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路遙老師

懷念路遙老師

懷念路遙老師

1

秀才與路遙老師是從未謀面過的,能談得上懷念這一說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秀才與路遙老師可謂是神交已久,從大學時代開始,秀才就在一直閱讀老師的文學作品,到今天為止,老師的絕大部分作品,秀才都有仔細的閱讀過,而且是多次反覆的閱讀過,每次重新閱讀之後,都會獲得不一樣的感受。秀才這段時間在大量閱讀賈平凹老師的散文作品,平凹老師在其的多篇散文中都有提及到他的已過世多年的老朋友-路遙,秀才對平凹老師對路遙老師的懷念文字是感觸頗深啊,受此啟發,秀才決定也用一篇長文來談談自己心目中的路遙和路遙精神是怎樣對無數普通奮鬥的世人產生過巨大的影響的。

懷念路遙老師

2

非常令人痛惜的是,路遙老師剛過不惑之年沒多久,便溘然長逝了。很多讀者朋友都認為其是因為讀書寫作過於疲勞而致死的,是長久的積勞成重疾,證據是老師的一部作品-《早晨從中午開始》。秀才對此部作品接觸到的時間比較晚,跟秀才第一次閱讀老師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相比整整晚了十年,因為此書體量小,並不是老師的代表性作品,因此在早期也就被忽略掉了,後來秀才在蒐集路遙老師的全集作品時,閱讀到了此部作品。相信很多閱讀過此書的朋友跟秀才都會有比較相似的感受,就是我們都強烈的感覺到了老師此部作品中的每個文字都充滿了緊張、不屈和吶喊的氣息,文中大量的篇幅是老師在回憶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平凡的世界》的創作歷程,這樣一部偉大的長篇文學鉅著其實是在非常簡陋,甚至近乎苛刻的物質生活條件下完成的,很多時候,老師的身體狀況十分的糟糕,老師很害怕自己在有生之年無法給自己最得意的孩子一個完整的答覆,因此老師的精神世界也是備受煎熬和折磨,不敢稍有懈怠。此時此刻,一些令秀才印象非常深刻的老師的文字從腦海中浮現了出來,“我自己十分清晰並深刻的知道,對於一部長篇文學鉅著來說,長時間的間斷止步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將無法保持對文字的高度敏感,會喪失對那時那事那景的神觸之感,最終無法實現對作品前後文字的無縫對接,那絕對是不能接受的,那將是巨大的災難,因為我對我的這個還未出世孩子的愛是如此的熱烈!”

懷念路遙老師

路遙老師在創作《平凡的世界》的過程中,身體狀況和心路歷程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在現實世界中,對於這樣一部超過百萬字的長篇文學鉅著,很多作家的創作時間會需要八年甚至是十年之久,但老師卻僅僅用了一半普通作家的時間,在其創作過程中,時常會感覺到疲憊不堪,常常是當自己準備靠著牆邊來思索一些寫作上的技巧問題時,便不由自主的沉沉昏睡過去了,就像老師自己描述的那樣,作家這個職業一點也不光鮮亮麗、輕鬆舒適,最平常的感覺是負重如牛馬一般,牛馬般的勞動常常壓的自己喘不過氣來,但又卻不得不緊繃著全身的肌肉、抖擻著高昂的精神繼續自己選擇的職業道路和生活。

