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德江:搭建春暉舞台 唱響扶貧交響曲

春晖|德江:搭建春晖舞台 唱响扶贫交响曲

近年來,德江縣煎茶鎮新場社區春暉社按照《銅仁市深入推進“民心黨建+‘三社’融合促‘三變’+春暉社”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積極謀劃,主動作為,圍繞農村綜合改革總體思路,匯聚“組織、市場、社會”三股力量,搭建春暉舞臺,唱響扶貧交響曲。

新場社區地處326國道,距離煎茶鎮6公里,總面積9平方公里,轄28個居民小組,建檔立卡貧困戶101戶376人,組建專業合作社8個,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和旅遊服務業為主。

春晖|德江:搭建春晖舞台 唱响扶贫交响曲

2017年7月15日,新場社區率先在全縣成立春暉社,募捐春暉愛心資金達124000元。新場社區春暉社設理事長1名,副理事長4名,秘書長1名,現有春暉使者27名,春暉社員120餘名。

春暉社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交流“親情、鄉情、友情”的情感紐帶,發揚“飲水思源、感恩家鄉、回報家鄉”的中華美德,聚集人才,為地方發展提供智力支撐;聚集資源,為地方發展提供物力支撐;弘揚美德,為地方發展提供精神支撐”的社會功能,湧現出餘鑫村、陳仕飛等優秀春暉使者。藉助春暉平臺,匯聚力量,領建春暉脫貧產業,建立食用菌示範基地,傾力打造春暉扶貧產業示範點,輻射周邊3個村(社區),帶動30戶貧困戶就業,真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聚集人才,為新場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春暉社成立之初,新場社區兩委幹部通過深入走訪、專題會議、微信QQ等多種宣傳形式,用心用情宣傳春暉行動,營造春暉行動濃厚氛圍,並收集統計國家工作人員、經商創業成功人士、在外務工創業青年、在外大學生、離退休老幹部等鄉友信息,建立完善春暉人才信息庫,將社區

120餘名致富能人納入信息庫,聘請27名春暉使者,組建建言獻策“智囊團”。

春晖|德江:搭建春晖舞台 唱响扶贫交响曲

春暉社理事經深入調研和多方爭求意見,探索建立春暉人才常態化聯繫和溝通機制,創建微信交流平臺,讓鄉情在溝通聯繫中愈發濃郁,讓鄉情在濃郁氛圍中越發甘醇;開展“春暉行動——我與家鄉共發展”“呵護祖國花朵,我們在努力”“家鄉建設,我有話說”等主題活動,深切營造“我與家鄉同步小康”氛圍和責任感;社區兩委主動提出重大村務決策徵求春暉使者意見、重要會議邀請春暉使者列席、春暉使者所提建議意見定期研究解決溝通交流機制,讓“智慧錦囊”博採眾長;組建創業培訓“導師團”,邀請創業致富能人帶頭人、技術拔尖人才進行義務培訓,讓貧困群眾擁有一技之長,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度;引領貧困群眾到食用菌、油沙米基地入園打工“掙薪金”,鼓勵群眾土地入股“掙股金”,實現貧困群眾穩定持續增收。

聚集資源,為新場發展提供物力支撐

春暉使者、春暉社員發揮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深入傳承“春暉行動”公益職能,以脫貧攻堅為時代使命,回鄉創業組建專業合作社,大力謀劃實施發展項目,領建春暉脫貧產業,牽線搭橋為食用菌、油沙米提供銷售服務、拓展銷路,共建共享資源平臺,鼓足幹勁,為建設“春暉家園”儲能。

春晖|德江:搭建春晖舞台 唱响扶贫交响曲

春暉使者餘鑫村,在外辛苦打拼始終牽掛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始終關心家鄉的建設和發展,情牽故土,出資為家鄉修建辦公樓和公共文化廣場,併為家家戶戶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方便出行;

個人捐資3萬元作為春暉基金,發展春暉事業。餘鑫村用春暉情懷,形成推動農村發展的源源動力。

領建產業,為新場發展提供長效保障

領建春暉脫貧產業,傾力打造春暉扶貧產業示範點——食用菌基地。該基地總面積1000畝,總投資3600萬元。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運行,建立“32221”利潤分配機制(扶投公司佔總利潤30%,村級合作社佔20%,技術公司佔20%(技術股佔10%),精準貧困戶佔20%,一般農戶佔10%。)。農戶入股可享受“三金”紅利,同時也促進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發展。

春晖|德江:搭建春晖舞台 唱响扶贫交响曲

該基地2017年產優質幹菌80噸,年銷售達300萬元以上,年利潤40萬元以上,帶動新場社區101戶貧困戶376人脫貧。一年土地保底分紅金60萬元,群眾務工薪金可達116.1616萬左右,帶動就業12000人次。

弘揚美德,為新場發展提供精神支撐

春暉使者、春暉社員大力弘揚春暉文化,走進群眾家裡、走進群眾心裡,主動關心關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組建義務支教隊,利用寒暑假為學生義務上課,傳播新時代知識,帶去精神食糧,展現春暉風采;吸納在外鄉村治理成熟經驗,積極參與鄉村治理,為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建設美麗家園貢獻力量。

春晖|德江:搭建春晖舞台 唱响扶贫交响曲

審 核 | 母 丹

編 輯 | 吳 央

素材來源 | 共青團德江縣委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春晖|德江:搭建春晖舞台 唱响扶贫交响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