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正當季,它居然背過這麼多黑鍋?真相來了!

六月楊梅滿山紅,一年一度的楊梅旺季即將到來。在炎炎夏日,來幾顆酸甜可口的楊梅,既能增加食慾,又能生津止渴。可是,網絡上流傳的各種關於楊梅的謠言讓大家遲遲不敢“下口 。現將近年來網絡上傳播較廣的楊梅謠言進行整理,戳破謠言的假象,為楊梅“正名”。

楊梅正當季,它居然背過這麼多黑鍋?真相來了!

謠言一:楊梅打膨脹劑

謠言: 朋友圈流傳一段浙江省慈溪市橫河鎮楊梅“打膨脹劑”的視頻。視頻中,一位戴草帽的農戶正在給楊梅樹噴灑農藥,沒有入畫的男子詢問老伯“楊梅好吃還要打藥水呀?”老伯回覆稱:“我們打的是膨脹劑,膨脹劑打 好,楊梅個頭大了,價格賣得高。”

楊梅正當季,它居然背過這麼多黑鍋?真相來了!

造謠視頻截圖

真 相

浙江省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網絡上的不實消息發佈闢謠信息, 經辦案民警調查發現,視頻畫面主要是一位老伯拉著管子正在給附近的楊梅樹進行灑水,而伴隨著老伯勞作畫面的是博主自配的一段話,即以上對白。博主一人分飾兩角,採用本地方言進行的配音,所述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

視頻製作者胡某被警方處以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

謠言二:楊梅注膠

謠言: 網絡流傳一條“注膠楊梅”的視頻。視頻中,一名女子拿著楊梅在水龍頭下反覆搓洗擠捏,最後在手上留下了一些膠狀物。女子口中說道: “你們看看這是什麼東西,摸都摸不動,是膠呢,你們買楊梅一定要注意了。

楊梅正當季,它居然背過這麼多黑鍋?真相來了!

造謠視頻截圖

真 相

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副研究員許文平表示,楊梅果肉中90%以上的成分是水,剩下不到10%是膳食纖維、糖酸、蛋白質、花青素等營養物質。楊梅的果肉由眾多肉柱聚集而成,由於果實沒有外果皮包裹,果實非常容易被破壞。所以,視頻裡的女子很容易就能將楊梅搓爛。她捏碎剩下的是組織結構被破壞的肉柱,並不是什麼“膠”。

另外許文平指出,楊梅因為沒有外果皮的保護,極不耐儲藏,是很容易受傷和腐爛的水果。所以,如果給每個楊梅都注膠,不僅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投入,楊梅本身也經不起這種“折騰”。

謠言三:楊梅泡藥水

謠言: 一則“楊梅浸泡不明液體”的視頻在浙江省台州市瘋傳。視頻畫面中,幾個人端著一筐筐楊梅,在裝滿液體的大缸裡浸幾秒鐘,再拎上來瀝一會兒,隨後放入車內。

楊梅正當季,它居然背過這麼多黑鍋?真相來了!

造謠視頻截圖

真 相

經浙江台州市網警調查,視頻屬於惡意造謠。視頻發佈者黃某也是一名果農,曾因別人曝光他的水果用過藥,影響了他的銷量,所以產生了報復心理。在網上看到幾年前的視頻,就下載下來,配上文字,坑害其他果農。黃某因此被處以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

謠言四:楊梅里有毒蟲

謠言: 楊梅里面有小白蟲,吃了這樣的楊梅等於吃砒霜。

楊梅正當季,它居然背過這麼多黑鍋?真相來了!

真 相

浙江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張倫表示,其實所謂的小白蟲是果蠅的幼蟲。在楊梅的傳統栽種中,這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而且幼蟲期的果蠅,吃下去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完全不用驚慌。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果蠅發育成熟,變成黑色蟲子爬出來時,對人體就有害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面對謠言,咱們要學會不信謠、不傳謠,多多科普科學知識。這才可以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不過楊梅雖然好吃,但也不能多吃哦!

楊梅的食用禁忌

1.血熱火旺、胃酸多者少食慎食。楊梅性溫熱,故不宜食用過量,否則會令人身體發熱,所以牙痛、上火的人不要多食;

2.食用楊梅後應及時漱口或刷牙,以免損壞牙齒;

3.楊梅對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潰瘍病患者要慎吃;

4.糖尿病患者忌食楊梅,以免引起血糖過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