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向採購要利潤

採購一定要監控好,現在很多供應商對我們都有專門的報價,甚至要比給別的客戶高出20個百分點!"

——摘自某品牌服裝企業的訪談

從最近幾年服裝行業發展情況看,雖然每年的銷售利潤都呈現出增長的狀態,但對服裝企業來講,利潤增長的壓力也在逐漸增大。繼而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市場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市場份額的增加越來越困難,競爭越來越激烈,普通老百姓對時尚和個性的追求越來越成熟,服裝方面的需求更加多樣化,不同服裝品牌對目標消費者的定位往往只能侷限在某一範圍的消費群體,直接導致服裝企業的上櫃計劃被打亂,產品脫銷或者無法上櫃直接變庫存。那麼,這種情況下市場中的服裝企業如何才能夠不斷提升盈利能力呢?一個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便是向採購要利潤!

服裝行業:向採購要利潤

那麼服裝企業採購的現狀如何?該從哪幾方面要利潤呢?

(1)服裝企業的採購主要以補充生產庫存為目的,忽略實際情況。

現在的服裝企業往往看到什麼就匆忙補充什麼,看到庫存缺少哪些原輔料就去採購什麼,盲目補充,不顧後果,並且不能真實地精確地反應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沒有按照客戶的訂單進行採購,反而以原輔料的存在數量影響了採購部門管理者的思想。這就導致了服裝企業出現超量庫存,這樣不僅增加了服裝企業的庫存成本,佔用了大量資金,同時未能滿足生產的需求,這樣不僅庫存會成為廉價商品,同時又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又進一步增加了成本。還把生產活動、採購管理活動中的不合理性、浪費性以及一些低效率的環節掩蓋起來,降低經濟效益。

(2)服裝企業的高層認為採購管理完全是企業自己內部的事情,忽略了關聯企業。

服裝企業的採購不是單純的自己內部公司的採購,而是與其他上下游供應商共同聯繫的採購管理。企業內部要進行採購時,不僅要考慮價格等市場因素,更要考慮與之相關聯的供應商,進行合作談判、選擇物流商、督促進貨、直到貨物檢驗等等,採購管理不僅難度大,工作量也大。以往的思維模式認為採購人員只要將原材料採購回來即可,就是完成任務,殊不知,採購部門與市場的接觸也可以為企業內部其他部門提供有用的信息,如商品的價格、新產品的產生及新技術的傳遞等等。

服裝行業:向採購要利潤

(3)服裝企業與供應商是非長久型的,而是以合同訂立為主。

服裝企業與供應商的買賣關係僅以當次的合同設定建立的,一旦此次交易完成,一旦此次合同履行完畢,其合作關係就會結束,因此它是短暫的買賣關係而非彼此友好合作的關係。在這短暫的合作關係過程中,雙方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其競爭多於合作。由於短暫的合作關係,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缺乏協調和信任,導致了合作的結束,增加了採購管理運作中的許多不確定性。由於雙方之間缺乏有效的信息傳遞,在市場需求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企業的採購部門不能改變已有的訂貨合同,因此在企業需求減少時可能造成庫存的增加,而當需求增加時又面臨供不應求的損失,加上採購程序複雜,採購週期長,缺乏對需求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

(4)服裝企業採購過程中不重視對供應商的管理。

現在的服裝企業多數是中小企業,其規模較小,對供應商的管理較為鬆懈,其選擇和評價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綜合的體系,致使較為重視供應商提供的價格、時間、質量等角度,因此,難以對供應商的整體水平進行準確評價。在供應商的選擇問題上過多地追求低價,過低的價格必然導致供應商產品成本的降低和產品質量的下降,這樣就會為服裝生產商帶來更多的問題。多數的服裝企業自身都很孤立,認為與供應商只有一次的合作機會,沒考慮長期的合作關係。這樣,每次採購都要重新選擇供應商,造成時間、資金的浪費,同時產品的生命週期更長,為服裝企業帶來較多的經濟損失。

服裝行業:向採購要利潤

(5)服裝企業對內部採購流程工作沒有進行有效的管理。

多數的服裝企業的領導人員對採購沒有足夠重視,對採購職能不清晰,採購部門與生產部門、銷售部門之間信息傳達不通暢,採購部門沒有按照生產部門、銷售部門的需求進行採購,這樣就會造成給庫存帶來積壓問題,佔用大量流動資金,或者供應滯後喪失市場機會。

目前,服裝行業的採購存在這麼多問題,為使企業增加利潤,該如何以供應鏈的思維完善採購管理這一流程呢?預知改善方向,請待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