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都有兩個兒子,咱們也不能輸,生多一個兒子,多子多福」

60年代的姑娘終熬成婆,多子真的多福嗎?

(一)

60年代的中國,遍地貧困,家裡要是有個兒子才叫好命,因為男人力氣大,抬抬扛扛好找工作。

60年代出生的可媽,年輕那會是一位小巧玲瓏的小美女,當年還沒有做媽,大家都叫她可妹,當時剛興起“自由戀愛”的社會風,見有一個憨厚的小夥子天天蹲在她家門口旁看代表新科技的黑白電視,說是看電視,不如說是偷瞄小美女,這樣一來一去,日久生情,懵懵懂懂的就走進了婚姻,當天小夥子騎著一輛鳳凰牌自行車來接拎著兩張被子的可妹,這樣就算結婚了。

婚後的日子雖然清苦貧窮,但夫妻恩愛有加,育有一兒一女,那個年代,身邊的親朋好友都信奉多子多福,想盡辦法生兩三個兒子。

可妹和丈夫商量:“別人都有兩個兒子,咱們也不能落後呀!”

“別人家都有兩個兒子,咱們也不能輸,生多一個兒子,多子多福”

丈夫說:“我們的日子這麼窮,有兩個孩子都夠了,何況你剛生下女兒一個月呢,不要再生了。”

她鐵下心,說:“別人都有的,我們也要有,錢咱們比不上,至少拼多個兒子不是難事。將來老了,一個兒子養你,一個兒子養我,我們的老年都會有著落。何況別人家都添丁點燈了幾次,我們也不能輸啊!再不生多一個,計劃生育的政策一下來,我們就得罰款生孩子啦!”

趁著計劃生育的政策還沒落實,可妹懷著堅定的信念,在女兒滿月的時候斷了奶並送到孃家帶,不久可妹再懷孕,發現是個女兒,偷偷墮胎,再懷上,才是兒子。

農村裡有一個熱鬧隆重的儀式,只要哪家生了兒子,過年元宵節那天要買五彩繽紛的花燈掛在廟裡,對了,花燈裡還要用紅繩子綁住一條白蘿蔔,象徵著家裡有兒子傳香火,這叫傳統的添燈儀式。白天在廟裡添燈,還要在家裡擺上幾桌菜,叫上親戚鄰居們來熱鬧慶祝一番。

可妹終於熬成媽,往後的日子裡,她終於可以抬頭昂胸的走路了,因為她也有兩個兒子,她也在廟裡參加了兩次添燈儀式啦!

“別人家都有兩個兒子,咱們也不能輸,生多一個兒子,多子多福”

(二)

一家五口的日子很快壓得可媽透不過氣,日子窮得響叮噹,單靠丈夫一個人去賺錢顯然入不敷出,她每天忙農活,餵豬,磨豆腐去賣,還要顧著三個年幼的孩子的飽腹,對了,還要顧著年邁的家公家婆,這是一大家子,90年代的社會,女人嫁了過來就得揹負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責任,顧老管幼,忙外忙內。而男人,只要賺錢就是本事。

她忙得連與丈夫說話的時間都沒有,年輕的男人每每看她忙忙碌碌的身影發呆,念頭一轉,只好到外面去找妖嬈的女人作伴,賭博,喝酒。

嚐到風流的丈夫回家和可媽攤牌離婚,說在外頭找到了真愛,她感覺整個世界要跨下來了,這個年代鬧再大的事也不能鬧離婚啊,她聯絡所有的親戚朋友,大家勸說,批評,施壓,種種週轉,丈夫總算回了家,但從此心不在家,常常在外面沾花惹草。

只要不離婚,不鬧笑話就好,男人天性風流,再讓他玩二十年,到時候他老了就會知道自己的好,那時候就會真的回家了,無論如何,家不能散。

“別人家都有兩個兒子,咱們也不能輸,生多一個兒子,多子多福”

每天照常的貪早摸黑,其實可媽內心藏滿無助與悲傷,黯然落淚,夫妻間的恩愛沒了,她把心中的愛與希望託付給年幼的孩子們,一想到有兩個兒子,再苦也要咬牙扛下去,每天忙得暈頭轉向,幹不過來的活兒讓年幼的女兒幫忙,從來不敢叫兒子們幫忙幹活,因為女兒家以後是別人家的,兒子是自己家的,兒子珍貴,女兒家卑微低下,生來就是忙家務,看家門的命,要是讓兒子幹太多活,以後要有意見不肯養老了可不好啊!

