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女子學校上黨東賈舊址

中華民國女子學校上黨東賈舊址

【品牌長治從本期開始將開闢《中華民國女子學校》專欄,潛心挖掘中華女子學校的歷史文物文化,追蹤報道中華民國女子學校上黨東賈舊址修復以及文化創意園項目的進展情況,弘揚中華文化,守望精神家園,為長治的文物保護做出貢獻。】

“文物”承載著歷史、承載著文化、延續著文明,古廟、古字、古建築……是古今生活信仰、情懷寄託之聖地,保護文物不僅僅是傳承中華歷史文化、體現高尚情懷,成就自己,而且功德無量,潤澤後代......

中華民國女子學校上黨東賈舊址

中華民國女子學校,地處山西省長治縣蘇店鎮東賈村中。這裡是一塊無人問津的荒園,曾經的講堂“玄帝廟”不知何時已恢復了其神職,飄搖的紅燈籠和祈福的彩旗昭示著自己的靈驗,女校部殘存的宿舍掩映在悽悽的荒草中,岌岌可危。如果不是鑲嵌在廟堂前的“重修學校碑記”,如果不是已剝蝕的“女學校”額題,很難有誰去注意這所學校的存在。最悲哀的是,即使日日生息在其周圍的村民居然也熟視無睹,詢問時卻一臉的茫然。

據碑碣記載,該校“自民國告成”,雖無具體之時日,但從其建制、管理可以看出是新文化運動後鄉村教育和平民教育下的產物。殘存的2方《重修學校碑記》,對民國時期的教育略窺一斑。

中華民國女子學校上黨東賈舊址

中國女子在近代以前基本上是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女子被拒之於學校大門之外。鴉片戰爭後,中國有了女子學堂,這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創舉。女子學校的出現促進了中國社會的變革,推動了社會文明的進程。許多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她們有著開闊的視野、遠大的抱負,心繫民族與國家的危亡,她們積極投身到社會活動中去,成為革命力量的重要部分。如陳頡芬創辦《女報》、秋瑾創辦《中國女報》,廣大婦女還組織起來,為實現自己的政治要求和社會要求而奮鬥,如成立女子國民會、女學研究會、留日女學生會等。正是由於這樣一些受過高層次教育的女性的存在和努力,推動了社會的文明化進程。同時,這些女性用她們的知識、勇氣和行動打擊著中國社會的保守勢力,促進了中國革命的成功。女子學校的出現發展喚醒了女性自我意識,為近代婦女解放運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中華民國女子學校上黨東賈舊址

中國女子學校教育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女性的生活方式,拓展了女性的視野,她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身份和自己與社會的關係。她們的意識經歷了從“賢妻良母”到“男女平等”的轉換。通過接受教育,她們獲得了全新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起了健全獨立的人格,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在各行各業發揮自己的才幹,湧現出許多優秀的女性。

中華民國女子學校上黨東賈舊址

隨著受教育女性的增多,逐漸形成了一個數量可觀的知識女性群體,她們出於對自身命運的關注和國家興亡的責任,開始自己創辦報刊,組織團體,參加革命。女性以嶄新的面貌活躍在中國近代歷史舞臺上,開創了婦女解放運動的新局面,為中國婦女運動史寫下了輝煌的篇章。當今社會女子擔負了更多的社會和家庭責任,更值得尊敬,保護和恢復“民國女子學校”尤顯其現實意義。

中華民國女子學校上黨東賈舊址

“中華民國女子學校”位於長治縣東賈村五龍山腳下,距長治市南廣場6.5公里,高鐵站站前廣場1公里,離太行物流園區和上黨經濟開發區200米,該村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有五龍廟、玄帝廟、民國學校、古槐等。女子學校建於1921年,現已年久失修、殘損嚴重、急需保護。該學校東西長約100米,南北寬80米,佔地約8000平方米。“民國女子學校”是我省乃至國內保存較完整的文物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