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成雙!閔行區中心醫院創造了兩項「歷史記錄」!

好事成双!闵行区中心医院创造了两项“历史记录”!

閔行報社

閔行報記者 陳美玲丨文

童鞋們,還記得7月初閔中心掛牌“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的報道嗎?閔中心成復旦大學附屬醫院,下半年啟動三級醫院創建工作

當時,小編就想:都有新名字了?創三級還會遠嗎?果然,閔中心沒讓阿拉失望,今兒個,好事成雙,創造了2項歷史記錄!

好事成双!闵行区中心医院创造了两项“历史记录”!
好事成双!闵行区中心医院创造了两项“历史记录”!

近日,中央組織部第七批“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專家施奇惠教授正式就職閔中心,這是醫院引進的首位全職國家青千,此為“創歷史記錄”之一。

這個國家青千到底有多牛,看看簡歷就知道。

好事成双!闵行区中心医院创造了两项“历史记录”!

施奇惠

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研究員,曾入選中央組織部第七批“千人計劃”青年項目(2012),入選上海浦江人才計劃A類(2012),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青年科學家”獎(2015,全球44人)。

近年來,發表SCI論文41篇,被引用近3000次,包括PNAS, Nature Medicine,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Small等。目前,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子課題1項,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專科疾病臨床“五新”轉化項目1項,在研經費300餘萬元。

好事成双!闵行区中心医院创造了两项“历史记录”!

牛人來到閔中心,將會有什麼作為呢?

閔中心副院長馮莉表示,下一步醫院將根據當前腫瘤疾病的發展趨勢,結合施奇惠教授的自身優勢和研究特色,建立液體活檢與單細胞分析實驗室,著力開展與腫瘤相關的重大疾病研究領域,開展前沿性基礎科學及臨床科學的研究。通過關鍵技術創新與集成,重點建好腫瘤疾病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模式動物、分子影像技術、蛋白結構與修飾技術、轉化醫學、中心實驗室網絡信息等重要的技術平臺;形成一個研究內容覆蓋基礎與臨床的研究團隊。

好事成双!闵行区中心医院创造了两项“历史记录”!

棒棒噠!一個國家青千落戶,崛起的是一個研究團隊。記者瞭解到,閔中心圍繞醫聯體大學科建設,中山醫院及其他兄弟醫院派駐學術顧問25名,學術主任和副主任33名。此外,醫院聯合引進的雙聘PI已經增至33人,他們中有國家傑青、中組部青年千人、973首席科學家、863首席科學家。

好事成雙

2.0版

繼去年創歷史地囊括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後,在最新公佈的結果中,閔中心8項科研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立項資助,比去年的5項增加了3項,此為“創歷史記錄”之二!

據悉,8項科研項目中,面上項目4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項,項目大多聚焦腫瘤的精準治療、臨床研究、轉化研究等關鍵領域,直接經費資助總額327萬元

到目前為止,閔中心累計獲得國家自然基金項目

20項,其中在研18項,研究總經費近1000萬元

好事成双!闵行区中心医院创造了两项“历史记录”!

下面,和小編一起盤點閔中心今年的成績單

7月11日

6月15日

閔行區中心醫院新建科研樓暨上海市閔行區復旦醫教研協同發展研究院項目開工,將建轉化醫學、微創、腫瘤、慢性病等若干研究中心

5月23日

20位三甲醫院專家簽約閔中心,2批58位專家覆蓋超25個科室

5月18日

中山醫院內鏡中心閔行分中心特需診療部成立

4月26日

閔行區中心醫院順利通過復旦大學附屬醫院創建最後一次評審

2月底3月初

閔中心首次登上英國“自然指數”百強榜

1月10日

38位三甲醫院專家簽約閔中心,涉及17個科室

幾乎月月有好事,

好事成双!闵行区中心医院创造了两项“历史记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