雖說雁過無痕,歲月無聲,時間卻悄悄的在可媽臉上留下了撫痕,孩子們也漸漸長大成人,90年代信奉“讀書無用論”,孩子們都沒讀到幾個書,整天蹦蹦跳跳,頑皮惹事,但又有什麼關係呢?身邊的大老闆都是沒有文化的人啊!

孩子們就是她的希望,屬於她的好日子就要到來啦!

(三)

步入中年的可媽現在只有一個願望,她想抱孫,身邊的親戚都抱上了孫兒,大家都圍著炫耀,她也逐漸坐不住,常常催25年的大兒子結婚。

在8090年代結婚,能騎上一輛鳳凰牌自行車就是非常體面的事情了,但現在都講究有房有車呢,為了兒子們能順順利利的娶到姑娘,她咬咬牙,拿出全部儲蓄起了三層樓房,她和丈夫住一樓,把兩三層留給兒子們娶媳婦。

“別人家都有兩個兒子,咱們也不能輸,生多一個兒子,多子多福”

一切似乎是命運在與可媽開玩笑,幾年後,大兒子終於結婚了,但收入卻一直不穩定,現在步入了高科技高知識的新時代,收入高的工作講究的都是高文憑高文化的硬性條件。工作不好找,大兒子常年在家打打散工,一大家子的吃喝住都得她管。

這是新時代的啃老啊!丈夫埋怨她沒有好好管教兒子。

可媽說:“我們以後還得靠兒子養老呢,現在我們還有能力賺錢,養兒養孫也不怕!”

大兒子結婚,拍婚照,擺酒,過禮,買家電等等,她一下子掏了四萬。

兒媳婦懷孕了,鄰里鄰居都笑嘻嘻地說是兒子,肯定是兒子。只要在農村,懷孕都得猜是兒子,因為聽了歡喜,猜別人懷的是女兒的都是詛咒。

最後兒媳婦生下來的卻是女兒。

“別人家都有兩個兒子,咱們也不能輸,生多一個兒子,多子多福”

她曾是添丁點燈過兩次的人啊,那會的風光似乎昨日重現呢,她按壓著心底的失望,對著床上的兒媳婦說:“來年再生一個。”

剛生產完的兒媳婦哪懂她這心思,不愉快地說:“要生兒子你自己生,我是不想再生了。”

她心裡犯愁,沒有孫子可是絕後啊!她怎麼能眼睜睜看著兒子絕後呢!現在這些8090後的姑娘都懂什麼!能吃什麼苦呢!

每天她忙家務忙菜地,兢兢業業,操勞奔波,嫁進家門的兒媳婦連碗都沒洗過呢,還常嫌棄自己不會帶孩子,怪自己不講究衛生,孫女哭著要吃自己碗裡的菜飯,她用吃過的筷子給幾口食孩子吃,兒媳婦便不高興;她醃製的酸菜可是出了名的清脆爽口,給點孫女吃,卻不想這個舉動讓大媳婦吵了一架,她錯在哪裡呢?酸菜怎麼就不能給一歲的孩子吃了?她家的孩子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啊!

