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花繚亂後面的套路——《頭號玩家》觀後

眼花繚亂後面的套路——《頭號玩家》觀後

幾個月前,看了《頭號玩家》的簡介,我本來並不期待這部電影,感覺似乎太聒噪了些,而且懷舊的點和我也不太一樣,雖然導演是沒讓人失望過的斯皮爾伯格。

我漸漸淡忘了這部電影,但一旦看到能下載,我還是毫不猶豫地下了,幾天後,我看了這部電影。

本來擔心會失望,並沒有。

電影看起來眼花繚亂,據說有上百個彩蛋,換一個平庸些的導演,這會成為一部很亂的電影,但是大導演就是大導演,他處理的迅猛、直接,不管你有沒有情懷,都能在這裡得到滿足,只不過有情懷的可能會多刷兩遍,去尋找、分析記憶點。

因為自己也在進行小說創造,所以對影片的走向和推動走向的手段很有興趣,看的時候一直考慮的是,這部片子有什麼套路。

套路一:窮小子的逆襲

最經典的套路,和灰姑娘的故事並列為最經典的吸睛套路。一個住在貧民窟中的小子靠自己的技術,(在這部電影裡的體現是對遊戲創造者的熱愛、瞭解和對遊戲本身的精通)一路過關斬將,最後不但在虛擬遊戲中名列第一,而且現實中得到了價值幾千億的公司,並且抱得美人歸。

看過後,會產生一種心滿意足、洋洋得意的感覺,同時覺得自己的明天好像多了些可能。

套路二:預備下小道具,在重要關頭使用

這個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007系列。一般影片剛開始,007會來到那個著名的實驗室,拿到一堆稀奇古怪的小玩意,當然,也有大玩意,比如汽車,然後,隨著刺激情節的接踵而至,等你快忘了這些玩意兒的時候,它們就會出現,扭轉故事的走向,救出主人公。

在《頭號玩家》中,主角獲得第一把鑰匙時買的幾個裝備、那個正在建造著的巨大機器人、館長彈給主角的小分幣、似乎隨便看了一眼的密碼,後來全部排上用處,要麼能夠推動情節的發展,要麼使故事突然變得驚喜、有趣,科幻、懸疑、間諜類電影特別喜歡用這些手段,除此之外,其他類型的電影也不介意時不時用用這個套路。

套路三:靠人格感召喚來的援兵和振奮人心的演講

《魔戒3》中,一個華彩樂章就是亡靈軍團的出現,那是阿拉貢憑藉自己的身份和獨特魅力招來的,我記得那時電影院中響起了震驚、驚喜、喜悅的歡呼。

再大場面的電影也主要由幾個人撐起來,否則難以掌控,而且會讓觀眾無所適從,但是僅僅幾個人的故事再好,也難以創造出史詩感,所以已經獲得了群眾同情、支持、敬愛的主角往往會進行以愛、友情、正義為名義的演講,從而成功的發動人海戰術,使電影進入高潮,同時在人海中還要凸顯出主角和他的朋友,這是一個非常要求技巧的套路,很難用好。要麼就大而亂,要麼就突出了主角但是場面沒撐開。

套路四:反派中的成員被感召

這是凸顯主角魅力和他從事事業的正義性的常見套路,也體現了公道自在人心的正能量。主角完成了最後的遊戲時,敵對公司的許多員工一起為他歡呼,感人、有趣的一個套路。

套路五:主角對細枝末葉事件的反覆推敲

很多時候,主角並沒有壓倒性的實力,為了讓他最後的成功顯得不突兀,除了好運氣外,主角或者他的好友會十分痴迷於一個看似不重要、但卻十分關鍵的細節。在影片中,主角為了第一把鑰匙,對數以千計資料中的一個情節看了無數遍,然後猛然領悟到了。一旦悟到,一切變得那麼簡單。

套路六:各具特色的團隊成員

這種套路大盜類和動作類電影最喜歡用。集結一個小隊,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個性,還有十分特出的才能,並且彼此之間親密無間,其中一個一般是主角的愛人,(《速度與激情》最愛的套路)而且其中有一人與對頭有家仇。在這個團隊中,男主不一定綜合最強大,但在相關的專業技能上一定有獨到之處,或者說領悟能力強。當然,反派的團隊中也會有各式各樣的能人,但一般正好被主角團隊剋制。

套路七:超越利誘

不會利誘主角的反派不是好反派。在反派的身份不特出的電影中,或者說偽君子型的電影中,反派一定是以利誘為主的。金庸創造的嶽不群之所以鮮明,就是用好了這個套路,而主角可能會被騙,但是不會被利誘的。當然,這套路也是由正能量決定的。

套路八:男女主角好事剛成時被打擾

看到最後男女主接吻被多次打斷,我又回憶起了皮爾斯·布魯斯南的007經歷了多少次這種事情。這是個小套路,西方人很喜歡用。

套路語言:

1我是不會怎麼樣的,下一個場景,已經這樣了。比如主角穿戴超人眼睛和衣服的過程。

2我沒有覺得失望。女主停頓,男主開始笨拙地、語無倫次的解釋,把這句話的前因後果都解釋一遍,其實,對於善於記憶一切紀念日,極度喜歡男人甜言蜜語的女性來說,怎麼會忘記。這種套路語言會顯得男主cute。

3你會原諒我的。一般是男女主角為了救對方,強行把對方放走,讓自己獨面險境。被救的一般會在最後救對方一次,再回一句這話。溫情,而且男女平等。當然,也有不少男男這麼演,這也是大家覺得有些戲基情滿滿的一個原因。

很多人覺得這部電影體現了斯皮爾伯格老頑童的氣質,老頑童就要玩,讓人覺得在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套路多。儘管對虛擬世界刻畫的不錯,顯得創意十足,但這部電影並不算導演個人里程碑似的片子,因為相比他的經典片子,該作缺乏反套路的東西,也缺乏無套路的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