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母:你們的高度,我們一生都達不到!

我們這代人總有一個錯覺:自己比父母要強。

自己念過大學,自然強於大字都不識幾個的父母;自己坐在辦公室從事著腦力勞動,自然強於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自己遊歷過世界各地的大好風光,自然強於“夢想有一天能到天安門轉轉”的父母;自己起碼能磕磕巴巴的講幾句英語,父母卻連普通話都講不利落。自己……自己比父母強的地方簡直不勝枚舉。

致父母:你們的高度,我們一生都達不到!

可是你知道嗎,這一切根本不屬於你個人的成就,也不是因為你比父母聰明多少,只是因為社會的進步,你身處的起點與他們不一樣:就像你不能通過與漢武大帝比電腦操作,與康熙皇帝比拍照技術一樣來比較能力和成就。

我們不能因為站在時代發展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就誤以為自己能和巨人們肩並肩一起追逐太陽,自己就是比父輩們智商高、能力強。

其實,我們可能不僅沒有強於他們,甚至父母的高度,我們一生都達不到。

父母的生存能力

父母的生存能力一定優於我們,這點毋庸置疑。

且不說現在有多少買不起房的“啃老族”將“嗷嗷待哺”的頭伸向父母,單說說自理能力這條,就能讓許多“身強力壯”的年輕人羞愧的抬不起頭。

致父母:你們的高度,我們一生都達不到!

看到這裡,有人一定會說了,父母年輕時的房價能和現在比嘛!現在房價那麼高,壓力那麼大,不靠父母幫襯著自己怎麼買的起。再說了,自理能力差也怪不了我們啊,我們從小就忙著好好學習了,哪有時間鍛鍊什麼自理能力!

編者只想說一句話:社會再怎麼發展,那是社會的事。適應社會的發展,本來就是生存能力的一部分,若是連這部分壓力都要分攤給父母,我們又怎麼能說自己的生存能力強於父母呢?

致父母:你們的高度,我們一生都達不到!

父母生活的年代,社會動盪、物資匱乏。他們尚且能順利生存下來,安穩度日,換作是我們呢?在這個和平年代,我們都活的那麼艱難,若換作是我們,很難不崩潰吧。

父母的身體財富

自幼幹慣了農活的他們,身體素質本就比嬌生慣養的我們好了太多。

而且父輩們的健康意識也比我們強了很多,當然,他們的健康意識可不同於“可樂泡枸杞” “保健品配烤串”這樣流於形式的我們,他們是實打實的鍛鍊,實打實的養生。

他們可以每天六點早起晨練,你可以按時起床、上班不遲到嗎?

致父母:你們的高度,我們一生都達不到!

他們可以“少鹽多醋”,你可以少吃點肥肉多吃點青菜嗎?

致父母:你們的高度,我們一生都達不到!

他們可以活到70歲依然精神抖擻,你可以先擺脫你的亞健康嗎?

身體健康,是1,其他財富才是1後面跟著的0,若連1都失去了,0還有意義嗎?

父母的精神財富

他們那代人,常把“勤儉節約、樂於助人、積極樂觀”掛在嘴上。

可是,我們好像什麼都沒有學到。

父母常常斤斤計較、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常常捨不得浪費隔夜的剩菜,熱熱又繼續吃;我們卻刷著信用卡揮金如土,不喜歡的食物寧願扔了也不會吃上一口;

致父母:你們的高度,我們一生都達不到!

父母面對上門乞討的人,“仔細的掏啊掏”掏出省吃儉用的錢,鄭重的放到那個破破的碗裡;

我們卻常常目不斜視,不屑一顧的走過那些流浪漢、乞丐,管你是什麼老弱病殘,跟我有什麼關係?

父母就算碰到什麼挫折和打擊,也能咬咬牙站起來,哪怕是硬擠也要擠出一個笑臉讓我們放心;

致父母:你們的高度,我們一生都達不到!

我們卻常常被一些小事傷害的體無完膚,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誰說精神財富是好的家風,會代代傳承?為什麼我們好像什麼都沒有繼承下來?

父母的信仰和理想

父母那代人,是有信仰和理想的。

他們可以守著一個信念,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向前。

有信仰的人生,是光明的,是幸福的,是燦爛的。

致父母:你們的高度,我們一生都達不到!

比起他們,失去信仰和理想的我們,簡直就像一具行屍走肉……

我們不知道自己為何而生存,也不知自己為何而努力,每天看似忙忙碌碌,卻一臉蒼白。

人活著,一定要有理想和信仰,沿著自己認可的路,心情愉快地行走,無論走多遠,總保持一份坦然的心境,如若能這樣,人生定是美好且知足的。

父母的高度,我們一生都達不到,又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優於他們,甚至瞧不起他們?

沒有父母,我們甚至連一粒塵埃都不是。

致父母:你們的高度,我們一生都達不到!

我們的每一根骨頭,每一滴血液都源自於他們,是他們為我們打開了這個世界的大門。

父母如同一座巨大的寶藏,他們的高度、他們的境界,都值得我們用一生來學習。

沒有父母,何來我們?

父母之恩,永世難報!

如果您也贊同小年的觀點,

請把文章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