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租上漲的背後,現在的年輕人該怎麼辦?

這幾天,筆者的朋友圈已經被房租暴漲以及

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離職事件刷屏。說到底,這兩件事其實就是一件事。

房租上漲的背後,現在的年輕人該怎麼辦?

相信租過房的朋友都知道,租房就是一種煎熬。且不說每次搬家都要大包小包的收拾東西,來回奔波;也不說每次找房都要看了又看,怕遇上不靠譜的房東,以及黑中介;單拿房租來說,之前是一年漲一次,現在是差不多換一次房漲一次。

其實,房租每年都在漲,可能之前只是統計機構發一下數據,並不會引起軒然大波。但是,房租暴漲事件在今年有了質的不同。

大家都知道,在中央發話之後,幾乎所有城市房價上漲的可能都被鎖死了。同時,在房地產建立長效機制的基礎上,租房市場得到了快速發展。大量長租公寓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些品牌長租公寓擁有的房源數量也是越來越多。

咋一看,蓬勃發展的長租公寓市場貌似可以分流一部分購房者,讓他們由買轉租,從而緩解目前大城市存在的新房供小於求的局面。但是,當資本介入長租公寓市場,以及各品牌公寓運營商開始追求規模效應的時候,看似美好的長租市場也逐漸變質了。

房租上漲的背後,現在的年輕人該怎麼辦?

據媒體報道,8月17日,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表示,當資本大量進入長租公寓以後確實推動了房租上漲。他直接點名自如、蛋殼等長租公寓運營商以高出市場20%到40%的價格在收房,導致售房成本直接上升,嚴重違背市場規律。

作為一名資深的,從事房地產中介服務者,我相信胡景暉所言絕對不是空穴來風。胡總沒有與其他公寓運營商沆瀣一氣,反而敢於直言行業弊病,確實令人敬佩。但是,這也直接導致了他的離職,因為這觸犯了某些群體的利益,有些事是說不得的。

前有炒房者囤積房源哄抬房價,後有公寓運營商囤積房源提升房租,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說到囤積房源經裝修分割後再出租賺取差價,其實有很多二房東也是這麼幹的。說到底,公寓運營商也不過是二房東,只不過規模更大而已。之前是小範圍的操作,對於整個租房市場影響並不大,但是,當幾大品牌公寓運營商開始搶佔市場,惡性競爭的時候,一切都變了。

對於租客來說,租的房子無非就是三大類,一是直接租的房東的,中間可能只是交了一次中介費;二是租的二房東的,包括公寓運營商的(當然也有可能是三房東、四房東……);三是租開發商的,因為在大力發展租房市場之後,很多開發商都自持一部分物業,並且都成立自己的公寓品牌。目前來看,開發商擁有的公寓量還比較小。最多的依然是個人房源,其次是公寓運營商的。

當公寓運營商所持有的房屋數量不斷增多,勢必就意味著個人房源的不斷減少。而當公寓運營商以高出市場20%到40%的價格在收房時,整個租房市場的租金價格想不漲都難。

房租上漲的背後,現在的年輕人該怎麼辦?

而房租上漲之後,受影響最大的自然是年輕人。他們或者剛畢業,手頭沒有什麼收入;或者畢業幾年,因為房價過高而買不起房。無論如何,租房只能是他們唯一的選擇。原本以為,在國家開始整頓租房市場之後,自己的權益會得到保障,租房環境也會得到改善,但是現實卻是,他們要直面不斷上漲的房租。

之前,我們都在談論,說高房價讓年輕人沒有了夢想,好不容易房價不漲了,但卻迎來房租的暴漲。在生活成本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夢想已經成為一件奢侈品。

更有甚者,一些冠以房租暴漲正在懲罰不買房的人之名的文章,在拿租房者痛處來賺取人們的關注,讓租房者更為焦慮,但這對於改變租房市場的現狀有何益處?

不過,好在有關部門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約談一些公寓運營商,明確提出租房租賃企業不得利用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獲取的資金惡性競爭搶佔房源不得以高於市場水平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搶佔房源不得通過提高租金誘導房東提前解除租賃合同等方式搶佔房源

不得不說,這次監管部門的反應足夠迅速。但是,對於整個房地產市場而言,我們不能總是查缺補漏,做事後諸葛亮,有些政策措施真的應該前置。只有這樣,才能給予廣大人們群眾更多的信心,給予年輕人更多追求夢想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