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朋友!沉湎於無所事事,安心於烏有之鄉,挺好

1、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因為一點變故,決然離朋友而去,應該是出於善良的動機,或者只是願意重回原本的生活。朋友問,“這意味著恩斷義絕麼?”答曰,“言重了,雖然結果可能是相同的——永遠消失,不再聯繫,像從未在生活中出現一樣。”曇花一現的朋友,視友誼為生命或待之如糞土的朋友,走與留,皆好!

2、人與人分開的時候,最好的態度是祝福,是用力說聲珍重,切莫輕飄飄道一句再見,因為再見之後,也許餘生真的再也不見了!世上有無數的有緣人,因緣生情,因情而別。年輕時天真地以為別後還會重逢,長大後方知道一別恰是天涯,即便雞犬之聲相聞卻老死不相往來了。生之痛,惟別而已,痛徹心扉,夜夜難眠!

3、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朋友有恙,在醫院住了月餘,輾轉反側久了,便生出無數懊悔;再看世間依然歌舞昇平,心情更加晦暗,彷彿曾經的、過往的皆是罪孽。人吃五穀雜糧,焉有不病之理?病有因果,亦是天數,怨天尤人不可取,一味自責太可憐。醫了,好了,權當休息了,智者無憂,是因為更懂熱愛與珍惜!

4、朋友欲言又止,過後還問,“真不想知道我想說什麼?”答曰,“無所謂。”願意說的自然會說,勉強別人很無趣!若不是故弄玄虛,我們儘可以任說者的心情取捨,說與不說都是說者的權利,聽者一方最好的態度是尊重,自然而然,打破砂鍋問到底,多多少少顯得無禮且粗魯。重要,從來是共識,單方面說了不算。

5、朋友說,靜不下心來,很想知道你在幹什麼,在哪裡?於同一個國度,在同一塊藍天下,每一個平凡的人生並無多少差異,不過吃穿住行、工作、休息,為一些雞皮蒜毛的小事而煩惱,或者看書、發呆,沉湎於無所事事,安心於烏有之鄉,哪裡有什麼好玩的故事值得分享?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至少一切如常!

6、不方便還是不熱情?人與人相處來往,總可以從一問一答中分出究竟,免去尷尬與不快——前者,是因為時機選擇欠佳,恰好與他人計劃衝突,其心其情不難理解。後者,必定是添了麻煩,只是當事者仍沉湎於曾經的友誼,剃頭的挑子一頭熱,自然“熱臉貼上冷屁股”。兩者貌似有別,實則情分已淡,呵呵一笑可矣。

7、日常工作,認真還是敷衍?若是不講人情,偏執獨行,難免傷了和氣,終成離群寡居之物。一味變通,圓滑世故,又少九成性情,亦虛偽透頂。智者的人生,於至關緊要處,錙銖必較;在得過且過處,放空城府,隨心隨性隨情。人生短暫,本無幾件鳥事值得殫精竭慮,一步一驚。杞人憂天,庸人自擾,徒然浪費才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