3

秀才同意路遙老師對長篇文學作品創作連續性的看法,但卻堅決不認可在短時間內給自己施加巨大的壓力,以極大損傷自己身體健康而換來作品的無縫對接,這樣做是沒有長久的戰略眼光的,是極其不明智的選擇。路遙老師的一些生活習慣,秀才也是不認可的,比如長期的抽菸,創作的愈迅速,煙就抽的愈兇猛;還有晝伏夜出的創作習慣,平凹老師說這是路遙的生活習慣,是猛獸的習性,沒有什麼好指責的,但是秀才卻不認同,花開花落、日月升降,大地上一切萬物都在遵循著自然的運轉規律,人類也是一樣,應當主動遵循人體生命習性的運轉規律,任何的違背都會給你的身心健康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害。很多老師的讀者朋友們都知道,老師的死因是肝硬化腹水,後來秀才有從賈平凹老師的散文作品中瞭解到,老師的這一疾病是家族遺傳性的,就在老師去世沒多久,他的兩個弟弟都因為相同的疾病相繼去世了,至此就回答了很多朋友們對老師死於疲勞過度的猜測了,繁重的勞動是誘因,家族遺傳重疾是最終奪走老師生命的罪魁禍首。路遙老師因為英年早逝,留下的作品並不太多,但卻幾乎本本經典,就像魯迅先生那樣,一個作家水平的高低,不以作品的多少來衡量,而是以作品質量的高低來衡量的,就像曹雪芹先生一生只有一部長篇鉅著-《紅樓夢》,你能說曹先生的水平很低嗎,不能!賈平凹老師在評價其的作品時說,“路遙的作品中充滿了陝西作家的文字中少有的粗獷,這一點十分難得。八百里秦川,風吹沙揚,民風粗糲質樸,能將這種民族習性的本源融入作品的文字中,路遙在這方面做的很好。”

懷念路遙老師

4

時光退回到十多年以前的大學校園生活時代,秀才因為偶然的機緣從一位鄰居室友那裡看到了《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當時出於剛入大學時的無聊和求知的慾望動機,便從同學那裡借閱了一番,沒想到,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秀才被作品中的文字和文字描述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住了。“白饃饃、黃饃饃、黑饃饃,同學們都戲謔的稱之為歐洲、亞洲、非洲”孫少安和孫少平兩位男主人公經歷了生活中太多的困苦和磨難,但再苦再累的生活也沒有壓垮他們,反而使他們的體格和人格更加的健全了,作品中充滿了青年人的那種頑強拼搏、不折不撓的奮鬥精神。我清晰的記得書中有大量的篇幅在描述孫少平在繁重的工作之餘的讀書行為,孫少平在打地鋪的破舊廠房中,每夜堅持讀書,每當秀才讀到此處時,內心都非常的震撼而又感動不已,是啊,現實的生活竟是如此的艱辛,但不管怎樣,只要能有口吃的,能填飽肚子,就不應該放棄自己在精神領域裡的更高追求。寫到此處,秀才想到了一則近期發生的真實勵志故事,杭州的某位送外賣的快遞小哥,平日裡的工作是十分的辛苦,但卻不放棄在精神生活上的更高追求,每日在等餐和下班後的空餘時間裡自學唐詩宋詞等作品,最後在央視舉辦的詩詞大賽中,竟然一舉擊敗了北大才子,獲得了冠軍。這位外賣小哥著實是令人敬佩、驚訝不已的,看,一個現實版的孫少平又出現了。這個時候,秀才相信你不會再覺得路遙老師是在胡編亂造了,而是現實的生活就是如此的呀!書中孫少平的故事是如此的真實、如此的接地氣,孫少平的形象其實代表了相當一部分現代在城市中打拼的青年一族,出身貧寒,工作艱辛,求知慾強烈,極度渴望改變自己的境況,希望通過自己強有力的努力來換取理想中的更高級的生活。

懷念路遙老師

秀才在大學時代便啟動的名著閱讀計劃,很大程度上便是受到了路遙老師筆下的孫少平的激勵。秀才通過路遙老師的作品,又逐一結識了眾多對秀才的文字創作產生過巨大影響的古代和現當代的作家。路遙老師會選擇閱讀的書籍,秀才也一定要閱讀,路遙老師欣賞的作家,秀才也必定會花大量的時間閱讀研究之。就這樣,秀才首先開始了中華古典作品的閱讀,後來又自然而然的結識了餘秋雨老師,又通過餘老師結識了賈平凹老師,再然後就是又結識了現當代的諸多名家,魯迅老師、沈從文老師、矛盾老師、莫言老師、金庸老師、林清玄老師、還有高陽老師等等......一大批文壇前輩的作品風格迥異,但是文字的藝術魅力卻同樣是光芒萬丈,令晚輩欽佩不已的。關於各位前輩老師的文學作品的藝術性,秀才在此處不再展開,因為在今後的文章中,秀才將會以專篇專文的方式對自己心目中的文學大師進行“剖析”,以汲取大師們的創作精華和生活體驗,豐富自己的內在精神世界,與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分享,共同學習、進步,共同探討獲得無憂無慮生活的路徑。

