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靠一條鯽魚保送進清華

“全國有50名高中生因為成功解剖鯽魚,拿到保送資格,提前敲開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大門。”

這是怎麼一回事?

他們靠一條鯽魚保送進清華

1


50名高中生保送名校

竟是因為一條鯽魚

8月17日,第27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在長沙市一中開幕。來自29個省區市的30支代表隊共240位選手參加比賽。

據一位生物競賽教練介紹,此次全國生物學競賽與往年有很大不同,題目更靈活,注重考察學生的探究能力,題目設計上也有很多創新。

動物學實驗上,往年都“不見血”,解剖的主要是無脊椎動物,今年卻要解剖一條鯽魚,取出鯽魚特定部位的骨骼,這出乎所有人意料。最終有50位選手脫穎而出,不僅拿到了金牌,還入選國家集訓隊,並憑此獲得保送資格。

學科競賽是鍛鍊人智力的,超出課本範圍的一種特殊的考試。

據瞭解,我國的高中生競賽一共分為五類,分別是數學,物理,信息學(計算機),化學,生物五門學科。其難度遠大於高考,一般涉及大學內容,需要補充大量知識,要求思維量很大,且思維要求快速判斷,靈活性很強,熟練度很高。

他們靠一條鯽魚保送進清華

2


28所高校搶人

清華錢學森力學班現場招走四人

今年的生物學競賽還吸引了28所高校來現場招生,遠遠超過往年。

他們靠一條鯽魚保送進清華

前50名選手都可以免試保送進入北大清華,除了生物、醫學、製藥、環境等專業,今年清華大學的錢學森力學班也在現場招走了4人。

他們靠一條鯽魚保送進清華

他們靠一條鯽魚保送進清華

圖為清華大學宣講會上介紹的本屆生物決賽的招生政策

他們靠一條鯽魚保送進清華

他們靠一條鯽魚保送進清華

圖為北京大學方面在介紹招生政策

今年的國賽理論試題大概103題,題量比去年少很多,但試題篇幅題幹長,不少題目是由科學研究論文改成,需要在短時間從題幹中獲取有效信息,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很大要求。

試卷長度共26張A4紙,幾乎沒有純粹的記憶題,都需要從數據,文章圖表分析獲得,部分試題甚至採用彩色印刷,題乾的閱讀理解要求高,所以考試時間是2小時30分鐘。

3


徒手解剖鯽魚的學霸如何煉成?

不但會動腦解題,還能徒手解剖鯽魚的學霸,到底是怎樣啥樣?

我們不妨聽聽他們和他們的老師怎麼說。

讀高三的李浩成,在這次生物學競賽中,成績位列全國第11名,浙江省第一,現已被招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專業。

他們靠一條鯽魚保送進清華

李浩成(右)與教練黃雄偉(左)

李浩成說,自己在這次比賽中只能算是發揮正常。之所以參加比賽,是因為他對生物學科很感興趣,今後想從事基礎研究,希望能解決血友病之類的疑難雜症。

他們靠一條鯽魚保送進清華

“他是一個心很靜的人,喜歡看書,生物學方面的書看得尤其多,摞起來起碼有一個人那麼高。”

教練黃雄偉這樣評價得意門生:“他已經把本科與生物相關的課程都學完了,目前的生物學的理論和實踐水平,已經超過重點大學普通學生水平。”

趙子涵,則是進入國家集訓隊的4位浙江選手中唯一的女生,目前已經被保送清華大學的生物科學專業。

他們靠一條鯽魚保送進清華

動物學實驗要求現場解剖一條鯽魚,這道考題讓不少考生都猝不及防,但趙子涵發揮很穩定。

“這個小姑娘很冷靜,有主見有想法,遇事不慌,學習能力強。”教練方親親介紹說:“趙子涵的動手能力很強,平時訓練中,她的動作就特別快,而且非常穩定。這些優點都幫助她這次取得好成績。”

他們靠一條鯽魚保送進清華

本屆生物決賽共產生72枚金牌、72枚銀牌及96枚銅牌。其中金牌前50的選手組成新一屆生物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明年寒假參加冬令營集訓,再從中選拔出4位選手組成國際生物奧林匹克中國國家隊。

網友:我會吃……

他們靠一條鯽魚保送進清華

他們靠一條鯽魚保送進清華

他們靠一條鯽魚保送進清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