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祕密打造的智慧供應鏈來了!

马云秘密打造的智慧供应链来了!

阿里首次全面公開新零售供應鏈。如何幫助商家生意越做越簡單?

醞釀了一整年的阿里新零售供應鏈平臺,終於揭開神秘面紗。

8月上旬舉行的第二屆阿里供應鏈開放日,阿里拋出了新零售的一個“核武器”——智慧供應鏈。

新零售時代,要求企業在正確的時間,把正確的商品,用正確的方式,銷售給正確的客戶。如果沒有一流的供應鏈這一切都無從實現。

面對變化越來越迅速的市場,企業痛點急速疊加:無法精準預測消費需求,難以前瞻性規劃生產和銷售,產品在不同渠道孤立流轉,有的渠道堆積如山,有的渠道經常缺貨,企業一不小心就會陷入虧損死衚衕。而阿里新零售供應鏈平臺希望,幫助商家的生意“越做越簡單”。

菜鳥賦能“三部曲”

進入新零售時代,消費者對商品到達的時間、交付的體驗要求更高。而商家的痛點有三個:極致的交付體驗、更加彈性的管理商品庫存和流通、優化全鏈路的效率,最終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菜鳥的解決方案是供應鏈升級“三部曲”:全鏈路、全渠道、全場景。

第一步,整合線上渠道,實現一盤貨,線上大部分商品流通已經數字化,比較好實現。

第二步,線下數字化,包括門店、倉儲、物流整個體系的數字化,以便掌握商品流通,動態的線下計劃協同,不同店、倉儲的實時調撥。

第三步,線上線下的全渠道一盤貨。由於加盟商、經銷商的存在,線下和線上的貨權目前很難統一,因此也是最難攻克的環節。“線上跟線下的邏輯不同,而且各有痛點,在很多組織裡面線上跟線下還是兩波人在做”。但無論如何,這是必須要走完的一步。

马云秘密打造的智慧供应链来了!

一家年銷售百億的服裝品牌就遭遇了這個問題。它在線上除了天貓旗艦店,還有淘寶店,併入駐其他一些電商平臺。另外,包括直營店和加盟店在內,線下有2000多家門店。線上四分五裂,與線下也完全割裂。而服裝行業商品迭代週期很快,快速上新、快速出貨,加上sku較多,庫存管理變得非常困難,經營成本大幅提升。

菜鳥做了一件事情,幫這家企業把菜鳥合作伙伴的倉儲全部數字化打通,通過智能分倉實現線上一盤貨,用最合適的倉庫、最合適的鏈路出貨。但是,因為經銷商買斷了貨權,線下一盤貨還無法做到。

陳威如認為:新零售給品牌商、零售商、物流業帶來的挑戰可能需要三到五年才能消化掉。“這不是一家公司的事情,需要整個生態圈一起努力解決”。

2、盒馬供應鏈破局

作為中國新零售先鋒,盒馬鮮生從一開始就是一家全渠道公司,線上線下一盤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完全不存在不同渠道的貨權問題。

马云秘密打造的智慧供应链来了!

零售是世界上就業人口最多、環節最複雜的一個行業,也是最能體現供應鏈效率的一個行業。從商品開發、倉儲物流、銷售到售後,需要很多支部隊的協同作戰,數字化則是最有效率的指揮棒。

盒馬建構商業模式的時候,就是用數字化方法和實踐去改造整個經營鏈條。更重要的是,數字化經營過程沉澱的數據,在一些決策點構建的模型和算法,可以推進決策數字化,大大提升決策的效率和準度。

盒馬正緊鑼密鼓地推進供應鏈數字化。

不久前,盒馬宣佈免除進場費、新品費、促銷費等一系列亂七八糟的渠道費,採用買手製從源頭重塑供應鏈體系,與供應商打造互利雙贏的“新零供關係”。底氣就是來自正在推行的供應鏈數字化建設。

目前,盒馬已進入全國13個城市,預計到2021年進入全國所有一二線城市和發達地級市。它的採購面向全國,陝西獼猴桃運到浙江,海南西瓜運到山東……所有的商品都圍繞“全國基地+全國DC+城配+門店”這條供應鏈主線運轉。

盒馬一個門店的後倉只有1000多個平方,每天平均處理一萬個生鮮訂單,要在30分鐘送達,並且缺貨率和投資率只允許千分之幾。張國宏認為,“按照傳統的玩法靠人工一段一段拼起來根本玩不下去”。

盒馬的方法是供應鏈拆解為若干關鍵節點,各個節點的貨物狀態、員工行為全部切割成最細小的動作,把這些信息輸入系統,數字化生成可追蹤的指標,“商品在什麼空間、哪個位置,準確度99%以上。”