懷念路遙老師

5

早在一九八零年的時候,路遙老師的作品《驚心動魄的一幕》便獲得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後來老師又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便創作出了《人生》這部作品,引起文壇的廣泛關注,開始在文壇嶄露頭角,這部作品後來還被改變成了電影,路遙老師從此便聲名鵲起、家喻戶曉了。再後來就是長篇文學鉅著《平凡的世界》的發表,深知細底的讀者朋友們都知道,老師的此部長篇在成功發表之前可謂是歷盡艱辛、一波三折,儘管老師之前已經有了比較成功的作品。篇幅過長、不合時宜,是很多出版社拒絕出版的兩個重要理由,但最終,老師又一次遇到了人生事業中的相馬伯樂,作品出版後,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並最終獲得了中國文學界的最高獎-茅盾文學獎。讀者朋友們比較瞭解的路遙老師,身份是一名文學作家,但是老師還有一些過去的歷史卻並沒有那麼的被熟知。賈平凹老師說,路遙除了作家的身份之外,亦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這就不能不說到老師在成名之前的那段從政的經歷了。老師自小家境貧寒,後來因為某種政治力量的推動,竟然以群眾代表的身份被結合進延川縣革命委員會,並且擔任了革委會副主任一職。此中的細底,秀才不知,但貌似是與其當時搞對象的女友有關,後來雙方感情破裂,老師的政治生涯也便宣告結束了,後來老師的生活就變得窘迫艱難起來了,還好因為對文學的熱愛,沒有讓他沉淪下去,而是徹底的脫胎換骨了,自己曾經所有的痛楚經歷,都化作了老師創作的素材源泉。長久堅持不懈的創作,讓老師的生命之光開始慢慢的綻放了,最後竟照亮了整個大地。

懷念路遙老師

6

路遙老師的藝術創造力、人格魅力都是令秀才十分仰慕的。但是,就像秀才在前文中提到的那樣,秀才非常想勸導老師幾句。無論多麼偉大光輝的文學創作事業,前提是一定要保重好自己的血肉之軀,放鬆好自己的精神世界。這個方面,秀才認為,路遙老師應當多多的向餘秋雨老師學習,學習餘老師的那種愛徒步貼地旅行的生活習慣,在鍛造作品人格的同事,也十分的注重體格的修煉。因為,只有這樣,自己的創作生涯方能天長地久。您看,餘秋雨老師現如今已年逾古稀,卻依然精神矍鑠,如此高齡,竟還有驚人的新作產生,創作力和生命力都是那麼的強大。秀才時常在想,如果路遙老師能多在世二十年,一定會有更多像《平凡的世界》一樣優秀的作品問世。古往今來,大師級的人物的生命力一般有兩種極端的情況,一種是生命力極其旺盛、如海岸線一般綿長;一種是生命力極其脆弱,短若流星劃過長空;很不幸的是,路遙老師屬於後一種。秀才亦喜好文學創作,但是體格健壯、生命力強大而持久,卻是秀才必須要從一開始就奉若神明的座右銘,因為再宏大的成就與身體健康相比,只能退居其次,此點感受是秀才發自肺腑的切身感受。最後,願老師在遙遠的天國安息吧,千萬不可再那麼疲憊了,一定要學會輕鬆愉悅的過著天國的日子。

懷念路遙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