現在的年輕人真是難伺候啊,想當年,她嫁進家門,哪敢提這麼多意見,都是捋起袖子低頭就幹,公公不喜歡她這個兒媳婦,常常找刺責罵她,她還得任勞任怨,伺候好老人家呢。

“別人家都有兩個兒子,咱們也不能輸,生多一個兒子,多子多福”

以前她指望丈夫,丈夫卻愛賭愛酒愛色,讓她失望;她再指望兒子,發現兒子也不再是自己的,培養出來的兒子疼惜兒媳婦去了;她再指望好好帶孫,把所有感情都灌注給孫女身上,發現帶孫女也不能如自己所願。

可媽身心俱疲,黯然飲泣,為什麼老天爺和她過不去,讓她事事不順心呢?

再來說說可媽的女兒,這女兒似乎受了爸爸的影響,也不讓她省心,在外頭工作不愛回家,喜歡招蜂惹蝶,也不願意結婚,活脫脫落成了一枚“剩女”,可媽心裡可焦急啊!

可媽苦口婆心地說:“女兒,你現在27歲了,再不結婚就真的晚了,人不結婚,不生兒育女有什麼用呢?這樣的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打扮鮮豔的女兒說:“媽,你結婚又是為了什麼呢?你覺得你現在的日子好有用嗎?我才不想重複你的人生。”

可媽被女兒的話嗆到,她吼道:“不結婚,你就別這個家了。”

想她家有一個黃花閨女,卻未嫁,這是多麼丟臉的事情啊!

當年千辛萬苦生下來的小兒子呢?常年在家最受寵,從不幹農活,造就生性懶惰,喜歡結交死黨飆車,在他18歲那年因為群毆而朗朗入獄三年,可媽四處奔波找關係,塞紅包,差點哭瞎雙眼,三年後,終於盼得小兒子重見光日。

大兒子成家啦,小兒子出獄啦,她託付的希望似乎看到了曙光,老天爺,屬於她的好日子總該到了吧!

“別人家都有兩個兒子,咱們也不能輸,生多一個兒子,多子多福”

(四)

一碗水得端平,大兒子成家的時候可媽掏了四萬啊,這小兒子奉子成婚,婚期將近,可媽心裡發毛,年紀大了再沒有當年那麼綽闊啊!兩老暗地裡商量,只好東湊西借了一萬元給小兒子,又擔心小媳婦怪自己偏心,只好拿出自己收藏的金項鍊打成兩條閃亮的金手鍊送給小媳婦。

大媳婦得知婆婆還送手鍊給小媳婦呢,酸溜溜地說:“媽,我當年結婚都沒有金鍊子,您這是偏心呢!”

可媽心裡有苦難言,說:“我對誰都一樣,都是我的兒女。”

兩個兒子終於完成了人生大事,她大大的鬆了一口氣,而小兒子也不辜眾望,生了一個大胖兒子,她歡喜得整天抱著到處炫耀,不曾這樣的舉動惹毛了大媳婦,怪她偏心,重男輕女。

大媳婦把氣耍在小媳婦身上,樓上樓下的也不好相處,常常因為一些芝麻綠豆的事情吵吵鬧鬧,讓可媽不得安寧。

“別人家都有兩個兒子,咱們也不能輸,生多一個兒子,多子多福”

某天傍晚,大媳婦又在吵:“我忍你好久了,你竟然把水潑在我女兒身上,你欺負我女兒。”

小媳婦回應:“我什麼時候潑水給你女兒啦?你這人不講理。”

可媽實在看不下去,上前說:“她那次是在抹飯桌,不小心拿過抹布滴了一丁點水在孩子的臉上,不礙事,我當時就趕緊幫孩子擦乾淨臉啦,能別吵了嗎?”

大媳婦兇道:“你這是幫她,她生了兒子,你就偏心,幫她帶孩子,不幫我帶女兒,當初要知道你不肯幫我帶孩子,我才不嫁進來呢。你重男輕女,你不疼我的女兒,我搬出去住,以後你老了也別指望我養老!”

