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之星——大陵五

談及英仙座,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是從“英仙座流星雨”得知這個星座的。確實,英仙座流星雨作為世界上最有名的流星雨,在每年的7月20日至8月20日之間會出現,並且流量大,時間穩定,每年都不會讓觀測者們失望。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英仙座流星雨,而是英仙座中的一顆恆星--大陵五。

惡魔之星——大陵五

英仙座 來自網絡

為什麼稱大陵五是魔星呢?有這樣一個故事。希臘神話中,智慧女神雅典娜要求宙斯之子玻耳修斯去取美杜莎的人頭。美杜莎是一個蛇發魔眼的女怪,無論是誰,只要看到她就會變成石像。玻耳修斯在神靈的幫助下腳穿飛鞋,頭戴隱身帽,手持青銅盾,並且藉助盾牌反光避開美杜莎的目光,然後用寶劍砍下了美杜莎的頭獻給了智慧女神。最後智慧女神將玻耳修斯上升到天界,成為了英仙座。如果將整個英仙座想象成玻耳修斯的話,那麼今天的主角--大陵五正好是他手裡提著的美杜莎人頭的一隻眼。正因如此,大陵五被西方人稱之為“魔星”。

惡魔之星——大陵五

美杜莎 來自網絡

惡魔之星——大陵五

大陵五想象圖 來自網絡

無獨有偶,在阿拉伯神話中,大陵五指的是一種食屍鬼。食屍鬼是指一種居住在沙漠中能夠變成動物的惡魔,食用墓地死者的血肉或者獨行的幼兒,並且會誘惑旅客到大漠深處殺害吞噬。因此大陵五在阿拉伯神話中也是不詳的。包括在占星學中,大陵五也被認為是最不幸的星星。

其實稱大陵五為魔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陵五的亮度會有一個週期性的變化。可能古時候的西方人和阿拉伯人就已經發現大陵五的獨特之處,所以才不約而同地賦予了這顆恆星不一樣的意味。在天文學上,亮度會變化的恆星統稱為變星。大陵五就是第一顆被發現的變星。同時它也是第一對被發現的食雙星。所謂的食雙星,就是指兩顆恆星互相繞對方旋轉,並且地球正好在其旋轉平面上。這樣,當兩者互相遮擋時亮度會下降,當兩者不被遮擋時亮度最大。由於兩顆恆星的亮度可能不一樣,因此一個週期亮度會有兩次不同的變化。

惡魔之星——大陵五

大陵五週期性變化圖 來自網絡

說到這裡,大陵五亮度週期性變化的原理就很清楚了。我們平時看到的大陵五是兩顆大小不一的恆星,只不過由於距離太遠導致我們肉眼看來以為是一顆星星。其實在宇宙中,雙星系統是十分普遍的。我們熟知的天狼星,就是由一顆恆星和一顆白矮星組成的雙星系統。除此之外,這種方法也被用來尋找系外行星。利用的原理也是行星通過恆星表面時在地球測得恆星的亮度週期性變化的原理。從這點看來,大陵五為天文學做出的貢獻還是值得稱讚的,被稱作魔星實在是不合適。

如有批評建議,歡迎交流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