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抗癌藥醫保准入談判下月完成,出國看病迎來新變化

國家醫保局最新消息,新一輪抗癌藥醫保準入談判工作預計9月底前完成,擬談判藥品涉及腎細胞癌、黑色素瘤、慢粒白血病、淋巴癌等多個癌種。未來,因為藥品出國看病的情況將越來越少,海外醫療行業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呢?中美跨境醫療行業領航者漢鼎好醫友為您解讀。

新一輪抗癌藥醫保準入談判下月完成,出國看病迎來新變化

抗癌藥利好政策不斷,無需為藥出國看病了

據統計,以往不少患者之所以選擇出國看病,很大原因在於新藥可及性問題,體現在時間差和價格差兩方面。時間方面,一般新藥研發成功後,往往都是先在美國等發達國家上市,中國市場嚴重滯後,經常會晚3-5年以上。那些想要儘快用上新藥、新療法的患者,只好無奈地選擇海外購藥甚至出國看病。此外,“天價”抗癌藥,給許多癌症患者家庭帶來沉重負擔。這一情況在今年熱映電影《我不是藥神》中得到體現。

今年以來,情況有了明顯改變。從5月1日起,我國將抗癌藥等進口藥品“零關稅”政策。此外,九價宮頸癌疫苗、丙肝新藥索磷布韋、腫瘤PD-1免疫治療藥物(Opdivo、Keytruda)等多個防治嚴重危及生命疾病的境外新藥,在國內集中上市。這得益於國家一系列加快境外藥品審評審批政策的出臺。此次,關於抗癌藥准入談判工作,目前國家也正在與企業確認談判意願,擬談判藥品均為治療血液腫瘤和實體腫瘤所必需的臨床價值高、創新性高、病人獲益高的藥品,覆蓋了非小細胞肺癌、結直腸癌、腎細胞癌、黑色素瘤、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等多個癌種。談判工作預計9月底前完成,談判成功後,藥價降幅普遍應在50%以上。

通過這些利好政策,我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藥品可及性問題很快將得到妥善解決,患者不用再為藥無奈出國看病。而出國看病行業也將發生新的變化。

海外醫療返璞歸真,遠程會診日益普及

藥的問題解決後,還需要出國看病嗎?其實,中美醫療的差距,除了新藥、新技術方面外,很大程度上體現在診療理念、流程、品質以及許多細節上。以癌症為例,中國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為30%左右,而美國達到了70%~80%。不同於國內醫生單兵作戰,在美國,多學科協作(MDT)制度十分成熟,特別是腫瘤,每個腫瘤案例都必須有腫瘤委員會(Tumor Board),由多學科專家綜合制定最佳治療方案。近年來,一些處於癌症早中期患者,也開始選擇出國看病,除求藥外,也越來越看重美國個性化的整體治療方案。

此外,中國優質醫療資源緊缺且分佈不均,美國優質醫療資源相對豐富且分佈均衡,加上健全的預約、分診制度,專科醫生花在每個病人身上的時間更多,常常半小時看一個患者,對病情瞭解更透徹,診療方案也相對更嚴謹,誤診率更低。此外,美國醫療服務、就診環境、人文關懷、患者隱私保護等方面也存在明顯優勢。這種現實下,出國看病將為四處求醫的患者另闢蹊徑。而海外醫療行業也將更加純粹,日益迴歸醫療本身。

此外,國際遠程會診將迎來快速增長。作為中美遠程醫療行業開拓者,漢鼎好醫友指出,以往,境外專家通過遠程會診給出治療方案後,常因藥品可及性問題而打折扣。未來,患者在獲取海外專家的治療方案後,就能更安心地在國內落地治療和隨訪了。近期,國辦發佈的《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指出,到2020年實現遠程醫療服務全覆蓋,這無疑為國際遠程會診帶來重大利好。

目前,出國看病的經濟、精力、時間門檻仍較高,大部分患者其實並不具備出國看病的條件。“中介機構將海外醫療與出國看病劃等號,方向就錯了,並不符合趨勢。”漢鼎好醫友創始人Henry Huang認為,海外醫療不應該是富人的專屬特權,只有費用降下來,進入尋常百姓家,才能得到真正發展。國際遠程會診的誕生,則大大降低了海外醫療的費用和患者門檻。

遠程會診https://www.haoeyou.com/sinousremoteconsulta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