可媽終於忍無可忍,怒髮衝冠,說:“我哪有不幫你帶孩子了?我伺候你坐月子,頓頓少不了大魚大肉,是你怪我不會帶孩子,是你不願意我幫你帶呢。”

大媳婦連飯都不吃,甩頭走開,好好的晚飯頓時被砸壞了氣氛。

“別人家都有兩個兒子,咱們也不能輸,生多一個兒子,多子多福”

大兒子一家決定搬出去住,在外面買房裝修,大媳婦說不願意養老,也許是氣話呢,咱的兒子還是得依靠的,咱再沒有錢,也要幫忙添置傢俱啊,這樣以後她要往大兒子家住也有一席之地呢。她小心翼翼的掏出緊巴巴的荷包,忍痛取出八千元給大兒子。

大兒子搬走後,卻鮮少回老家,現在都是什麼混賬年代啊!這兒子結了婚就像女兒家嫁了人,最後都成別人家的了。

(五)

時光荏苒,馬駒過隙,可媽終於變成了可婆婆,白髮婆娑,老眼昏花,她老啦,丈夫也老啦,外頭的野花野草也惹不起了,男人終於歸家啦!她的婚姻保住了,她的家也保住了。

現在,老伴會常常握著她的手,體貼地說還是她最好,這輩子離不開她。聽到這席話,她幾十年的委屈與怨恨都化成淚水滑下爬滿皺紋的臉頰。

這麼多年以來,大兒子是搬出去住了,小兒子一家四口都和自己住呢,她還得管吃管喝管用的呢,在農村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養兒防老,在你需要兒子養老之前,只要兒子和你一塊住,只要你還有生產能力,你得一直養著兒子養著孫子呢,兒子疼惜父母的會自覺給一些伙食費,不夠體貼父母的,不說一家四口的吃喝拉撒的費用,孩子讀書上學都得父母掏錢呢。

她這輩子,真是被榨乾用盡啊!

“別人家都有兩個兒子,咱們也不能輸,生多一個兒子,多子多福”

不久,老伴被查出晚期肝癌,聽說這病很兇猛呢,得治,她等待著大兒子一家人回來好好商量,卻不想大兒子大媳婦回來了,只簡單的問候幾句,便開始琢磨這樓房得如何分配的事情。

小兒子說:“哥,你們一家都搬出去住了,爹媽是我們照顧的,這樓房也應當是我們的。”

大兒子說:“你們這麼多年還用媽的,吃媽的,穿媽的,我們可是一分錢都沒有用到媽的,現在你還好連樓房都全佔為己有嗎?”

小兒子:“你們本來就有了房子,回來和我爭這破房子幹嘛用?何況你們生的是女兒家,女兒長大了也是嫁出去,這房子最後不也還是我們的嘛!”

大兒子:“你是嘴欠吧,現在你大哥還處於壯年,還有大把的時間使用這房子呢,我女兒也有繼承權,就算我女兒以後不住了,要是賣了出去,也是一筆錢啊!”

小兒子:“你說這話就是想吵架吧,這祖房怎麼能說賣呢?女兒家就是沒有繼承權,這是農村,得按農村的規定辦事。”

大兒子:“你別忘了,這還是中國呢,得按中國的法律辦事呢!”

“別人家都有兩個兒子,咱們也不能輸,生多一個兒子,多子多福”

可媽終於看不下去,一張老臉氣得發綠,吼道:“你們都給我閉嘴。敢情你們只關心這房子,你們的老父親還躺在病床上,他還沒有死呢,我也沒有入土呢,你們都當我們這老東西死了嗎?”

可媽撕吼道,氣得痛疾捶胸,一陣眩暈。

都說多子多福,現在這個年代,她真是不懂啊!多子怎麼成了多憂愁,成了她這輩子心頭上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兒子這兩塊“大石頭”榨乾她,吸乾了她的精力,這輩子她指望的都沒有指望上,她能靠誰?

老天爺一點都不憐憫她這把老骨頭,接下來的路她得如何走下去?

“別人家都有兩個兒子,咱們也不能輸,生多一個兒子,多子多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