由此,訂單的數字化管理成為現實。目前,盒馬在售的標品已經全部實現自動訂貨,生鮮等非標品也開始由手工訂貨向自動訂貨升級。

3、天貓國際大爆發背後

今天,中國消費者購買的進口商品大約7成是通過天貓國際。自2014年上線以來,天貓國際一直保持三位數增長。

支付和物流產業的長足發展推動了全球商品流通的速率。天貓國際70%的品牌在中國沒有實體業務,互聯網幫助它們以最簡單、最便捷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比如costco在2014年開通天貓國際海外旗艦店,2017年上線天貓旗艦店,並將在上海開設中國大陸第一家實體店。

天貓國際的業務分為平臺和直營兩種,像costco這樣有知名度、sku較多的,適合平臺模式;而sku較少、知名度較低的品牌適用於直營。

马云秘密打造的智慧供应链来了!

天貓國際的供應鏈分成兩個部分:前臺由天貓國際基於C端需求計劃供應鏈,後臺菜鳥物流完成倉儲配送。兩者精準咬合才能保證業務順利開展。

計劃供應鏈的核心是進貨、補貨、庫存、週轉的預測。國際物流逆向成本很高,一旦消費者退貨,必將產生高昂的逆向物流費用,因此只有精準的前瞻性預測,才能做到更高的售罄率、更低的退貨率。

問題在於,中國的銷售曲線有巨大的波峰和波谷,海外銷售曲線則是平滑的,“最多到了聖誕節、黑五抖動一下,日常銷售非常理性”。所以,計劃供應鏈在中國的難度遠遠高於海外。

以前的模式下沒有數據,現在有了互聯網,有了數據,有了調控手段,可以更好地做前置,“在整個大數據和算法模型上,進行比以前更精準的預測”。

4、AI指揮的智能供應鏈

菜鳥網絡的倉配賦能,盒馬鮮生的新零售破局,天貓國際的跨境進口,背後都離不開阿里巴巴智慧供應鏈這顆大腦的分析、判斷和指揮。

阿里研究院供應鏈平臺技術負責人何崚認為,一個理想的供應鏈應具備六大要素:

1、有一個合理的貨品結構,精準匹配消費者的需求結構。

2、有一個精準的銷售計劃,去實現銷售目標。

3、高效的庫存週轉。

4、快速的履約能力。

5、供應鏈成本優勢。

6、提前感知消費者未來的需求,去安排前瞻性的生產計劃。

過去不要說做到這六點,單純其中一點都很難做好。大數據技術沉澱以及AI人工智能的發展,為供應鏈效能提升帶來很多機會。

今年3月,阿里推出基於AI算法的精益化生產模型,幫助商家的ERP安排生產計劃、原料計劃和補貨計劃,從而降低庫存週轉的成本。這項服務主要針對標品,已率先在天貓的消費電子行業投入應用。

服裝等非標品的商品生命週期較短,很難根據過去的數據預測未來的銷售情況。於是,阿里供應鏈平臺通過行業數據、圖像識別技術推出了流行趨勢預測服務,幫助企業進行商品企劃,同時還提供基於算法的自動設計技術,進行3D效果的仿真來助力商家打造爆品。

马云秘密打造的智慧供应链来了!

阿里供應鏈平臺織女智能工業設計平臺示例

AI算法應用於銷售環節,主要解決賣什麼,賣多少,怎麼賣的問題。

阿里推出了選品機器人,具有三大功能,首先基於不同商品定位進行選品,第二根據市場變化動態優化品類結構,第三是商品生命週期預測。目前,針對天貓電器行業商家的銷售預測,準確率已接近90%。

最近推出的改價機器人,通過強化學習,去平衡成本和毛利,與競品自動比價,進行動態調價,通過庫存調控,實現銷售額的最大化。

在供應鏈的流通環節,AI算法則主要應用於訂單履約的最優解決方案。比如消費者下單後,商品是從倉庫發貨,還是門店發貨,從哪個位置發貨,採用什麼樣的配送路線,都可以進行智能化決策。何崚透露,這個技術與某個商家合作,每年能幫他們節省上千萬履約資金。

AI算法在流通環節的另一個應用場景是智慧門店,包括門店選址、門店數字化,比如通過跟蹤貨品消耗速度,及時下達補貨指令;通過消費者行為追蹤,優化門店的動線設計和貨架排列,提升坪效和人效。

今年3月推出阿里智慧供應鏈服務“水晶球”,前期主要應用於阿里生態系企業,比如天貓的備貨、銷售、物流環節。接下來將嘗試把這些服務產品化,9月份以後逐步開放,賦能更多商家。

服飾天下

最具商業價值的創新生態平臺

马云秘密打造的智慧供应链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