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鴻溝在拉大著孩子們之間的距離——讀《我們的孩子》

机会鸿沟在拉大着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读《我们的孩子》

《我們的孩子》,[美]羅伯特·帕特南著,田雷,宋昕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文中引文皆引自本書。

作者:高志奇,延安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師。

我們的孩子已經不是我們的孩子,甚至他也不是某個家庭或某人的孩子;同時,我的孩子依然是我的孩子,他的個體所有性比之前不知又強化了多少倍。這反映的是兩種社會。第一種社會是美國人所處的20世紀50年代。在那個時候,一個孩子不只是某個家庭的孩子,而且是所有人的孩子,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會受到大家的關心和關注,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相同的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只要努力,就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這就是美國夢。然而現在早已時過境遷,今天的美國夢已經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實現。階層差異所導致的機會鴻溝拉大了富裕階層和貧困階層孩子之間的距離,且這個鴻溝越來越大。第二種社會中國可以說是典型代表。中國是一個重視家庭的社會,孩子首先是某個家庭某人的孩子,然後才是社會的孩子。中國孩子受家庭的影響和干預會持續很長時間,只要父母在,尤其是父母有能力干預時,幾乎一直都在干預著孩子的生活。中國經歷40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重大成績,中國人民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上繼續前行。然而,中國的貧富分化也在凸顯,這種貧富差距,不能完全拿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去衡量,因為高學歷不等於高收入。另外,我們沒有像美國那樣絕對的底層群體,他們的社會環境甚至連基本的安全都保證不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這種由於財富所導致的機會不平等在中國也越來越嚴重,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每個孩子的父母都不想讓自己孩子輸在起點上,他們會竭盡所能讓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可是優質的教育資源是有限的,要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這個時候就拼的是父母所擁有的財富和能力。也許這是社會發展到某一階段必然會出現的現象,而中國的情況也更特殊。

在我上學的時候,父母能做得就是保證能讓你讓學就不錯了,他們沒有其它想法,更不會想到去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我們那時候上學先是在村裡的學校上學,然後到鎮上,再到縣上,考上大學的,則有機會去城市讀書,否則縣城就是受教育的終點。與父母相比,我實現了向上流動,畢竟我讀了大學,現在還在高校任教,可是橫向相比,我認為我生活在城市的底層,就是在學校裡,也是生活在學校的底層。《我們的孩子》在劃分社會階層時完全是按照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受過四年制大學教育以上的就被劃為中上層,高中及以下教育被劃為最底層。這樣的劃分顯然在中國是不成立的。中國目前不知有多少人,他們受教育程度很低,但是卻擁有不少財富。別的不說,在城市擴張過程中,給拆遷戶的賠償款就讓那些生活在擁有地理優勢的人都不用去奮鬥了,即便坐享其成,其他人,比如說我就追趕不上。我與我的父母拉開了距離,因為當時社會的貧富分化可能沒有現在這麼大,使得我通過努力可以實現自己的大學夢。但是到了我的孩子,雖然他比我起點高,但是他能取得多大成就,他能否趕上,甚至超越我。這是一個未知的答案,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講,很不樂觀,因為我沒有提供給孩子當地最優質的教育資源,綜合各種主客觀因素,我選擇了我自己根本就看不上的幼兒園讓孩子去上學,在我看來,上幼兒園就是把孩子照看好就行了。但是當我讀了《我們的孩子》後,我發現我錯了,可是我卻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改,這已經凸顯出財富的差異所造成的機會不平等。現在家庭條件整體都好了,父母都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這種額外的教育活動在學校幾乎是沒有的,只能選擇課外。此外,重視學習成績的,課後也有補習班。這不僅是要報班的問題,更涉及到金錢的問題,沒有錢的家庭就需要拼命掙錢,這樣才能為孩子報班,可是掙錢的時間卻影響了陪孩子去興趣班或輔導班,不陪孩子,怎麼讓他去學習,難道讓他一個人去嗎?畢竟他還太小。美國和中國在很多方面完全是不一樣的,但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現在越來越相似。不得不承認,孩子的差距不是在學校,而是在校外,在進學校前他們的差距已經很明顯了。或許有人會說,富家子弟也有不爭氣的,窮家庭孩子也有考上名校的,但是請注意的是比例,富家子弟考上名校的比例越來越高,窮家庭孩子考上名校的比例越來越低。現在我終於理解了為什麼父母千方百計都要把孩子送到名校去讀書,哪怕這個孩子確實很糟糕,最終還是沒有考上他們所向往的學校。送到名校考上好大學的幾率無疑大了很多,如果在糟糕的學校,那註定肯定是沒機會了。換句話說,送到名校,還有機會,相反,則無任何可能。只要有可能就,父母就得搏一把,這是理所當然的。

