動銀河,聽母親講那講過無數遍的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或者是躲在葡萄架下,據說這樣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悄悄話。靜寂的夜空裡隱隱傳來天籟之音,仰望高遠無垠的星河,心中充滿了無限遐思,一種美好善良的期待油然而生,天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好像也動了起來,正在走過不可逾越的天河,慢慢地靠近,母親的故事還在喋喋不休,而我熟睡的面龐上盪漾著夢中的微笑和甜蜜。

「悦读」七夕随笔​七夕一個令人夢牽魂斷的神話傳奇之夜,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潑灑濃情,抒發自己纏綿的情感。唐代著名詩人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牛郎織女星。”宋代名士秦少游有《七夕詞》:“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河迢迢暗渡;金鳳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煙霄微月瞻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別離很,年年並在此霄中”--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字裡行間是離情別恨的憤憤不平。而宋人晏幾“路隔銀河猶可惜,世間離恨何年罷”則將人們的思緒從天上又帶回了人間現實。現代社會曾有一臺胞寫下《七夕有感》,恍惚記得:“天上尚有鵲橋在,人間何為設藩籬?”少小離家,如今雙鬢斑白,雖盈盈一水,猶如迢迢銀河,滿腔的鄉思情愁唯有空對浩瀚星河。

「悦读」七夕随笔​年年七夕,今又七夕,循著百鳥為牛郎織女搭起的鵲橋,我的思緒越過銀河,飄向遙遠的地方。走過鵲橋,回頭望流水潺潺,仰首看亂雲飛渡,聽百鳥呢喃,想四季漂泊,平靜的日子一天天走來,又一天天走遠,相愛的人兒一個個走近,又一個個遠離,當秋天越來越深的時候,才知道牆外的花兒已經結果,才知道水邊的彩蝶早已化蛹。
「悦读」七夕随笔​真的晚了?抬頭看天天不老,閉眼念情情未絕。於是知道老了的是自己,絕了的是緣份。就這樣互不相睹相聞,歲月拉長的不僅僅是隔河相望的目光,還有心與心的距離。

「悦读」七夕随笔​七夕過後,銀河再無橋樑,我不再企盼,問天何時老,問情何時絕,我願隨天老去···
「悦读」七夕随笔
「悦读」七夕随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