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集:易學實用系列——易解道德經「倫常身心」密碼

我們選取《道德經》第十二章 來講這個內容: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直譯:黑、青、紅、黃、白五色(玄幻)會讓人眼花繚亂,角、徵、宮、商、羽、五音繚繞,會使人耳聾,酸、甜、苦、辣、鹹五味使人口味變刁。馳騁田野打獵讓人的心發狂醉迷亂,貴重難以獲得的東西讓人走路都不方便(擔心被搶被偷)。


翻譯《道德經》這些句子,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問題的哈,基本意思都能理解。

但是,如果我問你:

為什麼五色讓人眼盲?

為什麼五音令人耳聾?

為什麼五味讓人嘴變刁?

打獵殺戮心發狂,貴貨行妨?

這些說法的理由是什麼 ?

凡事都有個為什麼的吧?!你總不能象“zsq”先生(著名的易經常識普及功臣強大爺)那樣,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嘛。總得有個實實在在的依據不是!?

老子的這些說法,究竟有沒有依據呢?依據是肯定有的哈。這些依據就在易經中醫學裡面。

在回答以上的“為什麼”之前,我們來把上面的五色,五音,五味,等排列組合一下,把五臟和五行也排進去,方便後面的講解:

第2集:易學實用系列——易解道德經“倫常身心”密碼

先普及兩個理論:

1、同氣相求,同聲相應。就是講,氣相同的所有東西,都會相互促進,相互感應。

如上圖的水部:黑色,羽音,鹹味,腎臟,耳朵等,是屬於相應的一組,用中醫學來講,腎開竅於耳,黑色,鹹味,入腎經。

2、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就是性質相同的一類東西算作一樣的氣。和形狀,顏色沒有關係。這個氣是什麼氣呢?通常用金氣(收斂),木氣(散發),火氣(上升),土氣(分化),水氣(潛藏)五種五行的氣來分,也可以用八卦的氣來分,五行和八卦的氣可以相互換算。

知道了以上原理,結合上面的排列組合圖,我們就可以知道以上的幾個為什麼的答案了——不要看這種問題簡單,實際上是蘊含了方法論在裡面,易經的實際運用,就是這些知識點構成的。下面這個圖,體現的就是同氣相求,同聲相應的內容。

第2集:易學實用系列——易解道德經“倫常身心”密碼

下面我們就來詳解上面的為什麼:

A、五色為什麼會令人眼盲?

答:眼屬於肝系統。肝開竅於目。肝臟是實心臟器,“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實則虛活之,虛則實澤之。屬於實心臟器,須有孔竅來出,才能互生互養。

養眼的色為青色。所以我們如果學習工作累了,看一下遠方,看看翠綠的植物,就可以恢復精力。

由五行的生克關係來分析五色的生克關係:黑克紅克白克青克黃克黑。

由此可知:青色入肝,黑色養肝(水黑生青木)——所以打坐,我們要閉眼,眼睛累了,閉眼就是這個道理,白色傷肝,黃色耗肝,紅色耗肝。這些理論還要懂旺相休囚死才能更好的理解。如下圖:

第2集:易學實用系列——易解道德經“倫常身心”密碼

所以,我們看:黑色,青色對肝和眼睛有好處,黃色,白色,紅色都是耗損肝臟眼神的。如果這五色閃爍,就會傷肝傷眼睛。

B、為什麼五音令人耳聾?

答:腎開竅於耳。主靜。五音擾腎,傷耳。角音耗腎氣,宮音囚腎,徵音損腎等。

C、為什麼五味讓人嘴變刁?——無為讓人口爽!

先講爽字,爽在現代漢語裡面是舒服愉悅的意思。本意是明亮。人旁邊的叉叉表示火。五味入口,味過厚,就會傷了口味,吃什麼都不會覺得好吃。現代的人在這方面特別明顯,不知道上面好吃,吃上面都沒有胃口,原因就在於珍羞美味吃得太多,肥膩厚味吃得太多,嘴變刁滑了,傷的還是自己。這就是為什麼聖人特別強調人要注意口服之快的答案。

簡單點講:人要吃簡單一點,好吃的東西不要一次性吃夠了,吃過度了再好吃的東西,以後看見都想吐。也不要吃得過飽,7分飽就行了,要不以後就不知道餓了。

他們的五行關係對照上面的圖自己分析哈,歡迎把結論寫在下面。

D、為什麼打獵殺戮心發狂?

這個問題,也需要用五行生剋和藏象知識才能懂。

打獵殺戮,五行屬金,且是兌金,陰金。心五行屬火,火本克金,但殺戮心過重,金反克(侮)火,火性閃爍跳躍,亦即心興奮過度,即是發狂的原因。

殺戮過重,心發狂的本質原因是因為陰金反克強火引起的。

關於這一點,幾乎沒有人講清楚。因為講這個問題的人都是純文人的學究比較多,在文字本身去搗糨糊。實際上這是一箇中醫問題。

E、貴貨為什麼使人行妨?

貴貨屬乾金,相當於黃金,五行屬乾金。對應的臟器為大腸,和肺相表裡。

行五行屬木,卦象為震,相關器官為腿和臀。

貴貨乾金乘(倍克)行動震木,所以叫行防——阻礙行動:意為阻礙自身的發展。其實老子要講的意思是:過分注重身外之物,就會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深層次的不講。

突然發現我們沒有講:五行生剋(這個大多懂的),五行乘侮,五行旺相。這也是很重要的易學內容,我們下一講來把這補充講一下。(詳情見附圖)

第2集:易學實用系列——易解道德經“倫常身心”密碼

莊子在《天地篇》講:"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二曰,五音亂耳,使耳不聰;三曰,五臭(謂羶屬木、焦屬火、香屬土、腥屬金、朽屬水)燻鼻,困傻中顙;四曰,五味濁口,使口爽厲;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飛揚。此五者,皆生之害也。" 

莊子比老子對於這個問題講得更具體了。以此結尾吧!


我是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和歷史的如是,如是我聞,繼往聖絕學,成智慧人生,我將用自然語言,易學理論,理論聯繫實際,連載諸子百家思想的研究。喜歡就關注吧!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