我的父母經常會說我,吹拉彈唱樣樣不會,我也對我這樣子有點惱火,可是這還真不能怪我,因為我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教育,即我從沒有機會接觸這些額外的受教育活動。這樣額外的受教育活動,需要金錢去完成,不是你想就會有的。一個明眼的事實是,富裕家庭的孩子不僅容易考上名校,他們也更多才多藝,而窮家庭的個別孩子,即便可以考上名校,也就是學習成績好,基本沒有其它才藝。這種差距將在以後的擇業、工作、戀愛、甚至成家立業等上,產生很大的影響。我們總是夢想著灰姑娘會遇到王子,總是希望牛郎能娶到織女,但現實的情況是他們根本沒有交集,他們連遇到的機會都沒有,談何其它。今天,我終於明白了,那些通過嫁或娶改變命運的可能性是多麼的低,這也讓我心裡也有一絲慰藉,不用再為沒有得到曾經所認為的幸福而心生悔意。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底層家庭的孩子,他們其實過著很幸福的生活,至少他們不用考慮周圍環境的安全問題,不用考慮父母離婚帶給他們的惡果,也不用考慮過於嚴重的經濟負擔,只要能讀到大學,父母還是有能力將他們送進校門。可悲的是,現在的孩子卻沒有了鬥志,就連農村的孩子都嬌生慣養。他們既沒有對土地的熱愛情節,也不愛勞動,更不愛學習。不知道他們到底喜歡什麼,他們已經在逐漸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之一,而留守兒童的出現在加劇著這一趨勢。

机会鸿沟在拉大着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读《我们的孩子》

本書作者Robert D.Putnam

“所有的孩子無論出身,都能獲得體面的人生機遇”(P1)。這是生活在美國的孩子可以實現美國夢的前提,可是這個前提今天在美國早已不復存在。貧富階層的居住隔離,使底層家庭的孩子沒有向上流動的平等機會,而中上階層的孩子幾乎不知曉底層孩子的生活狀況,他們以為一切都是這樣,和他們的生活並無區別。《我們的孩子》將要討論的就是所有孩子的人生機遇為何會發生轉變。“這種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它為何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又應如何行動起來,改變我們社會被詛咒的命運——這就是本書將要討論的問題”(P1)。在《我們的孩子》中,不難發現,一個孩子的成長,其家庭有多麼的重要。可以說,成功的孩子,幾乎都生活在完整有愛的家庭中,而且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特別重視。那些曾經有平等人生機遇的孩子,即便是家庭不富裕,但卻完整,而且有愛。不難理解,他們人生的第一堂課是成功的,為他們以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不僅他們有完整的家庭,還有良好的社會環境,周圍人待其如自己孩子,他們在無形中關愛著每一個孩子的成長,使他們最終成為一個合格的成功的社會人。這樣的情形在美國底層社會再也看不到了。再看看中國現在的家庭,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後,大部分中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導致對孩子的寵愛前所未有。應該說,寵愛歸寵愛,教育歸教育,可是大部分家庭將此混為一談,把寵愛當教育,使得獨生子女有了特有的問題。二胎政策放開後,很多家庭都選擇再生一個,可是帶孩子的問題卻異常嚴重。中國的家庭雖然從形式上看,大部分是完整的,可是很多家庭不是缺乏父愛,就是缺乏母愛,甚至父母之愛都缺乏,隔代教育的情況並不少見就是明證。今天中國家庭教育的失敗或無力,其負面效應已經顯現。孩子沒有進去精神,僅有的進取精神就是被父母逼迫好好學習書本知識,以考上大學。我們好好學習就是為了考大學,到大學就可以玩了。這就是我們的教育,基礎教育為大學教育了一批失控的孩子。當大學畢不了業時,他們沒有從自身找原因,而是威脅老師和學校,在這方面,不少家長和孩子一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教育是一筆投資,而且是一筆不菲的投資。要讓孩子受到良好教育,比拼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除非這個孩子太優秀,否則只能望名校而興嘆。為了實現入學平等,實行分片區,就近入學的原則,可是當自己所屬的片區是糟糕的學校和低下的教學質量時,又有誰願意送自己的孩子去這樣的學校上學呢?這個時候考驗的就是父母了。我的孩子還小,尚未到上小學的年齡,看到身邊的同事為讀小學而費勁腦汁時,不由讓我害怕。當我的孩子到了讀小學的年齡時,我能否為他創造上好學校的機會,這真值得懷疑。現在讀教育質量高的小學,就有可能讀教育質量高的中學,然後才有可能讀名牌大學,最後才有可能找到好工作。大家都是這樣認為的,事實也的確是這樣。我曾經讀的高中確實不敢恭維,我能在那樣的環境裡熬出來走到今天,現在讓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上課時吵鬧打鬧的現象是屢見不鮮,老師也不管,也管不了。試想一下在那樣的環境,又能有幾個學生最終考上大學呢?好的環境太重要了,尤其在今天競爭越發激烈的社會里,更是特別特別重要。“今天上層階級孩子享受著更多的特權,但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今天的窮孩子身處當年的工人階級子弟想都想不到的惡劣境地”(P33)。這種情況不適於中國,但不等於沒有相似性。窮孩子和富孩子的差距越來越大,這是一個鐵的事實。在我曾經遇到過一次挫折時,我的一位老師就告訴我,“農村孩子靠什麼,不就得靠勤奮努力嗎?如果沒有這種勤奮努力的精神,那你還有什麼”。這是一種安慰我的話,意思是讓我要能夠挺住,勇敢的買過這道坎。今天在思考這句話,不就很明顯可以看出窮孩子和富孩子的差異了嗎?“你有的別人都有,你沒有的別人也有”。各種因為父母所擁有的資源和弱關係,一直在改變著富孩子的命運,也直接影響著窮孩子的未來。可是窮孩子卻感受不到。這昭示著今天中國家庭教育的可悲和失敗。我們主要拿成績衡量學生,忘記了教他們怎麼做人。我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點上,父母拼命為孩子打造一切,但是有多少孩子輸到了中點上,他們甚至連終點都不曾看到過,因為他們沒有走到終點,又怎麼會明白終點的喜悅和帶來的成就感。

