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業如何讓自己滿意?只需記住這六句話

轉業如何讓自己滿意?只需記住這六句話

轉業安置是人生的又一次大考,人生的又一次選擇。如果選擇選得好,必然會讓自己在未來的生活工作中過得舒心、幹得開心;如果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自己的選擇出現了誤差,必然會讓自己未來的日子過得讓自己後悔,讓自己鬧心。

所以,對於未來的路怎麼走,走那條路,必然要再三權衡之後才能做出選擇。而且這個選擇基本上是一次性的,想要重來一次的機會幾乎沒有,所以一定要謹慎。

從轉業安置地開始,再到具體的單位、具體的崗位,這些都是軍轉幹部必須要做出的選擇內容。究竟如何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標準,但是經過和很多戰友的溝通,結合聽過和見過的一些例子,覺得戰友們你們在轉業安置過程中,這幾個“選和慎選”值得你們借鑑。

雖然不一定完全符合每一個軍轉幹部的實際情況,但是作為善意的提醒也是不錯的,畢竟這些也是經驗和教訓的總結。

一、選熟慎選生。

在選擇安置地的時候,建議大家還是選擇自己熟悉的城市,慎選那些不熟悉的地方。畢竟,你轉業之後是要在這個地方生活工作的。咱們軍人因為職業的原因,和地方有些脫節,很多人脈關係有的時候是處於削弱或者停滯狀態的。

如果你落戶到一個相對熟悉的地方,這個環境你熟悉,人員你熟悉,當地的人文風情和飲食習慣你熟悉,自然工作起來會很輕鬆舒服的。如果你隻身一人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去,雖然最終你也會融入這個環境之中,但是你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和時間去熟悉、去適應、去經營,不是說不可以,只不過覺得有點麻煩而已。

二、選高慎選低。

如果個人在省會城市,在省直和市直這兩個單位的選擇上,原則上大家可以多考慮一些省直,畢竟省直架子大,平臺高,對個人發展等方面有一定的益處。對於市直你謹慎選擇,如果確實市直單位好,待遇不錯,而且工作也還不錯的話,也是不錯的選擇。

這就需要自己的比較了。特別是對於團職以上幹部,建議還是選擇省直,慎選市直,因為團職在市直那裡安置壓力大,崗位不一定很好。同樣的道理,基層單位和機關單位相比,選擇機關單位可能更好一些,如果選擇了基層單位,估計自己提升發展的空間可能就越來越窄了。

三、選近慎選遠。

這是對於單位的選擇方面,位置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有的戰友轉業後,單位離家很遠,上下班要花去很長時間。這不是不可以,但是同樣條件下,如果能選擇一個離家比較近的,離孩子的學校比較近的單位,對於自己的生活工作可能更好一些,畢竟回家之後,每天的柴米油鹽和接送孩子是大事,如果每天擠車趕車其實也挺累的。

如果能讓自己工作之外的事情能變得輕鬆一點,或者能節省一些其他時間,是不是更好?當然如果你特別喜歡這個單位,對距離不是很在乎,也無所謂,這就看自己的選擇了。

四、選熱慎選冷。

對於單位的選擇來說,大家儘量選擇一些熟悉的單位,有些新成立的單位可能聽起來高大上,但是如果沒有熟悉和了解,建議還是謹慎選擇,這樣的選擇是有風險的。記得一個戰友,大家都選擇到政府機關工作,但是他卻另闢蹊徑非要選擇一個學校去工作,結果過了一段時間這個學校搬遷了,合併了,讓他的日子過得不是很順心。

一般情況下,熱門的單位比較熟悉,一般選擇起來不會出現比較大的誤差和偏差。而一些冷門的單位,因為不熟悉不接觸等原因,在選擇上容易出現問題。所以選熱慎選冷,也是經驗之談和教訓總結。

五、選穩慎選變。

今年,是一個改革之年,很多的部門撤消了,又成立一些新的部門,而機構改革也正在進行中。對於廣大的戰友來說,這既是一個機遇,更是一個挑戰。有人曾問,機構改革了,這些單位還會接受軍轉幹部嗎?個人認為會的,但是會不會和以往那樣的數量,提供的崗位會不會和以往同等質量,誰也不敢保證。

所以建議大家在選擇的時候,儘量能選擇一些不改革、不變動的單位,慎選那些正在或者即將改革的單位。特別是九月份省級的才到位,地市的明年三月到位,這期間存在很多變數,如果選擇那些改革單位面臨的風險可能更大,但也不是不可選。

六、選易慎選難。

同樣是崗位,但難度卻有不同。比方說,要想到市委組織部、宣傳部這樣的單位,如果你沒有機關經驗,筆頭子不過硬估計不指望了;如果你沒有相關證書,想要在法院檢察院工作,進去很難,工作起來更難。

反而一些單位,對專業能力要求較低,對工作經歷要求較少,進去相對比較容易,成功率也比較大。所以建議戰友選單位選崗位的時候,如果不是能力素質很過硬,建議還是選易慎選難,可能把我更大,越容易成功。

當然,以上只是一些戰友的經驗和總結,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但是對於廣大的戰友來說絕對是一個參考和借鑑。其實沒有啥絕對的好與壞,沒有絕對的好單位和好崗位,只要適合自己,自己能夠把握和適應,其實就是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