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智能的時代,科技如何武裝金融?

“你幸福嗎?”短短四個字卻製造了直擊心靈的一問。今年上半年,社科院直擊投資者心靈再次發問,並順道發佈了《2018年中國投資者幸福感調查報告》。

皓哥梳理報告發現一大亮點:幸福比例最高的是——互聯網金融投資人群,高達70.51%,拉開銀行理財46.53%半個身位。

在追求智能的時代,科技如何武裝金融?

忽如一夜春風來,互聯網理財在不知不覺間取代了銀行理財的頭把交椅。不過事實證明,後者雖有不足,但行業地位依舊穩固,只待轉型後為人們帶來更為優質的理財體驗。

撰文 | 錢皓,平夢菲亦有貢獻

排版 | 七寒谷

一、傳統金融的內憂外患,凸顯賦能型企業價值

從漢代的五銖錢到北宋的交子、元代的中統鈔,貨幣介質的不斷迭代,背後折射出以貨幣為中心的金融行業發展史。而當下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傳統金融行業面對多元化、個性化的金融需求也顯得愈加乏力。

發展陷入瓶頸,傳統金融機構正面臨著三大痛點。

其一,傳統金融機構服務方式較為落後,導致效率低下。無論理財、保險還是貸款,傳統金融機構的業務流程大多繁瑣、耗時長,依賴於人工的服務方式更是極大限制了辦理速度。但凡跟銀行打過交道的人都會有一個感受:服務不貼心。這種尾大不掉的服務模式,無法第一時間響應市場需求,在金融科技風暴席捲前難以快速修繕迎接風雨的“屋頂”。

其二,營銷及銷售能力薄弱,單一化的營銷思維仍未改變。考慮投入產出比,傳統金融機構礙於人工成本,也往往以大客戶為服務導向,面對中小客戶流失“心有餘而力不足”。同時,面對“千人千面”的服務趨勢,多數金融機構依舊保持著“千人一面”的慣性,近乎單一標準化的營銷模式,忽視了客戶之間不同的資產情況和風險偏好,加深市場離心。

其三,技術實力不足,“自起爐灶”投入大、週期長、見效難。以銀行為例,其受困於行政化且冗餘的組織架構,也在尋求扁平化變革,而新設技術部門又無益於效率提升。同時,對於技術已然落後的金融機構而言,低效率的研發極容易錯過市場時機,進退維谷只待“白馬騎士”拯救。

在追求智能的時代,科技如何武裝金融?

互金科技企業帶來“鯰魚效應”,攪動金融市場格局。

皓哥經常與傳統金融業的朋友笑言,多虧金融科技這一條從天而降的鯰魚,攪活了原本波瀾不驚的金融行業。

受惠於不斷髮展的金融科技,人們的生活愈發便捷。以支付業務來看,“無錢包”的交易方式成為用戶的不二之選,轉賬、貸款、理財等業務也無需前往線下網點,隨時隨地的操作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此外,互金企業的數字化運營、多元化服務也在不斷加強人們的好感度、拉攏更多忠實粉絲,而這無疑對傳統金融機構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使其轉型迫在眉睫。

在追求智能的時代,科技如何武裝金融?

此時,在金融科技大潮下,比起“上陣之將”,傳統金融機構更需一位“幕後軍師”。

金融科技企業這些年的發展,逐步呈現兩種分野:一種傾向於大包大攬,捲起袖子對金融業務進行全線佈局,相對來說利潤更高,但劣勢在於極度重運營,前期投入週期也偏長;另一種則是“俯首甘為孺子牛”,為傳統金融機構提供技術支持。

可以說,以賦能模式聯合傳統金融機構,不僅能保留後者原有的線下規模和渠道實力,同時狠切行業痛點助其轉型,無疑更有落地價值。

在追求智能的時代,科技如何武裝金融?

二、強勢領先,技術傍身,金融壹賬通的賦能之路

上陣之將,常能見之。幕後軍師,多半神秘。

皓哥所知,目前與眾多金融機構合作的平安金融壹賬通便是那位“幕後軍師”。其立足賦能模式,為各傳統金融機構提供先進的互聯網集中解決方案,以此實現提升收入、提升競爭力、提升服務水平、降成本、降風險的三升兩降經營目標。

此次,金融壹賬通新推加馬智能營銷解決方案,助力銀行實現零售業務全流程的智能化改造。

在追求智能的時代,科技如何武裝金融?