家庭、父母、學校、鄰里、社區等都在改變著每一個孩子,家庭是先賦性的,幾乎難以改變,但是學校教育總是可能被改變的,現在的父母拼命讓孩子上好學校,就是在試圖打破教育隔離,不過這不僅需要金錢鋪路,還需要一定的關係,無疑有錢人更容易找到這樣的關係。貧富階層的居住隔離現在也在逐漸出現,有些房地產開發商就在打造高檔小區,不僅居住的地方高檔,而且有所謂優質的教育資源。當富孩子住在高檔小區,享受著優質的教育資源,那麼窮孩子只能處於另有一個極端。“20世紀的前半葉,隨著貧富兩極分化的鴻溝逐漸收縮,我們見證了越來越多的羅密歐和朱麗葉,跳出階級圈子尋求真愛,但是當經濟和教育的鴻溝在近數十年內一再擴張,越來越少的年輕人跨越階級界線來組建家庭”(P46)。可見,想找到一個白富美或高富帥將會變得越來越難。美國曾經開始的分化,在我們的社會里也有了苗頭,貧富差距給孩子帶來的影響也在慢慢凸顯。與美國最大的不同是,美國還有種族歧視,而我們是沒有的。然而今天,美國同一種族內部的差異在擴大,即有色人種的富裕階層已與白人的富裕階層無異,同時底層的白人與底層的有色人也基本一樣。所以,財富已經成為決定孩子命運最關鍵的因素。

