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最便宜的敬老院一月200元,一日三餐,鋪蓋電器熱水一應俱全


在山西省萬榮縣東文村,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敬老院。這個敬老院是天下最便宜的敬老院,農民入住一個月200元,一天三頓飯,兩個人一個房間,有鋪蓋、飲水機、電視機、電風扇,冬天裡還有暖氣。就是說,一個人一天繳的費用不足七元錢,這在當地不夠一碗麵錢。那麼這是一座怎樣的敬老院呢?好友還是跟著鏡頭看一看吧。

這座敬老院位於山西省萬榮縣漢薛鎮東文村,全稱叫漢薛鎮三文片區日間照料中心。這座敬老院佔地15畝,建築面積1750平方米。有房屋33間,可以容納70個老人入住。敬老院於2017年8月份正式運營,至今正好一年了。現在敬老院裡入住老人將近60個人,大部分是本村和臨近村落的農民。

東文敬老院收住的都是生活能夠自理的農民,最大的年齡95歲,80歲以上的老人佔了大多數。一個房間兩個人居住,鋪蓋是敬老院的,每個房間裡配置了電風扇、液晶電視、飲水機、桌子、椅子等。房間裡還有洗臉池,常年有熱水。東文敬老院有專門的洗衣房,裡面有洗衣機,居住在敬老院的老人衣服髒了,可以自己到洗衣房裡洗衣服。


東文敬老院考慮到老年人的習慣和愛好,有專門的棋牌室,老人在茶前飯後,可以到棋牌室下下象棋、打打撲克、玩玩麻將。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老年人的寂寞和無聊。

東文敬老院為老人定了很多種的報紙和雜誌,識字的老人會經常借閱報紙的。如果國家有什麼大事或者關係民生的好事,識字的老人就會讀給大家聽,讓大家都懂的國家大事,懂得黨的政策好。

為了解決老年人的看病問題,東文敬老院採取了醫養結合的辦法,就是把衛生所搬到敬老院裡,如果在敬老院居住的老人偶然疾病,醫生會在第一時間出現在病人跟前,及時醫治。這就是養老和就醫相結合的辦法。這種方法使小輩們放心的把老人送到東文敬老院。

東文敬老院居住的老年人一日三餐,一般情況下午飯、晚飯都是四菜一湯。一週飯菜基本不重樣。考慮到當地農民的飲食習慣,一般主食都是饅頭和麵條,當然麵條的花樣是很多了。兩天一個雞蛋,午飯炒菜有時候會有肉的,還不時有牛奶喝。做飯的大師傅是個手腳麻利的人,做飯很快、利灑,很衛生,口味也很好,挑不出什麼毛病的。

食堂的衛生很好,老人們都會在食堂就餐。主食和湯不限量,個人根據自己的飯量來取主食。在這裡,四菜一湯不算是好,因為飯菜好是沒有標準的,也是不好區別的。但是,在東文敬老院裡大家都可以吃飽飯的,一是主食不定量,而是口味符合當地人的習慣。

東文敬老院有自己的蔬菜基地,其中有一個塑料拱棚,用於育苗和種植蔬菜。還有將近三分露天菜地,種植了西紅柿、茄子、豆角、辣椒、黃瓜、韭菜、白菜、蘿蔔等蔬菜。敬老院種植的蔬菜,只在苗期用一些殺菌藥和低毒殺蟲藥,一般到了花期,就不再用藥。菜地用農家肥做基肥,所以蔬菜是安全的,因為辦敬老院,要對老人的飲食安全負責的。圖為大師傅在摘茄子。


東文敬老院鼓勵老人們能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以鍛鍊自己的身體功能。圖為老人正在用廢品編制手提袋。你看,老人多高興啊。

東文敬老院開辦以來,縣裡的黎明晨跑團曾經來進行過慰問,給老人送來了吃的和喝的。在敬老院居住的老人的孩子們,有的做生意的,或者是經濟條件較好的,逢年過節或者不定時為敬老院送來了麵粉、食用油、奶、雞蛋、豬肉等,還有的孩子們乾脆就為敬老院送來了肉餡和餃子皮,幫助大師傅包餃子給敬老院的老人吃。圖為敬老院的老人正在自願的幫助當地農民摘花椒。大家有說有笑,好不熱鬧。

東文敬老院是東文村辦的,由於對入住的農民每月只收200元,要管鋪蓋、管一日三餐、管用電、用水、要僱大師傅、衛生員來做飯、打掃衛生、收的錢是不夠運營費用的,更不要說是收回投資了。運營一年來,虧損5萬元,由村委會承擔。黨支部書記兼村長秦龍認為,辦敬老院就是為當地農民服務的,不是盈利的。收費是很低的,主要是考慮到農民目前的承受能力。只要村委會有一點收入,都會貼補到敬老院的。圖中左邊的是秦龍同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