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競價排名的誠信問題捲土重來:又「作惡」了?

曾被千夫所指的百度競價排名問題,又回來了。

近期,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在空調維修消費體察中發現了虛構故障、小病大修等不誠信問題,並公開約談了百度、58同城、360等為不良商家提供廣告推廣服務的互聯網平臺,督促其建立有效的誠信機制取代競價排名,不要為不誠信的經營者“搭臺唱戲”。

百度競價排名的誠信問題捲土重來:又“作惡”了?

(上海市消保委約談百度等三家互聯網公司)

競價排名上一次進入公眾視野,還是兩年前的“血友吧”、“魏則西”事件。在這兩場巨大的危機中,百度經歷了股價跳水、市值驟減、業績下滑,甚至在輿論上一度到了“作惡”“人人喊打”的境地。

不過隨著百度“All in AI(全投入人工智能)”,高調從華爾街挖來AI技術大牛主導百度的AI戰略佈局,再加上創始人李彥宏在熒幕上狂刷“好爸爸”“硬漢”人設,百度在外界的負面形象得到不小改觀,業績也隨之回暖。

但再次出現的競價排名誠信問題是不是意味著,百度,可能還是那個百度?

上海市消保委在本次調查中,以“上海空調維修”關鍵詞在百度搜索到兩家號稱“廠家售後服務商”的電話。當調查人員詢問對方是否為大金售後或者美的售後時,對方明確表示自己為官方維修客服。

然而,調查人員諮詢廠商後,大金和美的兩家公司均否認上述商家為正規售後。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維修商都是百度帶V認證的廣告推廣企業。

上述現象不是個例。今年5月,有媒體曾報道百度醫療廣告競價排名捲土重來,部分疾病的搜索結果中出現置頂推廣內容,甚至花錢可實現搜索置頂“調包”。

這些問題很難不讓人想到兩年前的風波,罹患滑膜肉瘤病的魏則西通過百度搜索到武警二院,後因採用無效治療方法耽誤治病時機離世。

百度競價排名的誠信問題捲土重來:又“作惡”了?

(“滑膜肉瘤”關鍵詞搜索頁面已經相當“乾淨”)

時隔兩年後,《財經國家週刊》記者在百度再度搜索“滑膜肉瘤”關鍵詞,前幾頁搜索頁面呈現的大多為疾病介紹、患者病情諮詢等內容,右側也屏蔽了相關推廣。看起來,百度搜索似乎乾淨多了。

這與此前魏則西事件後百度的整改有很大關係。據百度方面介紹,百度按照要求整改,在推廣信息數量、商業推廣標識等方面均做出重大調整,下線1.26億條醫療信息,並撤除了大量疾病搜索結果頁面中置頂的推廣內容。

然而,記者以“胃病”這樣一些非重大疾病但與健康相關的關鍵詞進行搜索時,發現過去的百度又回來了:前三條置頂搜索內容依舊是醫院推廣。

百度競價排名的誠信問題捲土重來:又“作惡”了?

(“胃病”前三條置頂搜索內容均是醫療廣告)

記者點擊第三條鏈接,進入到“北京華大中醫醫院”網站,奇怪的是,無論“醫院介紹”“醫師團隊”“高端設備”哪一個標題欄,點擊後均直接跳轉至“北京華大中醫胃腸醫院”的預約掛號對話界面,訪問者無法獲得任何醫院或者醫師的介紹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在百度搜索“北京華大中醫醫院”關鍵詞,最上端顯示一行很容易被忽略的灰色小字“看病掛號請到正規醫院和門診,請謹慎辨別”,且搜索結果中除醫院的推廣信息外,還夾雜了大量類似“北京華大中醫醫院是騙子嗎?”“北京華大中醫院違法行醫就是黑診所”“北京華大中醫院假技術搞殘患者想用錢擺平”的負面信息。

此外,一些健康相關的詞彙在百度PC端的搜索結果很“乾淨”,但在手機端搜索同樣關鍵詞,結果卻可能大相徑庭。

記者以“胃疼”“甲亢”“風溼”“宮頸”等關鍵詞分別在百度PC端和移動端搜索時發現,PC端搜索結果多是百科和疾病介紹,而移動端首頁置頂的信息基本都是相關醫院推廣鏈接。

百度競價排名的誠信問題捲土重來:又“作惡”了?

