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可以表達由衷的感激,亦能夠表示禮貌的冷淡

1、謝謝,可以表達由衷的感激,亦能夠暗示人與人的距離,讓對方適可而止,主動遠之。故哲人曰,客氣和禮貌往往是疏遠的標誌。真正的好朋友相互尊重,必然是發乎情,止乎禮,自然而然;倘若一個人刻意表現得客客氣氣,那未必是什麼好事兒,多半是對你生厭了。透過現象看本質,懂好歹,知進退,謂之智者也!

2、戲言也有成真之時!很偶然,那位溫文爾雅的院長建議說,帶一位學生吧。笑笑,謝謝,未置可否,只是沒當回事,就像拂面而來的風,不管清冷或是溫暖,過去了也就過去了,還要匆匆走自己的路。今天,陽光裡滿是春意,一個陌生的短信,一聲怯怯的“老師”稱謂,才相信:同樣的話,有逢場作戲,有一諾千金!

3、今日感恩節。一個朋友說,謝謝你,出現在我的生命裡!另一個朋友說,感謝遇見你,遇見更好的自己!皆是親切的問候,皆為真誠的祝福。不同的是,一個直截了當,感恩陰錯陽差的命運,讓兩人都來得及參與生命的塑造;一個委婉含蓄,本來就是“質本潔來還潔去”,好上加好謂之更好,兩人之相遇,恰好而已。

4、夏日的細雨,如戀人的髮絲撩在臉上,又爽又癢的感覺,讓心中的塊壘剎那間融化——無論前行的路上遇到多少意外與苦難,生活總要繼續,日子還會美好。朋友從遠方送來安慰:“你還好吧?”答曰:“一點兒變化而已。”“但你的心情還是大受影響。”謝謝善良的朋友,天地有陰有晴,人生冷暖共知,有你真好!

5、最直白的話,可能表義最豐富,必須琢磨再三才能搞清楚。比如有人對你說“謝謝”,可以是熱情的感激,心領神會的肯定;也可以是禮貌的冷淡,委婉的給人留面子的毫不在意;如果不瞭解對方,不明白自己幾斤幾兩,絕對弄不明白言語中的真意。古人說,聽話聽音。其實就是告訴後人,聽懂弦外之音才是大學問。

6、一個年輕人天資聰穎,忠厚善良,便邀其來工作。本以為他會驚喜這個安身的機會,誰知他考慮了半晌答曰:“你的行業我不懂,謝謝好意。”找啊找,一個失望接著一個失望,最後他只好和這個生活四年的城市忍痛再見。“不懂”是不思進取的本心,是對能力的懷疑,是對競爭的恐懼。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嗚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