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貴州,山高林深,

天然的自然環境

造就了這裡食材的豐富性,

也造就了飲食文化的多樣性。

除去貴州大家耳熟能詳的美食,

我們走進大山,

去看一看城市繁榮背後的大山深處

又蘊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美食呢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折耳根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貴州自然有三寶,空氣山水折耳根。折耳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溼、清熱止痢、健胃消食、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等等一系列作用。踏青的時候,要是碰上新鮮的野生折耳根,就趕緊討一把回家吧!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採摘地點:烏當百宜鎮

採摘時間:晚秋和冬季

雞樅菌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四大名菌之一,在食用野生菌中為珍品。雞樅菌以其肉厚肥碩,質細絲白,味道鮮甜香脆讓世人品嚐過後便欲罷不能。其吃法也很多,可以單料為菜、還能與蔬菜、魚肉及各種山珍海味搭配,可無論炒、炸、醃、煎、拌、燴、烤、燜,清蒸或做湯,其滋味都很鮮,為菌中之冠!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採摘地點:貴州黔西南、遵義等地

採摘時間:每年雨季5-10月份

樅樹菌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每年的九月至十月生長,越是雨季、氣候越潮溼,草叢中就長得越多。其味道極其柔和,香味較為濃郁,在烹飪時很遠都可以聞到香味,是這種菇的特點,烹飪時不可以蓋鍋蓋。樅樹菌拿來燉豬肉更是菜餚中的極品,香甜可口,回味無窮,味道極其鮮美。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採摘地點:貴州銅仁松桃等地馬尾松林中

採摘時間:夏秋季節農曆6月--9月

奶漿菌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奶漿菌,其生長環境需要有很強的地域性和季節性。這種菌類弄斷它身體的任何部位,都會流出像牛奶一樣顏色的乳白色液體。食用此菌,對通腸道有非常好的作用,但也不可一次過量食用。一般烹飪奶漿菌是少不了大蒜的,大蒜能使奶漿菌鮮味倍鮮,香氣更濃,食之更令人難以忘懷。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採摘地點:遵義

採摘時間:夏季7~9月

野生香菇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香菇相信大家都吃過,但剛從大山深處採摘下來的香菇我想應該沒有多少人品嚐過。香菇,美味,是不假,但真正美味的香菇是剛從山上採下來的時候。取新鮮的香菇若干,加其他食材,燉一鍋鮮湯,那簡直是人間美味。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採摘地點:貴州全省廣泛生長

採摘時間:春秋季節

山竹筍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真的是雨後春筍,春夏季,多雨季節,山間竹林,到處是山竹筍。其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特點,本身可吸附大量的油脂來增加味道,所以肥胖的人,如果經常吃竹筍,能達到減肥目的,並能減少與高脂有關的疾病的發生。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採摘地點:赤水、銅仁

採摘時間:春末夏初

拐棗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拐棗,果樹每年入春開花,10月果實成熟。果肉多漿,無果核,種子裸露在果肉之外,味漿甜略有甘澀,亦可做湯,湯味獨特醇香。果實有益氣補血功效,老少皆宜。

採摘地點:銅仁

採摘時間:8-10月

三月泡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三月泡,多生長於向陽山坡、山谷、荒地、溪邊和疏密灌叢中潮溼處,果含有機酸,熟後可食及釀酒,具有澀精益腎助陽明目、醒酒止渴、化痰解毒之功效。根入藥,有活血散疚、止血作用。

採摘地點:榕江

採摘時間:4-6月

野刺梨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刺梨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極高,其果肉中維生素C的含量居各類水果之冠。貴州以畢節地區是刺梨分佈最密集、產量最高的地區。刺梨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極高,有'長壽防癌'的綠色珍果稱號,內含有抗癌物質及SOD抗衰老物質,同時還具有健脾消食,消食積,飽脹,滋補強腎的作用。

採摘地點:畢節

採摘時間:8-9月

地枇杷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地枇杷又名地果、野地瓜,性喜溫暖溼潤氣候,為陽性植物,耐半蔭,自然生長於低山區的山坡、田埂邊、溝邊、灌叢邊、疏林下、路邊等地, 常成片生長。全草可入藥,味苦,微甘,果實香甜味美,清熱利溼。

採摘地點:納雍、遵義,黔東南

採摘時間:7-8月

秤砣子

除了折耳根,貴州人還喜歡吃這些大山深處的美味!

秤砣子又名五味子,果實通常呈紅色或紫紅色,顏色非常漂亮。是常用的滋補類藥材,所以很多人都拿它來煲粥、煲湯、泡水或泡酒。五味子泡水可快速降低血壓,是很好用的中藥材。

採摘地點:綏陽

採摘時間:8-9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