在美國,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是成正比的。《我們的孩子》就是以受教育程度進行階層劃分的,這種方法顯然不適合我們的社會。當然,這與我們的高等教育質量不高有直接關係。高等教育質量的下滑與學生素養整體下降成正相關,學生素養整體下降,教育質量就不可能不下滑,再加上學校的管理不嚴格,遇到問題學生不能及時解決,以至於存在寬容,甚至縱容了這些學生的行為,最終為其他學生樹立了不好的榜樣。教師在中國已經成為一個高危職業,血淋淋的事實,讓老師都懼怕學生,更談何教育他們。我身邊就發生過學生挑釁老師的事情,可是又怎麼樣呢?最後讓老師忍忍算了。曾經有人寫過一篇文章,準確的文章題目我忘了,大概的意思是“跪著的老師如何能教出高素質的學生”,這樣一種狀態,談何提高等教育的質量。日前,教育部在四川召開“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會上強調,對高校生要合理‘增負’,提升高校生的學業挑戰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改變輕輕鬆鬆就能畢業的情況,真正把內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從理論上講,早該這樣了,可實際操作呢?當嚴管學生出現問題如何解決呢?現實的很多情況是,學校只要求老師,出現問題,也是重管老師,輕管學生。假如這種情況不改變,教育質量還是難以保證。“我們的孩子”該如何教育呢?如何將我們的孩子培養成新時代有用的人才,使他們成為真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恐怕還需要做太多太多工作。

閱讀《我們的孩子》,可以看出,美國女人對家庭和孩子的付出確實巨大,為了孩子,她們辭去工作,甘做家庭主婦,這彰顯出她們為家庭的責任,證明她們的母愛太偉大。這並不是說為了孩子,讓中國的婦女都辭去工作,在家做家庭主婦,而是說對待孩子的教育,父母都要上心,尤其對那些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的父母來講,更需要這種精神。“先要有雙手所勞,然後才能有所得”(P59)。我們也需要這樣的教育理念,父母的不一定是孩子的,孩子需要自己付出,而不是坐享其成。在美國,那些富孩子一般都能從容面對未來,不是因為他們能力強,而是因為父母已經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父母早已為孩子鋪好了路。在中國,情況幾乎是一樣的。“大約1965年到1980年,美國人的家庭生活經歷了一場大規模的轉型”(P70)。今天,我們的家庭也在經歷著類似的轉型。從直觀的感覺來看,有錢人的婚姻好像不穩定,他們更容易見異思遷,而且他們有充足的物質條件去做這樣的事情。然而實際情況是相反的。其實,上層階級的婚姻更加穩定,像今天中國婚姻最不穩定的地方其實是偏遠落後的農村,農村大齡青年越來越多,他們要麼結不了婚,要麼結婚後沒有多久就面臨離婚,或者妻子遠走他鄉。在我調查留守兒童的情況時,就遇到很多這種情況,因為地方太窮太落後,女人不願意過這樣的生活,也不希望自己一輩子就這樣,更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也像她們這樣,她們明白,一旦在這裡永久住下去,想再走出去會難上加難。因此,不僅要做好扶貧工作,還要做好縮小機會鴻溝的工作,使教育資源可以合理流動,尤其要使優質教育資源不能被個別學校壟斷。

《我們的孩子》給予我們太多的啟示和感悟,雖然它講述的是美國社會,但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基本是相同的。家庭結構、父母、學校條件、鄰里社區以及周圍指點孩子的高人,它們都是緊密相關的。只要生活在好環境裡,這些因素就都是積極的,會指引幫助孩子成長;相反,生活在一個糟糕的環境裡,這些條件幾乎不存在,有的也只會是負面的因素,它們無助於孩子的成長,只會讓孩子們脫離正常發展的軌道,成為被遺棄的孩子。教育是縮小機會鴻溝最有效的途徑,需要大力投入,以興辦教育,要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流動,不能讓某幾個學校總是享有良好的教學條件和優質的師資,如此,父母們才沒有必要費勁腦汁將孩子送進所謂的好學校去讀書。同時需要興辦公共教育,比如興趣活動班和特長班,讓沒有錢的孩子也能有機會去讀興趣班併發揮自己的特長,而不是把興趣班或特長班變成一部分人斂財的工具,更讓無錢的孩子沒有機會學習。中國當下出現的輔導培訓機構,實際上就是在做擴大教育機會鴻溝的事情。有些家長雖然也給孩子報了班,但是明顯感到經濟吃力。可以肯定的是,額外教育活動是一種軟實力,也是孩子綜合素質與能力的體現,需要重視起來。額外教育活動完全可以在學校開展,由政府來買單。現在美國已經重新視起額外教育活動,而我們也需要加快這方面的工作。教育興是國家興的保障,我們要努力為每一個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讓他們學有所成,學有所長,學有所用。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孩子都能成才,但至少不能讓他們的勤奮成為一種浪費。我們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開展教育,不能先入為見提前對學生進行分級,一個人的成長要分為好幾個階段,不能提前否定,也不能提前肯定,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每一個階段的服務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