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對您表情忽然冰凍,是因爲吃米糕的時候硌到了牙齒

別人對您表情忽然冰凍,是因為吃米糕的時候硌到了牙齒

大家早上好,我是吳老師。

昨天,我們說到了 【努力的關鍵,是要追隨自己的內心】 於是,激發到了大家的思考:

有人說:是啊!我特別羨慕那些,能夠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斷努力前行的人。可是,感覺自己有時候,弄不明白自己到底要什麼?

有人說:感覺自己一直很努力,在不斷提升著自己。然而,我對自己沒有職業規劃,明天就要參加英語考試了,也不知道英語考出來了有什麼用?

在昨天《非暴力溝通》讀書會 的作業打卡中,我看到了這樣的句子:

現實世界推崇錢,成長世界推崇人格健全。我不知道什麼是對的?究竟該追求哪個?

我深深感受到了大家,那種:彷彿身陷一團迷霧當中,分不出東南西北的那種痛苦。

是啊!這輩子,我究竟想要追求什麼呢?

1. 沒有方向,是因為從來沒這樣的習慣

其實,細細觀察不難發現。

那些受困於“沒有方向“的人們,大多小時候很乖。包括曾經的我也是,屬於父母口中”乖寶寶 ”,什麼都聽父母的、老師的。

他們指東,我們不敢往西。

回顧我們的人生經歷,幾乎找不到“叛逆“的影子。

正因為,從來都沒有“自己做過決定”,從來都沒有思考過 “我究竟想要什麼”,所以,我們根本就沒有這樣的習慣,也沒有這樣的能力!

小時候,被家長、老師推著走;

長大了,被社會、輿論拉著走。

只感覺:自己像一個機械旋轉的陀螺,一會兒被抽向東,一會兒被抽向西。

究竟:我是誰?這輩子我想要怎麼過?

很少有人知道。

大人覺得 ”乖寶寶”好,是因為容易帶,不費神,卻不知,這是以折斷”孩子自主思考能力的翅膀“ 為代價的!

到頭來,苦的,還是這些”乖寶寶 ”。

別人對您表情忽然冰凍,是因為吃米糕的時候硌到了牙齒

2. 別被假象迷惑了,您對別人沒那麼重要

曾經有一位小男生,在一次學校唱歌比賽中忽然表現失常。

他告訴我:因為當他唱到一半的時候,忽然看到臺下有個人朝向自己的表情,忽然就冰凍了、僵硬了,他覺得是那個人覺得自己哪裡唱得不好,於是一緊張,就失誤了。

那次,因為剛好很巧,結束後觀眾還沒有走遠。於是,我領著他去找到了那位叔叔。

結果,那位叔叔不好意思地對我們說:哎,是我不好,我那時候正在吃一塊米糕,卻不料裡面夾著一塊石頭,硌到我牙齒了

. . . . . .

無獨有偶。一次,在做家庭治療的時候:

有一位來訪者對我說:自己的先生總是很兇,老愛對自己發火,對自己做得事情表示不滿、挑刺、找茬兒。

她認為:先生,就是不想讓我高興!

而等到她先生說話的時候,先生表示有一點無辜:我沒有存心不想讓你高興啊,那段時間,剛好公司裡換了一個變態的CEO,讓我們都十分的不爽,工作壓力超級大,所以,是我的心情很差。

在《非暴力溝通》中,有一個十分關鍵的技巧,叫做【區分觀察與評價】

一位叔叔,在中場忽然表情變得僵硬 :是【觀察】;

叔叔表情變得僵硬,是因為我唱的不好 :是【評價】。

先生最近在家情緒不太穩定,衝著我咆哮的次數有點多 :是【觀察】;

先生最近在家總是對我發火,他就是不想讓我高興 :是【評價】。

仔細體會一下,究竟是哪個,真正引發了我們的情緒呢?

【觀察】是中性的,只是客觀地描述一個事實。而引發它的原因,可能有多種多樣。

【評價】往往帶著我們主觀的想法,這才是真正讓我們感覺不舒服的根源。

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存在著各種可能性,每個人都帶著不同程度的 “自我中心”:這個世界之所以這樣,那都是因為我!

其實,我們常常對於別人,沒那麼重要!

別人對您表情忽然冰凍,是因為吃米糕的時候硌到了牙齒

3. 能夠讓您感受到快樂的,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究竟是什麼才是重要的?

什麼才是有價值的?

在這裡,我想要分享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當時,我家表妹休完產假打算辭職,因為處於哺乳期,她爸爸鑽進了“錢眼”裡,總覺得“哺乳期停職”可以想辦法敲一筆賠償金。

於是,那段時間,又是諮詢律師,又是查閱法律法規,她爸爸,一天可以打10幾個電話給我那個還在給孩子餵奶的表妹,去聊“賠償金”的事情。

表妹被他搞得神經衰弱、痛苦不堪,卻又有口難言,因為,她雖然感覺很不舒服,但似乎找不到反對她爸爸的理由。

後來,事情過去了很久,表妹的孩子都滿地跑了,有一次家庭聚會,大家又聊起了這件事。

當時,表妹脫口而出這樣一句話:那段時間,你們不知道我被搞得有多痛苦!其實,我並沒有在乎這些錢啊!

時過境遷,她爸爸此時卻愣神了:

你痛苦啊!啊呀,你怎麼不早說啊!其實,也沒多少錢,早知道,我們就不要它了。我就是想要你開心啊!開心最重要了!

曾經,表妹認為爸爸想要的是“錢”,但其實,爸爸真正想要的,卻是自己女兒的快樂!

我不知道,大家聽了這樣一個故事,會有怎樣的想法與感受呢?

別人對您表情忽然冰凍,是因為吃米糕的時候硌到了牙齒

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是一些十分表面的假象。

別人或許會給建議、給想法,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視角與侷限,甚至還存在著 “我以為你想要" 的誤會。

那麼在意他人的說法,何必呢?

無論多麼優秀的人,在這世界上,總有喜歡與不喜歡TA的人,自己究竟過得好不好,自己究竟開不開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在這世界上,對自己而言只有一件事,才是最有價值的,那就是: 能夠讓我真正感覺到快樂的事!

放開思想上的束縛,用心去體會自己的【感受】,讓這塵封已久的心,慢慢舒展開來,我相信:夢想是什麼?慢慢,你就會有答案!

【心理小灶:情緒感受急救箱】

是首個,由“鵬菲心理”推出的,專注於“傾聽感受”的專業心理諮詢服務項目。

在這裡,有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來回應您的感受,並給到您看待問題新的角度與思路。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留言,或加:

“心理助教” 微信:xinxintang2014

申請加入【2018,我是自己最好的情人】“鵬菲心理”女性成長社群與我直接互動。

【愛自己】【時間精力管理】

【心理小灶:情緒感受急救箱】

. . . . . .

更多活動,在社群正在進行中,歡迎您的加入!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怎樣的境遇,

“鵬菲心理”的吳曉達老師,都願帶給您些許心靈上的撫慰。

在這裡,沒有什麼大道理,有的只是:關注與陪伴!

朋友們,早安!

我們明天同一時間,再見!


【社群帶領人】:心理諮詢師吳曉達

“鵬菲心理” 專職心理諮詢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累計諮詢時間800小時以上,長期接受督導);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碩士在讀;

心理專欄作家;

長期從事備孕、孕期,及圍產期家庭心理諮詢工作。

鵬菲心理 - 女性朋友的心靈避風港灣。

願那無處安放的心、波瀾起伏的情緒,在此時、在此刻可以稍作停息,被輕柔呵護、被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