如前文所言,營銷一直都是銀行的軟肋。如何喚醒沉睡客戶?如何高效獲取新客?如何豐富營銷渠道?三連問直擊傳統金融機構痛點。

此次新推加馬智能營銷解決方案就是針對這些行業痛點,提供了包含線下尋客、線上拓客和全面智腦三大子方案,覆蓋銀行內外、線上線下、數字營銷各個維度的營銷場景,全面推動銀行於客戶體驗、產品營銷、營銷模式等方面的變革。

其中,線下尋客方案充分切合了銀行線下網點的營銷需求,幫助銷售人員精準挖掘客戶的潛在需求,變營銷為服務,更強調服務用戶的屬性,進而提高銷售轉化率。同時,用戶在網點關注的產品也會被準確捕捉,當其對某件金融產品感興趣時,金融助手便會快速給出標準答案,幫助客戶更深入瞭解更多產品細節。

以人工智能為核心,整合多項先進科技,開啟傳統金融機構智能營銷新篇章。

技術的價值不在於本身,更多在於找到高價值的應用場景。在加馬智能營銷方案中,金融壹賬通融入了最新研究的數十項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領域的前沿科技,包括行為識別、閱讀理解、多輪對話、語義搜索四大黑科技,

通過科技賦能、重塑傳統金融,為客戶帶來更為個性化、智能化的營銷體驗。

在追求智能的時代,科技如何武裝金融?

以行為識別為例,其客戶行為識別中的1:N人臉識別技術準確率高達97.6%,此外,世界前沿的微表情識別技術等,適用於線下網點的客戶識別及需求挖掘。智能理解20種客戶行為檢測、1s反饋分析結果等,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人工的不足,幫助提高營銷效果。

在追求智能的時代,科技如何武裝金融?

金融壹賬通微表情識別技術

同時,依託人工智能研究院,金融壹賬通搶奪了技術制高點,進一步夯實核心競爭力。

步入而立之年,平安早已是舉足輕重的行業柱石。豐富的金融行業經驗,為不斷輸出先進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了便利。此外,平安不僅將全球頂尖的金融科技專家納入麾下,還集結了2萬餘名技術工程師,累計投入500億研發經費,可謂大手筆。而金融壹帳通作為平安旗下的金融科技企業,自然也能盡享大平臺紅利。

在追求智能的時代,科技如何武裝金融?

有了經驗、人才、資金的支撐,研究院的誕生彷彿水到渠成,成果也很顯著。除申請專利技術40餘項外,研究院還推出了多種人工智能場景化應用,包括改造信貸業務的加馬智能貸款解決方案及此次的智能營銷解決方案等。背靠研究院,金融壹帳通的技術實力愈發殷實,進而不斷優化自身的金融科技服務,護城河終將越挖越深。

三、締造金融科技服務生態圈,彰顯基礎設施價值

創新源自洞見。圍繞對金融行業痛點的深刻認知,其產品逐漸由點成線,系統性地呈現在金融壹賬通的“行業大腦”之中。

以五大利器+全新方案,金融壹賬通構建金融科技服務生態圈。

針對不同場景下的需求,金融壹賬通打造了:智能銷售方案、智能風控方案、智能產品方案、智能服務方案、智能運營方案五大利器,同時也在不斷輸出新的方案,聚焦更多垂直領域,強化對金融行業全業務全流程的有效覆蓋。

在追求智能的時代,科技如何武裝金融?

通過聯合傳統金融機構,金融壹賬通積累了豐富的項目實施經驗,不僅能反哺後續的產品迭代,也能快速搶佔市場,服務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最終形成正向發展循環。

依託技術實力,金融壹賬通做好金融科技的基礎設施搭建者。

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軌跡早已證明:厚積方能薄發,有價值的往往“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就像竹子一樣,前四年看似無為,實則在地下生根,悄無聲息綿延數百平米,待第五年再以每天30釐米的速度瘋狂生長。

而當下金融科技行業也是如此。金融壹賬通強大的科研實力作為堅實的技術後盾,持續為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增添燃料。其圍繞人工智能、區塊鏈、雲平臺以及生物識別四大核心科技,針對多元化場景不斷豐富解決方案,既能承擔平安集團輸出金融科技的重要火力點,也將扮演好行業基礎設施搭建者的角色,最終打造為全球領先的戰略賦能型金融科技服務平臺。

在追求智能的時代,科技如何武裝金融?

四、結語

破局之道,在於思路;破局之徑,技術為王。當傳統金融行業有了金融科技的助力,也將逐漸走出眼下焦慮的瓶頸期,重迎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