(左右圖分別為電腦端和手機端“胃疼”關鍵詞搜索結果)

早前就有媒體報道,百度搜索結果裡的醫療廣告信息,基本都轉移到了移動端。整頓後在PC端難得一見的廣告,在移動端卻找到了另一番天地。

搜索與AI的對比

對於此前媒體關於百度醫療廣告競價排名捲土重來的一些報道和質疑,百度官方在今年5月的一次媒體溝通會上也曾作出回應。

百度搜索公司運營總經理曹越表示,百度搜索醫療廣告一直存在,百度首先會保證廣告方的合規投放資質,嚴格驗證醫院方是否有相應的資質,比如通過對公銀行打款的方式驗證廣告方,通過各種方式保證合規、正規的醫院進來。

對於不同終端醫療廣告以及不同的展示方式,曹越表示,推廣的方式和時間是廣告主自主行為,PC廣告和移動廣告展示數量的差異主要是移動化廣告大趨勢導致。

曹越介紹道,百度對於醫療方面的風險控制詞條達到30萬條,對於一些不良的醫療機構通過SEO優化獲得更高展示權重的行為,百度一直在嚴厲打擊。

此外,過去一年多來,百度還不斷加大對AI業務的投入,高調挖來硅谷AI大牛陸奇主導百度的AI業務戰略佈局,期望通過技術驅動形象一定程度上扭轉“作惡”印象。

百度競價排名的誠信問題捲土重來:又“作惡”了?

但這些表態和AI領域的舉措仍然無法免除外界一些人對百度“原地打轉”“再次作惡”的質疑。

除了前述捲土重來的醫療廣告競價排名,廣告和AI業務的財務數據對比也成為這些質疑聲的重要依據。

百度8月1日公佈的2018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百度季度內總營收為260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百度核心”(即搜索服務與交易服務的組合)第二季度總營收為200億元,同比增長28%,基於搜索的信息流廣告收入佔總營收的比重仍超七成。

而在財報中,百度還沒有把AI作為單獨板塊進行分列。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很可能是因為AI帶給百度的收入和利潤還都微不足道,若在財報上進行體現,會顯得很“寒酸”。

在聲勢上,百度的AI倒一點不“寒酸”,甚至有點高歌猛進的味道。

今年7月初,百度在2018 AI開發者大會公佈了一系列重磅成果,比如“全球首款L4級量產自動駕駛巴士”“中國第一款雲端全功能芯片——‘崑崙’”“月活躍設備超過2500萬的DuerOS操作系統平臺”等等,秀足了AI技術肌肉。

但這其中,且不論“首款還是非首款”的爭議,幾乎每一項成果,也都還存在值得商榷的技術點和宣傳口徑。

百度競價排名的誠信問題捲土重來:又“作惡”了?

比如號稱已量產(下線)的100輛車“全球首款L4級自動駕駛阿波龍巴士”,主要在劃定、封閉的可控區域行駛,比如軟件園、產業園等,能否適應市區公共道路的複雜交通情況還未可知。一些媒體在合作廠家金龍的生產現場,也沒有看到常見的流水線設施,後續能否真的量產成疑。

作為“中國第一款雲端全功能AI芯片”的崑崙芯片,則還未正式批量流片,發佈會上超越谷歌和英偉達兩家AI先驅的眾多技術參數,也就停留於初期理想設計的階段。

至於重點介紹的百度AI小程序,宣傳和功能重點最終還是落在利用百度信息流為合作商家的資訊、服務、工具等做支撐,說白了,可以幫百度更高效精準地給商家做推廣。

一邊是仍然處於支柱地位的搜索業務,另一邊是開花但遲遲不結果的AI業務,兩相對比下,百度做出了何種選擇?或許答案並不複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