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618現象:正在一線城市打拚的你推動了 「鄉愁式消費」新態勢

618全球年中購物節已經結束,在累計下單金額1592億元的傲人成績背後,中國一二線城市依然展示出了強大的消費實力,但不容忽視的是,在城市消費中尤其是在中產白領階層,爆發出“鄉愁式消費”這一亮眼趨勢,不僅彰顯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更體現出城市消費對鄉村經濟的巨大拉動作用。

就深入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明確提出要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工程,強化電商企業與小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產銷對接,加強農村網絡寬帶、冷鏈物流等設施建設,推動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實現優質優價帶動農民增收。而京東藉助於其在電商、物流等全供應鏈上的佈局優勢,已經將農產品、地方土特產品等“家鄉的味道”方便快捷地呈現到城裡人的手上,並掀起了一輪“新鄉愁時代”的消費,而這一輪消費正在反哺中國鄉村經濟,為振興鄉村和新型城鎮化提供了強大的助力。

京東618現象:正在一線城市打拼的你推動了 “鄉愁式消費”新態勢

今年的櫻桃成熟季,每天都有數十噸來自煙臺、大連等地田間枝頭的櫻桃通過京東物流,被送到全國消費者手中

“新鄉愁時代”,城市消費呈現反哺鄉村經濟新特徵

《舌尖上的中國》引發了一二線城市白領們對故鄉風物和“媽媽的味道”的鄉愁,而京東物流體系的快速發展,使這些以前需要肩扛手提人肉快遞才能滿足的需求,可以在十幾個甚至數個小時內得到滿足,這也進一步刺激了一二線城市白領們鄉愁式消費的大爆發。

一二線城市充沛的消費能力不僅支撐起全方位的消費版圖,還因對地方土特產品的鄉愁式消費對中國內陸及老少邊窮地區形成了充分的消費溢出效應。包括小龍蝦、土雞蛋、富平柿餅、有機糧食以及各種地方特色手工藝品等各種故鄉風物的暢銷,說明中國新中產階層的消費力正在反哺三四線城市和鄉村。

新鄉愁時代背後的真正推手是我國消費升級趨勢,城市消費者對於綠色有機農特產品的需求在增加,水果、蔬菜、海鮮水產等綠色、健康、環保的農特產品增長較快。根據京東電商平臺的大數據,可以勾勒出農特產品在電商平臺的主要消費人群畫像:基本來自東部及沿海發達地區,年齡在26-45歲之間,從事白領或一般職員工作。這些擁有一定經濟實力,消費觀更為開放的年輕白領們正在讓“鄉愁式消費”流行起來。

從農特產品銷售省份數據來看,北京、重慶、廣東、安徽、上海、湖北所佔銷售額的比例最高,這些省份充分發揮了區域中心城市的優勢,覆蓋範圍大,覆蓋消費人群廣。從全品類的地域銷售數據來看,收貨地區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和成都、天津等二線城市。其中,北京是主要消費城市,農特產品的品類最為多樣,規模最大。

覆蓋全國的京東物流 讓“鄉愁式消費”觸手可及

家鄉的土特產,過去要跨越千山萬水來到自己身邊可不是件容易事。但是,現在“家鄉的味道”變得觸手可及,“新鄉愁時代”到來的背後,是京東一系列基礎設施的支撐。

京東618現象:正在一線城市打拼的你推動了 “鄉愁式消費”新態勢

以京東無人機為代表的京東智慧物流體系,正在更多偏遠地區發揮著作用

一方面,京東的“特產館”正在促進農產品上行,形成農產品品牌效應。2016年以來,京東共開設617個特產館,上線特色產品超過7.2萬個。在618購物節期間,來自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土特產消費中,排名比較靠前的均為堅果花生瓜子等休閒食品,這無疑是老少邊窮地區的福音,而土雞蛋和醬菜等“童年的味道”也擠進單品排行榜前十名。同時,特產館的生鮮品類消費額也同比增長了110%。

另一方面,京東通過物流體系建設,加大商品流通渠道建設,提供基礎設施保障。目前,京東物流已經在全國十個城市建設了20個先進的多溫層冷庫,覆蓋深冷、冷凍、冷藏、控溫、常溫五大溫層,配送服務覆蓋全國超過300個城市。即使是在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京東也可以利用無人機系統提升大山深處的特色產品與外部消費市場的對接能力。

電商平臺作為有效連接農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直接渠道和平臺,其模式成功地打破了傳統農村產業和商業發展的多項瓶頸,化解了農村地區,尤其是農村貧困地區農產品的銷售半徑的侷限,降低了農村產品在市場中的流動成本,也更好地滿足了當今城市消費人口對於綠色有機農產品的需求,也同時藉助了數據技術,數字化平臺手段以及網絡智慧營銷體系來更好地實現消費人群對於自身消費個性化的追求。京東物流便捷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讓“走出去”和“買進來”都變得更加方便,鏈接起城鄉間、沿海內陸間的消費流通。

長期以來,振興鄉村、新型城鎮化和一定程度的逆城鎮化的宏大敘事一直存在落地難的問題,因為這些都需要靠發展經濟和解決就業來作為基礎。現在,京東物流及其衍生效應的存在,正在為減少異地謀生狀況、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提升實體經濟競爭力、推動鄉村經濟發展轉型提供很好的支撐。

當身處城市中的你,正在品嚐那一份“家鄉的味道”,偏遠貧困地區的他們,也正在因為你的消費而獲取更多經濟收入,這背後有一條京東物流搭建起來的新通路,刻畫出的則是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美好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